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方剂大全(继续收集整理)
81、厚朴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胡黄连1两,补骨脂(微炒)1两,秦艽(去苗土)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柴胡(去苗)1两。
【制法】上为末,无灰酒1升半相和,银石器内文武火煎成膏可丸,以少酥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伤惫,举体无力,四肢烦疼,腰膝冷痛,夜多小便,面色青黑,寝卧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盐汤送下,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82、和解四物汤
【处方】四物汤加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产后寒热往来,盗汗脉浮
【用法用量】《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清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83、归神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当归身1钱,酸枣仁8分,陈皮8分,龙眼肉7个(去核),甘草5分,羚羊角末5分,琥珀末5分。
【功能主治】妇人梦交,盗汗,心神恍惚,四肢乏力,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上羚羊、琥珀2味不煎,余药煎熟,去滓,入2末和匀,食前服。
【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二引《集验》
84、归芍理中丸
【处方】潞党参5两,漂于术4两,炮姜3两,炙草2两,当归5两,炒杭芍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安胎,止盗汗。主吐血,鼻衄,肠红
【用法用量】每服1丸,开水送下。
【注意】忌生冷。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85、归芍地黄汤
【处方】生地 归身 白芍药 枸杞 丹皮 知母 人参 甘草 地骨皮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滋阴清热。治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白芍、枸杞补肝敛阴,地骨皮、丹皮、知母清热除蒸。共奏养血益气,滋阴清热之功。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86、归芍地黄汤
【处方】当归 白芍药 生地 丹皮 茯苓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肝肾阴亏,头昏头痛,耳鸣目眩,腰脚酸软,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吐血,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丹皮、泽泻清热利湿。六味相配,补中有泻,开合得宜。再配当归、白芍养血益阴,使阴血充足,则肝肾阴亏诸证自可痊愈。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87、甘麦大枣粥
【处方】小麦50克 大枣10克 甘草15克
【制法】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麦及大枣,煮为粥。
【功能主治】益气宁心安神。适用于妇女脏躁,症见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持或失眠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
【摘录】《金匮要略》
88、干葛石膏汤
【处方】干葛、柴胡、黄芩、石膏、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阳明伤寒,中暑烦渴,自汗、盗汗,面赤,脉洪长者;及阳明温疫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89、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冷劳肌瘦,盗汗少力,时发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猪(月臣)子1两(切令细),酒半盏,水3分,加薤白3寸,同煎令猪(月臣)熟,去滓温服,每日五更初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90、茯神散
【处方】茯神、山药、全蝎、远志、甘草、白附子、荆芥、蝉蜕、朱砂、金箔、麝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惊悸,心虚盗汗
【用法用量】灯心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五
91、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虚汗,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乌梅、陈艾汤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92、杜仲汤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2两,牡蛎(烧)1两半,麻黄根1两半,黄耆(锉)1两,白术(锉)1两,肉苁蓉(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锉)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羸,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93、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各12克 泽泻 丹皮 白茯苓各9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阴,补肝血。主肝肾阻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备注】本方主治证均属肝肾阴虚,治当滋补肝肾之阴。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凉血清热,以泻肝肾虚火;肾虚则水湿不能渗利,故用茯苓、泽泻以利水湿。全方"三补"与"三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故三味"补药"用量偏重,三味"泻药"用量较轻。本方构思巧妙,配伍精当,故清代费伯雄称其为"补方之正鹄"。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94、地骨皮汤
【处方】地骨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肢体疼痛,头目昏眩,怠惰少力,饮食无味,心忪烦渴,口苦咽干,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95、调中汤
【处方】陈皮、半夏、甘草、云苓、归身、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银柴胡、秦艽、香附(酒炒)、益母草、丹皮、砂仁、煨姜、大枣。
【功能主治】扶养脾胃。主产后蓐劳,由外伤风冷,内伤忧劳思虑,月内将养失宜。外症咳嗽口渴,头昏气喘,四肢不举,百节疼痛,寒热如疟,盗汗,心膈烦闷,沉重着床,病人困倦,不知痛苦
【各家论述】是方四物佐丹皮养血滋阴,二陈加香附以行气和胃,秦艽祛风,银柴胡清热,外感内伤两无所损,而元气平复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96、盗汗正气汤
【处方】黄柏 知母(炒)各4.5克 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主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仁术便览》卷三
97、盗汗汤
【处方】当归1钱,熟地1钱,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茯苓1钱,陈皮1钱,白芍5分,黄柏5分,知母5分,甘草5分,枣2枚,浮小麦1撮。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98、盗汗汤
