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血腹痛,主要是这个原因...
前两天,来了个两岁的幼儿,大便💩带血,为鲜血,家长很紧张。
问病史,患儿平时都挺好,吃饭玩耍都正常,就最近两天发现大便带血。
根据经验,考虑可能是幼年性息肉引起出血。
果然,进镜距肛门10cm就见到一直径约1.0cm的亚蒂息肉,表面充血明显,局部有糜烂,覆白苔,周围有白色卫星灶。
其余部位未见异常,予以切除。
病理回报示:幼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是引起儿童便血的常见原因。
我把科室发现的幼年性息肉做了个统计:
常见于儿童,便血是主要就诊原因。
未成年中发现的都是单发,亚蒂或粗蒂,表面色红,多有糜烂,覆白苔,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90%)。男女比例1.5:1。直径1.0cm~3.0cm。
幼年性息肉是病理诊断,显微镜下息肉内为分化良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腺上皮分化成熟无异型增生,间质由大量肉芽组织构成,腺体呈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贮有液体,故也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
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90%以上发生在儿童,成人亦可发病。病因仍不明确。
当然,也有因为腹痛来诊的。
下面这个图就是一个2岁患儿反复发生腹痛,经检查是肠套叠,就在做肠镜的前一天晚上,还发生3次肠套叠。
内镜下在盲肠见一长径3.0cm的粗蒂息肉,表面充血明显,予以切除。
高位(远离肛门)带蒂息肉,因肠蠕动受阻或蒂柄牵引肠壁,进而引起腹痛和肠套叠。
所以,反复发生腹痛的儿童,要想到有这种可能。
幼年性息肉多见于儿童,但在成人,特别是年龄低于40岁,发生便血的患者当中也可以碰到。
常见部位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表现与儿童幼年性息肉没太大差别。
在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中,幼年性息肉多与其他类型息肉同时存在,特别是腺瘤性息肉,而且位置并不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横结肠更多见。
幼年性息肉是良性病变,所以患儿家属先别紧张。
幼年性息肉常常是粗蒂,血供丰富,只有充分做好预防出血的准备,规范操作,在内镜下切除是安全的。
潜心科普,不媚俗流
作者:张秀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