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童年的英雄情结 作者/李彩平 主播/桃子
一个有声的文学平台
英雄是人类永远的光荣和梦想,对英雄的崇拜,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
——题记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关中农村,童年时正是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度贫乏,大人们整天上工下工,为如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忙碌操劳,小孩子几乎都处于被放养的状态,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是相当自由的,玩耍时可以随心所欲,尽情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那时乡村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孩子们对于外界的感知,除了课本就是露天电影。课本中有许多英雄人物的描写和介绍,如刘胡兰、江姐、向秀丽等。能看到的电影大多是打仗的,如《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上甘岭》《小兵张嘎》《董存瑞》《红色娘子军》等。刘洪、王成、黄继光、张嘎子、董存瑞、洪常青……这些课文和电影里面的英雄人物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打动并感染着我们,我们稚嫩的心田种上了厚厚的英雄情结,于是我们就利用一切时机模拟战斗或审讯场面,彰显英雄们的高大形象,感受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信仰无所畏惧的品质。
那个年代,小孩子晚上没有家庭作业,也没有电视可看,在学校上完晚自习也不过才七点左右,回来的路上就会筹划“打仗”。我们巷口和北边巷口中间是生产队的饲养室,饲养室里从南到北有一排瓦房,是生产队的牲口棚和饲养员的办公室。这排瓦房的东边是堆粪的过道,西边是牲畜活动的场地,这个场地大约有1000平方米,南北两边各有几个食槽,是牲畜活动时饮水的地方。打仗时,这些水槽便成了我们两个巷子孩子们天然的“战壕”。两个巷子各有十几个孩子,从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男女孩子都有。每个巷子都有一个小头目,被称为司令或者军长。两个“领导”在放学的路上就商量几点开始“巷战”。大家回到家,书包一放,便跑到巷口捡土疙瘩,把衣服上的几个口袋装得满满的,本来就破烂的衣服口袋常常会被撑破。准备就绪后就按预先安排有序地趴在食槽后,或者蹲在食槽内,一个个屏息凝视,在夜幕的笼罩下,颇有种壮士出征的凛然之气。等双方准备得差不多了,司令一声令下:“打!”孩子们便掏出土疙瘩抡圆了手臂扔过去,好像电影中的战士扔手榴弹似的,一时间土块乱飞,偶尔有大人过去,气得大吼:“这些孩子咋这么疯!”然后抱住头快跑而过。土疙瘩大多比较软,扔到身上就碎了,一般没啥感觉。但也有硬的,打在身上还是蛮疼的,黑暗中不时会听到一声:“哎呀!”那准是哪个倒霉蛋挂彩了。另一队立刻有人欢呼“打中了!打中了!”一场战斗往往会持续十多分钟才告一段落,这时大家口袋里的土疙瘩几乎全变成武器,射向了“敌人”。趁休息的间隙,司令会派一些人去捡子弹,准备下一场战斗。有时司令还会使个小心眼儿,派几个人从储粪的过道迂回偷袭,对方发觉后立刻会派“兵”迎击,于是在这狭窄的过道,孩子们乱窜追击,不小心踩上牛粪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战斗往往要打上一个多钟头也分不出胜负,等到大家已精疲力尽时,就会听到大人喊回家的声音,于是总要意犹未尽地狂呼:“冲啊——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才恋恋不舍地陆续离开阵地,好像英雄凯旋似的昂首挺胸,慨然而回。尽管经常滚得一身土,甚至鼻青脸肿,回家不免被大人一顿训斥,但那种上过“战场”,当过“战斗英雄”的自豪感,总是让你心满意足地沉浸在炮火连天的美梦中,期待下一场战斗的到来。
除了打仗,我最爱玩的还有表演刘胡兰英勇牺牲,江姐坚贞不屈的场景:一群孩子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分好角色,模拟书上的描写或电影中的场景,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好台词便开始表演起来。我那时特别崇拜这些女英雄,对她们十分敬仰,恨不得自己就是她们,所以每次表演都争着演这两个角色。当我被反绑着手站在铡刀——一捆玉米杆旁时,我高昂着头怒视着“反动派”们喊:“要杀要剐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那时真的有种热血沸腾慷慨悲壮的感觉,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每演一次英雄,对英雄的崇敬就增添一份,以致多少年来一提起这些英雄,我仍会热泪盈眶。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元宵节晚上,我们好多孩子一人打着一个红灯笼在巷子里玩儿,不知谁提议:“我们玩《红色娘子军》吧!”“好!”大家异口同声。于是灯笼成了火把,我们排成一排,由党代表“洪常青”指导走正步,然后一群红军战士斗志昂扬地与敌人开始斗争。忽然,“洪常青”被“白军”抓走,我们打着灯笼一家一家地去寻找。终于,“白军”押着“洪常青”出现在了巷口的一棵大树旁,他们阴阳怪气地说要火烧洪常青,然后收缴了我们的灯笼,“洪常青”背着双手紧靠着大树,目光炯炯凝视着远方,其他人举着灯笼凑向了他,后面的人使劲把灯笼举过“洪常青”的头顶,前面的人略蹲,把灯笼举低,这样十几个灯笼,把“洪常青”围住,灯笼的红光映得那个伙伴的脸红通通的,但他那坚毅的神情,却让举灯笼的伙伴心惊胆战,手臂发抖。站在旁边观看的我们由衷敬仰“洪常青”,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一幕很唯美,给我留下了震慑心灵的感动。如果当时有照相机或手机拍下那一幕,那一定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
除了玩儿,大家平时闲聊时也会更多地赞英雄羡英雄,骂叛徒骂反动派骂敌人,英雄仿佛在小孩的心里扎了根,只要有机会他们便从心中站出来,左右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的思想,充实我们的生活。我相信那时候大多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英雄是能给孩子们自豪与憧憬的名词。
现在的孩子最崇拜的是影星歌星,是商界大佬。因为我们的文化宣传过多关注了他们,他们的荣耀对孩子们的诱惑太大了,英雄似乎离现在的孩子太过遥远。最可悲的是我们的课本经过几次改革,竟然几乎把描写英雄故事的文章删完了。好像今天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已经不需要英雄的感染和影响了。其实任何时代,英雄都是民族的脊梁,都应该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这几年,国家通过各种活动表彰了一批批为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医生、航天员等,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是当代英雄。希望媒体多多宣传他们,让更多的孩子心中刻下他们的形象,系上一个大大的英雄情结,让英雄精神滋润孩子们的心灵,辉耀孩子们的世界。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强大。
李彩平,大荔人,现为西安市一名高级教师。热爱教育,喜欢写作与绘画。作品曾发表于《渭南日报》《渭南教育》《教师报》《国学》等报刊及一些公众号上。《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桃子:黑龙江大庆人,喜欢朗诵,热爱生活,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让您体会不一样的文字语言魅力。《渭南文坛》特约主播。
闵盼龙,中共党员,从事媒体行业10年。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2016年至今就职《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首席摄影。曾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文明办、渭南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渭南好青年。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黄河文化传承志愿者,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渭南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