两种家庭模式很糟糕, 孩子长大后会混得很糟, 不想成真就趁早改正
“一个人和他的家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一生。” 在孩子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十几年里,家庭环境熏陶往往占着决定性作用。家庭如果是这两种模式的话,那么在这种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很难有出息,父母应该给及时改正。
点击加载图片
1. 父母总是互相埋怨,互相推卸责任,经常吵架的家庭
这类父母往往缺少感情基础,孩子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性格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根据一位知乎网友的经历,他的父母都是70后,通过相亲结婚,他的母亲在当时因为属于晚婚。夫妻感情基础淡薄,因为头胎是个女儿,公婆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母亲更加不受重视,在连生了三个女儿之后,才出生了弟弟。孩子多价值没有生活固定来源,父亲性格老实懦弱固执,思想不上进;母亲性子急,爱好好面子,爱抱怨,喜欢规划,从他小时候就喜欢抱怨她之类…他们姐弟三个从小就是听着父母吵架互相抱怨长大,导致三个孩子的思维上一直出现弊端。
身为二女儿的她,因为弟弟受到的偏爱,经常与母亲因为小事吵架,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因为弟弟才带到这个世界上的。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他长大成人,每次看到父他们吵架抱怨,还是觉得人生很黑暗。在以后与别人交流中谨小慎微,生怕得罪,因为活着才活着,负起自己的责任,想死又不敢死。和男朋友相处有问题不知道怎么沟通,总是讨好别人,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自己的需求不敢提。要不是因为到了年龄需要结婚,他觉得他只适合自己一个人过,一个人老死。
点击加载图片
2. 父母对于孩子过度宠爱放纵,不加管教或极少管教的家庭
父母亲的溺爱行为是一切都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即使是不合理,也会极力去满足,把孩子放在一个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一切都服务于孩子,围绕着孩子满足他在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即使是本应该做的事也不让孩子,事事迁就,样样代劳。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下去孩子极易产生依赖心理,恃宠而骄,太过自我,自私自利,太过自傲或太过自卑,缺乏自信或形成软弱懦夫,孩子缺乏社会责任心和自己我控制管理能力。
点击加载图片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当人类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和归属感。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了解孩子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就是他必须要与父母所以有所连接,产生归属感。2.夫妻双方之间互相尊重,实行鼓励式教育,不仅仅是称赞孩子,重要的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着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