【处方】熟地2钱,当归1钱,元参8分,车前8分,枣仁1钱,五味5分,白芍8分,牡蛎1钱。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99、当归汤
【处方】当归、黄耆(炙)、生地黄、麦门冬、甘草、黄连(炒)、白芍、浮小麦。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之后,盗汗出者
【用法用量】獖猪心,竹刀劈开,煮汤煎药服之。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100、当归汤
【处方】人参、当归、甘草(炙)、黄耆(炙)、黄连(炒)、桂枝。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之后而盗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101、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代赭(研)3分,黄连(去须)3分,桑根白皮(锉,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木通(微炙,锉)1两,地榆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20个。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夹劳,羸瘦盗汗,寒热不常,喘咳痰唾,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102、当归散
【别名】团参汤、参归汤、团参散
【处方】人参1分,当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汗,盗汗,小儿惊啼
【用法用量】团参汤(《直指小儿》卷四)、参归汤(《杏苑》卷五)、团参散(《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摘录】《仁斋直指方论》卷九
103、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柏 黄芩 黄连各等分 黄耆加一倍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主盗汗,发热面赤,口干唇燥,心烦尿赤,大便干结,舌红脉数;亦治自汗
【备注】方中当归养血,生熟地黄滋阴,三味养血补阴,从本而治;再用黄芩清上焦火,黄连清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使虚火得降,阴血安宁,不致外走为汗;又倍用黄耆,固已虚之表,安未定之阴。全方六味,以补阴为主,佐以泻火之药,阴血安定,盗汗自止。故《兰室秘藏》称其为"盗汗之圣药"。本方荣卫兼顾,后世又用以治疗阴虚火旺之自汗证。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104、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黄耆、生地黄、熟地黄、知母。
【功能主治】杂症盗汗,寸脉虚浮,尺脉数大无力,乃阴虚火动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症,加白术,肉桂少许。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105、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2钱,熟地2钱,生地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黄耆(生)3钱,防风1钱,麻黄根1钱,浮麦1钱。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106、当归地黄汤
【别名】当归地黄散
【处方】当归1钱,熟地1钱,生地1钱,白芍(酒炒)1钱,人参5分,白术(去芦)1钱,茯苓(去皮)1钱,黄耆(蜜炙)1钱,黄柏(蜜水炒)8分,知母(蜜水炒)8分,陈皮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盗汗,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当归地黄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摘录】《回春》卷四
105、大建中汤
【别名】大建中黄耆汤、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3两,远志(去心)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房事过度,气血俱亏,精关不固,少腹急痛,尿频尿精,虚热,自汗或盗汗,形体羸瘦。蛊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使,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日间小剧,至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或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虚热盗汗,四肢倦怠,百节烦疼,口苦舌涩,心怔短气
【用法用量】大建中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一七引《究原方》)、黄耆建中汤(《普济方》卷二一八)。
【摘录】《宣明论》卷一
106、大腹皮汤
【处方】大腹皮(锉,炒)3分,柴胡(去苗)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同炒干)1两,青蒿(童便浸1日,晒干)1两,白术1两,桔梗(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山栀子(去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劳,肌瘦盗汗,潮热咳嗽、更多 >>>
早泄 遗精 小阴经 阳痿 月经不调 男科 妇科 生殖器 更多中医秘方 >>>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童便半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如妇人服,加虎杖、当归各少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107、黄耆大补汤
【处方】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川芎 山茱萸肉(去核)当归(去芦,酒浸)白术(炒)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人参(去芦)五味子各3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熟干地黄60克(洗)肉苁蓉90克(酒浸)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调养气血。主虚劳气血俱虚,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3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108、葱白饮
【处方】葱白(切)7寸,薤白(切)7寸,甘草(炙,锉)7寸,青蒿心7枚(切),杏仁(去皮尖双仁)7粒。
【制法】上用童子小便量多少浸之。
【功能主治】急劳。潮热盗汗,肌肉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1盏,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109、除湿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苍术(米泔浸)1两,藿香叶(去土)1两,甘草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夏1两,附子6钱(炮),生姜2两。
【制法】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中湿,伤湿,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大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三
110、车前子散
