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灌输式教育的最大危害是有损人格发展
近日,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消息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写作文这件事上,中国的少年缺少足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他们预先(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被灌注了种种不利于发现自己生活的思想。
曹先生所描述的正是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许不少教师以及家长会认为正是这样程式化、教条化的写作才可以得到高分。从影响上看,这种灌输式的、权威化的教学对学生的伤害绝对不是抹杀了个性那么简单,更严重的是,可能损害学生的人格发展。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学龄期(6至12岁)是成长的加速器,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龄期儿童学习劳动和参加游戏活动的目的不外乎是获取工作技能和学习共同合作的规则。当孩子们把事情做得很好的时候,就会产生勤奋感,但如果他们没有能力达到他们的目标就会产生自卑感。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在勤奋和自卑之间斗争。
如果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通过范文获得“成功”,比如得高分,那么就会产生两种情况,要么从道德规范中产生的内疚感逐渐变为自卑感,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要么认为依照范文就能成功,从而“笔耕不辍”。这种过于勤奋的状态可能使学生在模仿“范文”中消耗大量时间,从而退回到人格的早期发展阶段,沉浸于幻想之中。这种人格退缩被称为“惰性”,是能力的对立面。我们常见的“高分低能”现象也验证了这个理论。
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需要培养儿童从学龄前期的主动性为特征的人格过渡到以勤奋为特征的人格,从而使得学生在学龄期获取一定的能力。或许有老师很乐观地认为,人们能够顺利解决任何特定时期的危机,但是想弥补关键期造成的损害,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永远无法弥补。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纯粹的模式化教育对学生究竟会造成什么伤害,或许从当前社会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不诚信现象的泛滥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