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父母印象
父母印象
——写在父亲节到来之际
文/闫招枫
父母是平凡的,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父母是伟大的,工作兢兢业业受到好评,更是言传身教,将优良的品质传授给子女,受益终生。
父亲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很强,干练果断,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特别善于处理协调各类问题,因此,中专毕业就留校从事农建师师部机关食堂的管理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这中间也有过岗位调整,但他被调走后不到一年,机关食堂管理下滑,师部领导又将他调回,重新掌管食堂,直到后来农垦中学筹建时才再次离开。
父亲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时常我们很少能在家能见到他,这或许也是我们父子之间交流少或不敢交流的一个原因吧。
从记事起,感到父亲总是面色威严,少无笑容,我从来不敢跟父亲正面交流、沟通,内心害怕恐惧,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感觉甚至持续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前,或许这是来自当时生活的压力造成后果吧。
记得1985年8月,刚刚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同学相约去爬华山,我非常想去,但又不敢直接向父亲说,只得将此想法告诉了妈妈,再由妈妈传递给父亲。因当时大学录取率很低,考上大学不容易,父亲很风光开心,非常愉快地同意了并给了我们20元钱,并让带上弟弟一起去玩。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脸上逐渐挂上了笑容,有时还经常与母亲开玩笑,我猜是否我们兄妹四人都考上了大学,他身上的压力突然释放了,人一下就松快了许多。
我们在师部大院居住时,父亲管理着机关食堂,一般中饭、晚饭都会在食堂用餐,家里自然就由母亲和祖母料理。当时,因物质匮乏,每当冬天来临,家家都要储存过冬的蔬菜,不外呼老四样“白菜、土豆、萝卜、大葱”,醋馏土豆丝永远是我们饭桌上的最爱,常常都是一扫而光。
有一次,父亲因事在家吃饭,我们都比较拘谨,不敢象平时那样放开吃,父亲吃饭快,吃完就离桌出去了,我们兄妹几个就抢着吃了个底朝天,不一会父亲又返回,看着空空的碟子发楞,刚才还有一大盘子菜,怎么一个转身就没了。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那是抹不去的记忆,即使今日到朋友聚会用餐,醋馏土豆丝一般都是保留目录。
当年家里收入不高,父亲工资40.02元,母亲工资38.50元,两人合起来一共才78.52多元,再没有其它经济来源,这点工资不但要养活一家老小三代7口人,同时还要不时地接济山东老家的亲人,负担比较重,日子过的紧紧巴巴,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
父亲对自己很严格,记的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去大荔县城办事,往返二十多公里,办完事已过了中午饭点,本应可在县城吃顿饭,可他为了省钱,硬是又骑着自行车花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吃饭,每每想起这事都让我深深感动,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再发愁,但这种精神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
母亲是中国典型的贤妻良母,任劳任怨,就像一头老黄牛,为这个家庭,为我们的成长默默地奉献了一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与祖母红过一次脸,就连街坊邻居都夸母亲善良、脾气好,是大好人。
特别在祖母生病时,床前床后精心伺候,不怕劳累,那更是尽心尽责,我们从母亲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孝道。“百善孝为先”,母亲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一直会坚守这样的孝道。
每天父母都会在5点多起床做饭,为的是让我们在上学之前吃上热乎的早饭,馒头、面糊是我们的传统早餐。之所以起的那么早,主要还是时间问题,过去用烧煤炉子做饭、取暖,上火比较慢,即要热馒头、又要做面糊糊,很费时间,若是放在现在用煤气炉或电磁炉,估计用不了半小时就能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就要抓紧时间擀面条,准备中午的主食了,有时时间稍微掌握不好,面条擀好了,也到了她上班的时间,她连饭也吃不上,拿一个馒头就上班去了。
什么是伟大,这就是伟大!
在奉献中、平凡之中,体现伟大!!
作者简介:闫招枫,农垦人,理工男,现居鹏城深圳,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在外漂泊,难舍故乡情怀,感悟生活艰辛,体会人生快乐。喜爱路遥写作文风,质朴真诚,沁人肺腑,潜心学习,乐于尝试,拙笔散文,所见所思,愿与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