【处方】车前子(炒)半两,木贼(锉、炒)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1分,椒目1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生精猪肉1两,掺药散在肉上,炙熟,临卧嚼吃,以温水漱口。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11、常山汤
【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1两,石膏(研)1两,人参1两,牵牛子(炒)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陈橘皮(去白焙干)1两,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潮热,饥瘦减食,烦躁颊赤,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小麦、竹叶,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112、柴胡知母汤
【处方】柴胡1两,知母1两,桔梗(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熟干地黄(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紫菀(去苗土)1两,地骨皮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7遍,炒)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体虚成劳,遍身盗汗,四肢无力,口苦憎寒,又多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113、柴胡天水散
【处方】柴胡2钱,黄芩2钱,人参2钱,甘草1钱,滑石2钱半。
【功能主治】中暑。咳嗽寒热,盗汗不止,脉数
【用法用量】加竹叶10片,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统旨》
114、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五味子1两,桔梗(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紫菀(去苗)1两,人参1两,地骨皮1两,黄耆(锉)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1两,牡蛎(研粉)1两,半夏(去滑,汤洗7遍)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寒热往来,夜卧盗汗,四肢无力,饮食口苦,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擘破),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115、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知母(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耆半两,五味子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枳壳(去瓤,炒)1分,枸杞子1分,槟榔(炮,锉)2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四肢少力,肌瘦盗汗,遗精心忪,不思饮食,咳嗽唾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116、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人参半两,乌梅肉(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1分,白术(锉)1分,款冬花1分,紫菀(去土)1分,桔梗(炒)1分,甘草(炙)1分,槟榔(大者,锉)1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阳气外虚,腠理不密,荣卫发泄,盗汗不止,骨节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青蒿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17、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2两,白术2两,牡蛎(烧令透)2两,桑根白皮(炙黄)半两,知母(锉,焙)半两,木通(锉)半两,甘草(炙)半两,鳖甲(去裙襕,一醋炙黄)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劳。潮热盗汗,羸瘦减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竹叶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118、柴胡汤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陈皮1钱,甘草1钱,生姜1钱,大枣1枚。
【功能主治】瘟疫里症下后,续得盗汗,表有微邪者。内无邪热,犹未汗者
【摘录】《瘟疫论》卷上
119、柴胡人参散
【处方】柴胡(去芦)、人参(去芦)、白术、白茯苓、青皮《去瓤》、桔梗(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白芍药、甘草(炙)、桑白皮、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肌热盗汗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1钱,水1盏,煎至7分,食后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120、柴胡加桂汤
【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桂枝2钱,半夏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半表里症,盗汗,身热不欲去衣;及不满不硬,但心下妨闷,谓之支结,少阳疟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121、柴胡黄连膏
【别名】柴胡丸
【处方】柴胡(去苗)、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盗汗,潮热往来
【用法用量】柴胡丸(《幼科证治大全》)。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122、参耆汤
【处方】人参 黄耆 白术 茯苓 白扁豆 山药 陈皮 葛根 半夏曲 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主诸虚不足,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123、参耆汤
【处方】人参(去芦)1钱,黄耆(蜜炒)1钱,白术(去芦)1钱,茯苓(去皮)1钱,当归(酒洗)1钱,熟地1钱,甘草(炙)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自汗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白芍(酒炒)、酸枣仁(炒)、牡蛎(煅)各一钱,陈皮七分、乌梅一个。
【摘录】《回春》卷四
124、参耆汤
【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扁豆(炒)、干葛、茯苓、陈皮、白术、黄耆(炙)、山药、半夏(洗)各等分。
【功能主治】虚盗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袖珍》卷三
125、参麦六味丸
【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党参4两,麦冬3两。
【制法】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益虚损。主真阴不足,金水并亏,肺损咳嗽,口渴舌燥、咽喉作痛,骨蒸盗汗及遗精、淋浊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126、参附正气散
【处方】人参2钱半,木香2钱半,白豆蔻2钱半,川芎半两,干姜半两,甘草半两,藿香半两,茯苓半两,黄耆半两,当归半两,丁香半两,桂半两,陈皮半两,白芷半两,缩砂仁半两,青皮半两,白术7钱,附子(炮)7钱,半夏曲7钱。
