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全)Ⅰ
勿盲目使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 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1、刘 渡 舟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18、娄 多 峰
娄多峰教授,汉族,1929年3月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当地贤儒名医祖父娄宗海习歧黄,精通三土文,尽得真传。现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
其临床50余载,即承家传,又博采众家专长于痹证研究,对各科杂证均有心得。提出痹证病因病机责之于「虚、邪、瘀」。其创办的【河南中医学院‧类风湿病研究所】,集医、教、研为一体,从事治疗类风湿病的系列中成药的研究,古今论治痹病文献整理,成绩蔚然。
〔化瘀通痹汤〕
〔组成〕:(1)当归18克 (2)丹参30克 (3)鸡血藤21克 (4)制乳香9克(5)制没药9克 (6)香附12克 (7)延索胡12克 (8)透骨草30克。
〔主治〕:瘀血痹症(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症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1)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草乌。
(2)偏热者,加败酱、丹皮。
(3)气虚者,加黄耆。
(4)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
〔典型病例〕:刘某,女,16岁。一年前不慎跌倒,左膝关节着地,当时听到「口卡嚓」声响,随后膝关节处肿痛,经治疗局部肿胀消失,留有持续性左膝关节疼痛,经常「打软腿」,甚者跌倒,遇冷加重,局部怕冷,舌质淡红,脉弦。证属外伤瘀血,覆感寒湿,经脉闭阻。用〔化瘀通痹汤〕加细辛3克、桂枝9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薏仁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疼痛消失,未再出现「打软腿」。随访一年未覆发。
19、何 任
何任教授,汉族,1921年1月11日生于【浙江‧杭州市】,其父何公旦乃【江浙】名医,幼得庭训,精研医典,尤崇「仲景之学」,深得医道之真谛。194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后,悬壶于故里,名声日噪。1959年筹建成立【浙江中医学院】后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曾先后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会长、【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中国报社】社长、【浙江省】四届政协委员、【五、六届省人大】常委、七届人大代表,现为【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浙江中医学院】顾问。何教授认为,中医事业发展之根本在于中医本身的提高,而中医本身之提高,关键在于提高临床疗效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之特色。因此,其从医50余年来,临诊治病注重实效,对疑难杂证、肿瘤病的诊治均有独到之处,屡起沉。同时,长期致力于《金匮要略》的整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应邀赴【日本】做学术讲座,其《金匮要略解说》在【日本】出版。为了发展中医事业,近时投资成立【何任中医基金会】任会长。
〔补益冲任汤〕
〔组成〕:(1)小茴香3克(2)炒当归9克(3)鹿角霜6克(4)女贞子12克(5)沙菀蒺藜9克(6)党参15克(7)淡苁蓉9克(8)补骨脂12克(9)淡竹茹15克(10)紫石英12克(11)枸杞子9克(12)旱莲草9克。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
〔用法〕:崩漏一般以塞流止血为多,摄止以后,即服本汤以补益冲任,以覆其正,连服一、二个月,每日煎服一剂,崩漏即不再覆作。
〔典型案例〕:曹某,45岁,工人。不规律出血10个月,有时量多,有时淋漓不断,血色淡。畏冷,6月中旬夜眠尚需棉被,没有气力,总想躺着,吃不下东西,腰酸腿痛,每晨5点左右,准有大便,为不成形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细,尺脉尤甚。妇科检查,除子宫略大,别无阳性发现,宫内膜病理检验结果为增生期子宫内膜增殖现象。
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虚寒性崩漏。治当温补肝肾、调理冲任奇经。方以上为基础,加熟附片3克、肉桂6克、艾炭10克、炮姜炭10克,用药3周后,血止又来月经5次,分别为5/23天、5/28天,每次用纸一包,自觉症状完全消退。追访一年无覆犯。
20、盛 国 荣
盛国荣教授,汉族,1913年11月25日生于【福建省】南安县诗山村,其祖辈世代业医,自幼耳闻目濡,13岁起攻读《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脉经》等经典著作,1946年悬壶于【厦门市】,并得到陆渊雷、章次公等名医指点,1947年考取【中央考试院】行医执照,1979年任【福建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编审】委员、历任【福建省】和【厦门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现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校长、兼职教授、【香港中医诊疗院】名誉院长、【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厦门苏颂学术研究会】会长。盛国荣教授毕生精力,勤学博览、善于探索,学术上无门户之见,他认为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主张无论中西,择善而从,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限于时代,不无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必须取长补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知古以鉴今,遵古而不泥古,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不能因循守归,固步自封,在临床上应结合现代医学检验,作为客观标准。
在60年代的临床诊疗中,提倡胆大心细,坚持辨证论治,做到「理」要通顺;「法」要周到;「方」要灵活;「药」要对症。处方用药才能出奇制胜,屡起沉 ,声名远播海内外。
他著述颇丰,并在海内外有影响杂志发表医学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早在60年代初曾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译成外文,向国外交流,并先后应邀赴【香港】【新加坡】等地做学术讲座和交流。
〔资肾益气汤〕
〔组成〕:(1)生晒参10克(药汤炖)(2)黄耆30克(3)车前子20克(4)茯苓皮30克(5)杜仲20克(6)地骨皮15克(7)泽泻15克。
〔主治〕:慢性肾炎,神疲倦怠、腰酸腿软、四肢轻度浮肿、小便短赤、大便时溏时秘、口干而喜饮、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等。
〔用法〕: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服。
〔加减〕:
(1)脾虚气滞、全身浮肿明显者,加川花椒10克、生姜皮3片、另以玉米须60克、水3大碗先煎,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
(2)肾虚水泛、面浮身肿,按之没指,乃肾阳不化,加肉桂3克、漂川附子10克、破故纸8克、桑螵蛸8克。
(3)瘀血阻络、水肿久留、面色暗滞、舌质紫暗者,加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红花5克、益母草10克。
(4)脾虚失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腻者,加白朮15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
(5)肾衰水泛、头目眩晕、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8克、半夏8克、陈皮8克、代赭石20克。
(6)若出现尿毒症者,可配合〔宁元散〕。
(7)如血压升高、头晕脑胀、手指蠕动、面色潮红、舌干咽噪、烦燥不眠,属于阴虚阳亢者,加夏枯草15克、炒枣仁30克、龟板20克、地龙干20克、天麻10克。
(8)如邪毒内闭,用〔安宫牛黄丸〕,每日服一粒,日服2次,羚羊角尖磨温开水,每日服2克,日服2-3次。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因症状不同治法亦异,主要以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因势利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善后可用〔安肾汤〕以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