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工作的人和长期不上班的人区别很大,“打工人”更易患病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与长期不工作的人相比,正常上班的人真能高枕无忧?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今天搬砖你不狠,明天地位就不够稳。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可惜万万不敢迟到,迟到被扣钱还要罚款。不知不觉中,《打工人》这首歌就被传唱了。

广大社会打工人对此深有体会和感悟。身在职场,上有KPI,中有管理,下有员工下属,一抬头就碰到职业发展的屋檐和上司审视的眼光;一伸脚就踢到同侪竞争对手,一扭头年轻后辈们正快马加鞭的朝你冲过来。各种审视和追赶,各方压力与业绩考核,无一不在对职场打工人说:快,努力,不努力就被内卷,被内卷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一定要始终昂扬并奋斗!时刻保持着奋斗状态干什么呢?

当然不是攀登人生顶峰(去往成功顶峰的路上早已人满为患),而是努力保持在原地不动,因为仅此一项,你就已赢过90%的人。剩下的那10%,已被淘汰下岗。正所谓时代淘汰你,连声招呼都不打。也侧面告诫打工人:既然正常上班,就必须要跟着社会节奏去奋斗。也唯有如此,你才能跟上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否则,哪天被淘汰了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理论逻辑是这样的——打工人唯有奋斗,才能争取在职且不被社会和时代淘汰。但是,无论这套逻辑理论如何正确,都有另一个可怕的事实正在悄悄袭来:哪怕你正常在职上班,也会遭逢正值壮年,却不再被工作岗位需要的那一天。为啥?因为,时代变了。

因为正常上班的很多人,不知不觉中有一天会忽然发现,自己所在的行业,不知何时已日薄西山处于夕阳行业。很多观念、思想、工作方式方法早就被新事物取代,而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行业,还在下黄牛一般的笨功夫。人工智能逐日迫近,虽然目前是政府喊话搭台,企业加入,但说到底尚未全面普及。所以,很多在普通行业仍旧安然自若的人,在自己的轨道内发展并无危机感。殊不知,随着人工智能行业化、普及化,很多日常工种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此前我们提及的超市收银、公交车驾驶员、窗口售票员、景区或公众场所秩序与卫生维护人员、小区安保等。即使目前看不到这些替换苗头,但当AI大规模上线使用之日,也就是很多人工岗位大换血之时。

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有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开始大换血),很多在基础岗位上待了一辈子的人,很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单位裁员:新时代悄然逼近,而被裁者完全无视趋势,并从未为此做过相应准备。简单来说就是,工作随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客观需求不变则工作不变。但是,就算客观需求不变,但工作所使用的工具却会更新,如果没有掌握人工智能时代新工作工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那么即使工作需求仍然存在,打工人却有可能因为没有操作新工具的知识技巧而被下岗裁员。而这也正是让很多人抓狂的地方——我被消灭了,却不知道消灭我的是谁。所以,说得再本质直白一点就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真正危险的,会被 AI 取代的,并不一定是哪个行业的打工人,而是行业里那些依赖单一工具的打工人。

所以,正常上班的打工人需要思考并反省的是,万一工作岗位和需求仍在,一直工作态度端正而拼命又听话的我,因为不会使用它而被淘汰这种尴尬,最初是怎样造成的?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无人可以幸免的地方就在于:你是否真的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和步伐,并以未来为指标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如果没有,那就跟长期不上班的人一样,没有任何可比性。正常上班的人最容易罹患这些疾病:

1. 癞皮狗症

2. 抑郁症

3. 狂躁症

4. 颈椎劳损(长期直视电脑)

5. 椎间盘突出(久坐)

6. 胃病(生活紊乱不规律)

7. 皮肤病(精神压力过大)

8. 各种癌症(抑郁症、压力叠加、生活不良)

9. 秃顶(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996、007)

10. 谎话精(识时务者皆撒谎,常见于营销服务业)(特殊行业如科学研究、教学教育等不在内)

打工人之所以如此流行,不是社会俗文化在推动,而是这一名词涵盖的心理共鸣在发挥作用。我们都是打工人,每天必须按时按点上班打卡,并以此为基点换取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自己的高额消费、养老钱等等。这种既定人生模式,一直以来都被全社会99%的人认真执行着,刷新着。以至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被按照既定模式培养和发展,以便在父辈的经验基础上,获得有效收益和个人发展。

日本中小学生上的补习班,跟中国学生为了考好学校而上的加强学科功力的补习班不太一样。日本学生从高中,甚至初中开始,就定向选择要报考的大学专业。也就是说,他们从高中或者更早阶段开始,就已在家人的安排下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职业和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严格选择相应的大学专业补习班,开始学习相关专业内容。一般而言,报考哪个大学的哪个专业,就会相应的选择这个专业的补习班进行学习,同时兼顾其他科目学习。如果说海淀区家长是中国补习班家长群体中翘楚,那么日本这种补习班方式,就令中国家长们望尘莫及了。

但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中,部分先知先觉的家长们一早就开始仿照日本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了。毕竟,相对于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言,理论上似乎越早入手培训越好,至少绝对领先于同龄孩子好几年。然而,人性的丰富与复杂多变,让擅长规划的父辈们始料未及。较早培养模式,目前看来似乎并没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充其量,是为社会个人赢得了时代先机(而仅此一项,已经足以让时代中的很多人心力交瘁)。但是,客观而言,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社会精英们,愉悦感和幸福感往往还赶不上自然状态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人。尽管普通社会人(打工人)也过得不那么容易和快活,但相较于社会精英们的苦闷与逼仄,普通大众粗俗的快活与自在,幸福感和充实感,却远胜于社会精英。

因为知道得越多越不会快活。用哲人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英雄,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多数普通人,乃至社会精英们都不是自己的英雄,因为认清生活真相之后却无力改变它而只能忍受它,最让人绝望与无助。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正常上班的人尚且算是积极分子,毕竟知道社会套路与模式化人生无从逃避之后,还能选择乖乖钻进笼子里苟活,这既需要自我阉割的勇气,也需要自我禁闭的毅力。正是这种勇气和毅力让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规规矩矩,活得“像个人样”;却无法让人们真正热爱自己的生活,真正赞赏自己的生命,进而自杀不断,抑郁不断,甚至精神错乱进入精神病院,各类社会性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古今中外,我们都不缺乏自我委屈的人,因为不委屈自己,既需要智识更需要胆识,还要敢于说不。而那些长期不工作的人,则相对较为幸运。因为他们选择自行脱离社会环境,倒是很容易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当然,这得建立在有吃有喝衣食无忧的基础上。有些人脱离了工作环境桎梏之后,做了自由职业者,的确如鱼得水重获新生;而有些人则当真成为了寄生虫,退化得厉害,最终被社会和家庭所淘汰。说起来,有人天生适合社会性团队组织内发展,而有人天生热爱自由,在自我规划和独处时粲然盛放,但也有人彻底滑向了自我堕落的深渊。-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 Tanay, G., Lotan, G., & Bernstein, A. (2012). Salutary proximal processes and distal mood and anxiety vulnerability outcome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A pilo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Behavior therapy, 43(3), 492-505.[2] Phillip L. rice. Trans. Shi Lin et al. Stress and health.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