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挑起了战争,女人为战争付出代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柏林战役已经过去整整74年。74年前的今天,苏联红军250万大军经过激烈巷战,终于攻克法西斯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长达4年的苏德战争。德国影片《柏林的女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讲述了苏联红军占领柏林后发生的故事,再一次引发对那场战争的反思。
影片改编自德国女记者马塔·赫勒丝的日记。苏联红军占领柏林后,作为战败国的妇女,自然会遭受苏联军人的虐待和强奸。会讲俄语的马塔不得不在苏联军队里寻找靠山,为自己和同伴赢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出于职业本能,她把这些记录下来,告知世界,却遭遇了污蔑和斥责。
《柏林的女人》最后的字幕告诉我们:“日记《柏林的女人》1959年在德国第一次出版。它所记载的事情是个巨大的丑闻。许多人觉得,这是个巨大的耻辱,同时也是对德国妇女的侮辱。作者对于她的作品受到如此的污蔑和拒绝十分震惊,于是终止了这本书在她有生之年再度出版。即使她死后,她的名字也不许再被提及。”直到2008年,马塔·赫勒丝去世后,这本日记才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反映这场浩劫的电影不计其数,对战争的反思也越来越深刻。《柏林的女人》聚焦于攻克柏林之后苏联军人与德国妇女的纠葛,令人对那场战争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浴血奋战,隆隆的坦克突入已成废墟的柏林。街头狂欢的苏联红军战士和废墟里惶惶不可终日的德国民众形成强烈对比。我们完全可以预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4年时间里,德国军人在苏联国土上欠下的血债,今天终于有机会偿还了。当年轻的苏联士兵告诉马塔·赫勒丝,他亲眼看见德国士兵杀害孩子的暴行时,她被震惊了。接着,苏联女医务兵又告诉她,是德国人吊死了安德烈少校的妻子,而他却在保护德国女人时,她再次震惊。
影片并没有像有些评论说的那样,刻意暴露苏联士兵的残暴、丑陋。恰恰相反,影片客观地展示了复仇情绪对人性造成的扭曲。用“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来形容冲进柏林的百万苏军士兵的情绪,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影片告诉我们,这种强烈的复仇情绪,恰恰是德军士兵的暴行引发的。一位德国妇女转述了一名德军士兵的话:“我们现在不能放弃,因为如果俄国人对我们做的,像我们在过去4年中对他们做的一样的话,在不远的将来,德国就再也没有活人了。”失去父母、妻子、孩子的苏联士兵,一定会在攻克柏林之后向德军士兵的家人讨还血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安德烈少校在马塔控诉苏军士兵的强奸暴行时,轻描淡写地说道:“那事儿仅仅几分钟而已,不用害怕。”
但是,影片《柏林的女人》并未局限于此,并未鼓励和赞扬苏联士兵的复仇,而显示出超越复仇的道德和理性判断标准。安德烈少校的一句话令人震撼:“战争结束了。每个新生儿都在为战争哭泣。没有任何东西、任何人、任何国家能阻止这种恶性循环,除了死亡。”所以,他并没有把杀妻之恨转嫁到德国军人的妻子身上,并没有延续无休止的杀戮和仇恨,而是引导苏联军人和柏林民众和睦相处。
在苏联战场和德国本土战场上,直到柏林城里,堆积如山的尸体,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世人:冤冤相报,以血还血,该结束了。人类应该有超越仇恨的理智和度量,从而结束相互屠杀的悲剧。但这终究只是理性的一厢情愿,安德烈少校最终被调离,从战场上回来的丈夫视马塔为叛徒、娼妓,德国社会也一致谴责这本日记,马塔·赫勒丝到死也得不到原谅。这样深刻的反思实在令我难以平静。我不得不佩服德国人对那场战争的清醒认识。同为战败国,我们的东邻却从未有过一丁点这样的思考。
看完电影,我只有一声叹息。男人们挑起了战争,而女人们却为战争付出了代价。但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但愿战争在这个世界上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