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太旺,如何泻?
肝火太旺,如何泻?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法,就在自己身上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人们常常说这个人“肝火太盛”,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个人一旦发怒,那真是“脸红脖子粗”。
这是因为“肝在志为怒”,从而在我们的身体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怒”作为一种不良的情志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肝气上逆。进而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说:“怒伤肝”。
因为肝本来就已经是阳中之阳了,再阳气太盛,就过分了,这阳气一太盛, 人就急跟易怒。
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肝受的伤害最大,因为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不喜欢压抑。
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急病,即使不引起这样的急病,长期如此,也会让肝阴受损,阴阳失衡,肝火过地炽,必将烧枯竭,所以说,气怒伤肝,人易患病。
因此,一个人要身体好,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好的心情, 以一种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另外, 肝火旺,也绝不仅仅是爱生气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于肝气不疏。这就是气郁才能化火。所以,疏通肝气十分重要。下面就介绍两个帮助疏肝气,泻肝火的简单动作。
2个动作,帮助疏肝气、清肝火
1、揉地筋
《灵枢》上说:肝者,筋之合也。其实可以通过揉筋来疏通肝气。
人体有天、地、人(宗筋)三筋。地筋是最易找到、观察、按揉的“筋”了,它就在我们的足底,是最紧张最关键的地方。刺激这里,能事半功倍,把全身的筋都揉开。
肝者,其充在筋;肝气衰,筋不能动。把地筋揉顺了,全身的筋骨、经络疏通好了,肝也就顺了。
具体做法:用一个舒服的姿势坐椅子上,将右脚放左大腿上,脚掌绷直,用右手拉着右脚脚趾往后扳,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从脚底浮现出来。
2、蝴蝶式
蝴蝶式对拉伸腿部的经络,特别是肝经很好,也简单方便。
蝴蝶式做起来像一个蝴蝶张开翅膀,不仅对疏肝理气很好,也能打通腿上的经络,使气血像“扫帚”一样把身体上的卫生死角给清除干净,比较适合久坐的人。
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让你不再肝火旺盛,且能养肝护肝了。
具体做法:坐姿,屁股下方可以垫一块薄薄的毯子。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脚跟往会阴部靠,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背部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上下振动。每天10分钟。
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有些人髋部比较紧,做起来会有些难度,宜缓宜轻,循序渐进。
pan style="font-size: 14px;">穴位助你泻肝火
1、每天坚持按揉,叩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
具体方法: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用掌或拳眼叩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
点击查看大图
2、敲打膻中穴
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敲打膻中穴,因为膻中为人体“气会”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气容易在这里郁结,我们经常敲打膻中穴,能起到消气解郁的作用。气顺了,气血循环就会好。
3、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
太冲: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具体方法:早起先按揉肝经上的太冲,肺经上的鱼际和肾经上的太溪3分钟,晩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依次按揉鱼际、太冲、太溪穴,每次每穴3分钟,再加按肺经上的尺泽穴。
4、坚持每天晩上睡觉前泡脚
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点击查看大图
食疗帮助清肝火
菊花雪梨银耳羹
肝火旺会引起头痛、头号、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等症状,推荐一款菊花雪梨银耳羹,以泻肝火。
做法:把泡好的银耳去掉根部硬结处,撕成小块,然后将银耳放入滚水中,大火煮沸后改为特小火;小火煮至胶质溶解汤变稠,中途可添水;将梨去皮切小块后下锅,煮至色变为透明即可;加入菊花,使汤完全浸没菊花,煮至花叶吸水饱满;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冰糖饮用。 本文综合自:思考部落,新经络,等。
要想长寿,一定要泻肝火:5大妙方能泻火疏肝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人们常常说这个人“肝火太盛”,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个人一旦发怒,那真是“脸红脖子粗”,这是因为“肝在志为怒”,从而在我们的身体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怒”作为一种不良的情志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肝气上逆。进而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说:“怒伤肝”。 因为肝本来就已经是阳中之阳了,再阳气太盛,就过分了,这阳气一太盛, 人就急跟易怒。 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肝受的伤害最大,因为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不喜欢压抑。 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急病,即使不引起这样的急病,长期如此,也会让肝阴受损,阴阳失衡,肝火过地炽,必将烧枯竭,所以说,气怒伤肝,人易患病。
