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甘肃:维护民企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

7月30日上午,甘肃省检察院联合甘肃省工商联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升年”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公布了甘肃省检察机关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甘肃省检察院坚持“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紧盯“全国中偏上”工作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甘肃省检察机关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从2019年开始联合省工商联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经过“稳进年”“深化年”的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足新发展阶段

全面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

甘肃省检察院研究制定了《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要点》,提出了推进重点工作的9项具体举措。

甘肃省检察院还联合省工商联制定印发专项行动“提升年”实施方案,提出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的17条具体举措,制定了推进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图。

聚焦主责主业

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质法治产品

甘肃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四大检察”工作职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依法严惩侵害民企合法权益刑事犯罪。今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依法严惩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收取“保护费”、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黑恶势力犯罪,共批捕26人,起诉36人,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严惩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非法拘禁以及盗窃、敲诈勒索等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共批捕55人、起诉169人,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法严惩合同诈骗、串通投标、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共批捕64人,起诉121人,营造了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严惩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执法司法等职务之便,向民营企业索贿受贿、徇私枉法的犯罪,决定逮捕1人、起诉45人,营造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是准确把握涉民企刑事司法政策。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平等保护等法律原则,贯彻落实最高检涉民企案件“11条执法司法标准”,制定并印发《甘肃省检察院涉民营企业案件“慎捕慎诉”实施细则(试行)》,严格把握逮捕必要性和起诉标准,共依法不捕168人、不诉324人、建议适用缓刑329人。甘肃省检察院还制定出台《关于涉及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同步审查办法》,要求下级院在对涉民企案件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前,就案件是否贯彻落实刑事司法政策层报省院同步审查,截至目前共同步审查涉民企案件749件1166人,改变处理意见25件,对企业负责人依法不起诉508人,占比43.57%。
三是全面加强对涉民企案件的刑事法律监督。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民营企业经营者个人犯罪与单位犯罪,并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作为犯罪处理,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进行监督,要求侦查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15件,监督立案6件;对侦查机关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选择性执法等违法立案情形进行监督,要求侦查机关说明立案理由43件,监督撤案41件;对涉民企案件侦办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5件;联合甘肃省公安厅开展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工作,推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坚决监督纠正立而不侦、久侦不结、违法适用羁押强制措施、查封扣押冻结财物不当等突出问题,共摸清“挂案”底数113件,已清理挂案94件,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减轻诉累,轻装前进。
四是切实加强涉民企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加强对涉民企债务纠纷、股权分配、知识产权等民事案件的审判监督,提起抗诉案件6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0份,加强对涉民企执行案件的法律监督,发出检察建议65份;深入开展涉民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发出检察建议21件,通过公开听证、司法救助、检察和解等方式,促进争议得到实质解决;对民营企业损害公益的案件,先行诉前约谈协调,促其自查自纠,对整改到位的不再启动诉讼程序,2021年上半年,共立案办理涉民营企业公益诉讼案件5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6件,提起公益诉讼4件。

拓展服务渠道

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

甘肃检察机关不断延伸工作触角,积极服务中心大局,营造亲商、护商、安商、兴商的良好环境,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全力帮助企业解忧纾困。深入开展“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2019年以来,组织甘肃省9151名检察干警走进30671家商会和民营企业,尤其是针对有涉法涉诉问题、科技创新、绿色产能的企业开展走访调研,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收集问题线索3044件,通过协调沟通、对口分流、挂牌督办等方式解决1678件,反馈企业1632件。充分发挥“服务保障民营企业权益信息平台”的作用,收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线索94件,并进行快速分流、依法受理、优先办理,已办结并反馈企业78件,努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二是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分析梳理民营企业常见刑事风险,编写了《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提示》,从企业登记设立、生产销售、融资投资、财税管理等重要环节和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完善合规制度,有效规避刑事法律风险。联合省工商联开展了送法进企业“百场法治培训”活动,按照“课件标准化、培训区别化、效果实质化”原则,以企业负责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为培训对象,以党史教育、法律知识和风险防范为培训内容,制作统一优质的培训课件,在甘肃省开展百场培训活动,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政治素养、法治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截至目前,已有80名企业家接受培训,该活动在甘肃省各地陆续展开。
来源:甘肃省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郝春莉、王政君:企业合规不起诉与律师辩护

    作者:东卫所主任 郝春莉 东卫所管委会主任 王政君 来源:东卫律师微信公众号 一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价值目标 作为一种督促涉罪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完善公司风险管控体系.避免再次犯罪的激励制度,企业合规 ...

  • 2020甘肃省民营企业50强发布

    每日甘肃网4月14日讯(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陈映安)4月13日,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民间商会)十二届五次执委会上,发布了2020甘肃省民营企业50强榜单.正威(甘肃) ...

  • 典型案例|江苏D粮油发展有限公司、夏某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6月9日上午,省检察院举行江苏检察机关检察听证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6起典型案例. 江苏D粮油发展有限公司.夏某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以公开听证对跨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10家民营企业集中作出不起 ...

  • 企业合规不起诉

    [本文由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实习生邹翼菁在团队律师指导下完成]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语境下,对民营企业提起诉讼虽彰显司法公正,但伴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随着认罪认罚制度的确立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贯彻,全国 ...

  • 刑事“嘉”辩|企业刑事合规如何依规办理?附流程图!

    近年来,随着刑事政策日趋严格,企业及管理者所面临的涉刑风险不断提升,企业刑事合规已成为热门话题.自2020年起,全国检察机关已全面开展对涉案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的探索,在审查起诉阶段,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 ...

  • 适用认罪认罚的公益诉讼案件,不是“一赔了事”

    2020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就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专门作了报告.这项在新时代应运而生的制度经过实践的检验,与同样年轻的检察公益诉讼 ...

  • 9200余件!最高检这场新闻发布会聚焦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新闻发布会现场 9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三十批指导性案例,并介绍其制发背景.主要价值及下一步工作打 ...

  • 新规解读 | 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及其启示

    作者: 赵志成 陈烽 陈政 引言 2021年6月3日,最高检.司法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印发了<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 ...

  • 企业合规不起诉试点,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初探 作者|张宇涵(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微信号:CuplLawZyh96)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其供职机构及「高杉LEGAL」立场与观点,且不作为针对任何案件或问题的 ...

  • 75号咖啡|厚爱也要严管,合规方可致远(下)——企业合规本土化试点探索

    作者:上海检察 content 本期目录 一.应对之策:企业合规本土化探索的问题回应 二.金山方案:企业合规本土化探索的试点答卷 三.履职创新:立足"四大检察"职能协同推动 一.应 ...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案件中涉案企业如何适用认罪认罚作出不起诉决定

    A公司.乌某甲等4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企业认罪认罚  不起诉公开听证 要旨 涉罪企业自愿认罪悔罪.积极退赃退赔,且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愿 ...

  • 【每日】依法精准把握诉与不诉的条件

    新时代基层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犯罪案件时,如何准确把握刑事司法政策.依法运用相对不起诉.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刑事风险防控机制?作为基层检察机关的河南省新野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该院去 ...

  • 当好“老娘舅”!探访企业合规的“宝安路径”

    当好"老娘舅" 让企业走得稳走得远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检察院积极推进企业合规试点工作一年间 编者按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履行民营企业&q ...

  • 刑事合规探索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刑事合规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企业犯罪案件时,督促犯罪嫌疑企业建立健全刑事合规管理体系,并设立一定考察期,经对企业监督考察评估合格后,对犯罪嫌疑企业作出相对不起诉等从宽处理决定,以激励犯罪嫌疑企业主动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