【功能主治】补虚正气,调理气血,固肾消痰。主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头目昏眩,腹胁刺痛,呕逆恶心。饮食不进.气虚盗汗,咳嗽上喘,四肢厥冷,腰背酸疼,脾虚泄泻,脾肾俱损,精血伤竭,气短脉沉,耳干焦黑,面黄体瘦,怠惰多困,小便频数,小肠气痛,霍乱吐泻,及卒中风气,昏乱不常,大病尪羸倦弱,妊娠失调理,产后虚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钱,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127、参附汤
【处方】川当归1两,川芎1两,北防风1两,北芍药1两,陈皮1两,白桂1两,大附子1两,黄耆1两(盐水炙),人参半两,丁香半两,益智仁半两,白姜半两,宿砂半两,白豆蔻(焙)半两,肉豆蔻(煨)半两,北五味子半两,南木香4钱,沉香3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和五脏,温暖脾元,进美饮食。主男子、妇人诸虚百损,恍惚健忘,神昏气短,头晕目眩,咳嗽多痰,气不升降,夜多盗汗,虚劳咯血,遗精白浊,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空心服。
枣子胀气,虚满者去之;胆虚不得眠,加酸枣仁;虚劳咳嗽痰多,加半夏、神曲、杏仁、北细辛、紫菀、款冬花;久嗽不愈咯血者,煎地黄汁调钟乳粉,下黑锡丹;气壅,加紫苏叶;腹胀,加萆薢、澄茄;夜多小便,加茴香、益智,煎盐汤服;心热小便涩,加茯苓;口干,加五味子;呕者,加藿香;冷气胀痛,加茱萸、良姜。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五引《医学切问》
128、补益肾肝丸
【处方】柴胡 羌活 生地黄 苦参(炒)防己(炒)各1.5克 附子 肉桂各3克 当归身6克
【制法】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主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耳聋耳鸣,困倦乏力,盗汗恶风,行步不正,两足欹侧,卧而多惊,脚膝无力,腰以下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129、补阴止汗汤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人参2钱,白术3钱,地骨皮1两,沙参3钱,北五味子1钱,桑叶10片。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汗少止,4剂汗乃止,10剂汗不再出矣。
【摘录】《辨证录》卷七
130、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120克(炒香)菟丝子120克(酒蒸)胡桃肉30克(去皮)乳香 没药 沉香(各研)7.5克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纵欲无度,下元虚败,手脚沉重,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1、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4两(炒香),菟丝子4两(酒蒸),胡桃肉1两(去皮),乳香2钱半,没药2钱半,沉香2钱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元气。主下无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纵欲所致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每日1次。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局方》
132、补宫丸
【处方】当归(酒炒)2两,熟地(姜汁炒)2两,肉苁蓉(酒洗,去膜)2两,菟丝子(酒洗,去膜)2两,牛膝(酒洗)2两,肉桂1两,沉香1两,荜茇(去蒂,炒)1两,吴茱萸(去梗)1两,肉果1两,真血竭5钱,艾叶5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助孕。主女人子宫久冷,经事不调,致小腹连腰痛,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减食发热,夜多盗汗,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或白汤任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133、补肺汤
【处方】桑白皮 熟地黄各60克 人参 紫菀 黄耆 五味子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清火化痰,主劳嗽。肺肾两虚,日哺发热,自汗盗汗,痰多喘逆;虚劳短气自汗,时寒时热,易于感冒,舌色淡,脉软无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入蜜少许,饭后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134、八味地黄丸
【别名】加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冬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丹、麦味地黄丸、麦味丸
【处方】熟地黄(酒蒸)8钱,山茱萸(酒浸去核,取净肉)8钱,丹皮2钱,泽泻2钱,白茯神(去皮木)4钱,山药(蒸)4钱,五味(去梗)5钱,麦冬(去心)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补。主产后虚羸久咳,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用法用量】加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冬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上)、八仙长寿丹(《医钞类编》卷十三)、麦味地黄丸(《汤头歌诀白话解》)、麦味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本方改为汤剂,名“冬味地黄汤”(见《胎产心法》),又名“麦味地黄汤”(见《金鉴》)。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
135、白术丸
【处方】白术1两,黄耆1两(锉),牡蛎1两(烧为粉),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3分,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防葵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紫菀半两(去苗),槟榔1两,桔梗半两(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宿食不消,腹胁下妨闷,四肢羸瘦,骨节酸疼,多有盗汗,血臌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于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136、白术丸
【别名】大白术丸
【处方】白术6分,黄耆6分,牡蛎4分(熬),人参6分,茯苓6分,乌头6分(炮),干姜6分,芍药4分,当归6分,细辛4分,麦冬4分(去心),桂心5分,前胡4分,甘草6分(炙),防葵3分,鳖甲4分(炙),紫菀3分(炙),槟榔6分,桔梗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积聚癖气,不能食,心肋下满,四肢骨节酸疼,盗汗不绝
【用法用量】大白术丸(《鸡峰》卷九)。
【注意】忌苋菜、桃、李、大醋、猪肉、生葱;忌雀肉、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延年秘录》
137、白苓汤
【处方】黄耆(炙)1钱,防风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麻黄根5分,甘草5分,牡蛎5分,小麦5粒。
【功能主治】因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盏半,煎8分,食远服。
【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五十一
138、百合汤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桔梗、黄芩、柴胡、地骨皮、百合、麦门冬、黄耆、远志(甘草水泡,去骨)、枣仁(炒,去壳)、蔓荆子。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血虚劳怯,午后发热,夜出盗汗,四更汗止热退,咽痛口干,恶心,心慌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