春季和肝木对应,这个季节,人体就像树木一样,生长活跃,人体的生理机能旺盛,当然也会容易出现肝气亢盛的现象,引起肝火过旺。中医认为肝喜条达,害怕抑郁,如果情绪不畅,肝胆的疏泄功能失常,也会导致肝气郁结,易化热动火。所以肝气郁结和肝火亢盛,常有联系,兼杂存在。
因此,一个人要长寿,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情, 以一种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另外, 还要注意平时来取一些泻肝火的方法,不妨经常来用下面的穴位养生法。
每天坚持按揉、叩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 具体方法: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用掌或拳眼叩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
对于肝火旺的女人,每天推腹,敲打大腿内侧段,搓搓整个脚底板都是滋阴降肝火的好方法。
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敲打膻中穴,因为膻中为人体“气会”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气容易在这里郁结,我们经常敲打膻中穴,能起到消气解郁的作用。女人只要气顺了,气血循环就会好。
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
太冲: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具体方法:早起先按揉肝经上的太冲,肺经上的鱼际和肾经上的太溪3分钟,晩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依次按揉鱼际、太冲、太溪穴,每次每穴3分钟,再加按肺经上的尺泽穴。
坚持每天晩上睡觉前 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5 蝴蝶式,很好的拉通肝经 要想肝气调达,我们除了日常保持一个好心态,常做穴位养生按摩以及饮食上多吃绿色蔬菜,起居有时外,每天按揉肝经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如下:
坐姿,屁股下方可以垫一块薄薄的毯子。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脚跟往会阴部靠,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背部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上下振动。每天10分钟。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
有些人髋部比较紧,做起来会有些难度,宜缓宜轻,循序渐进。
蝴蝶式对拉伸腿部的经络,特别是肝经很好,也简单方便。 蝴蝶式做起来像一个蝴蝶张开翅膀,不仅对疏肝理气很好,也可以加快盆腔的血流量,对久坐的女性非常好。 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让你不再肝火旺盛,且能养肝护肝了。
菊花雪梨银耳羹
肝火旺会引起头痛、头号、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等症状,推荐一款菊花雪梨银耳羹,以泻肝火。ak-word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方法:把泡好的银耳去掉根部硬结处,撕成小块,然后将银耳放入滚水中,大火煮沸后改为特小火;小火煮至胶质溶解汤变稠,中途可添水;将梨去皮切小块后下锅,煮至色变为透明即可;加入菊花,使汤完全浸没菊花,煮至花叶吸水饱满;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冰糖饮用。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因此肝病患者调补脾胃非常重要。甘味入脾,适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
肝郁化火证研究展望
有很多人会在熟睡的深夜之中,忽然被热醒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浑身大汗。这是怎么回事?
1、体内火气太大:在中医理论中体内的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火气大,火气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肝火,胃火,心火,肺火等,都会导致人体莫名的出汗。也会造成人们在晚上睡不着觉,睡眠质量下降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人们常常说这个人“肝火太盛”,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个人一旦发怒,那真是“脸红脖子粗”,这是因为“肝在志为怒”,从而在我们的身体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怒”作为一种不良的情志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肝气上逆。进而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说:“怒伤肝”。
因为肝本来就已经是阳中之阳了,再阳气太盛,就过分了,这阳气一太盛, 人就急跟易怒。
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肝受的伤害最大,因为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不喜欢压抑。
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疾病,即使不引起这样的疾病,长期如此,也会让肝阴受损,阴阳失衡,肝火过炽,必将烧枯竭,所以说,气怒伤肝,人易患病。
因此,一个人要长寿,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情, 以一种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另外, 还要注意平时来取一些泻肝火的方法,不妨经常来用下面的穴位养生法。
1每天坚持按揉、叩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
具体方法: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用掌或拳眼叩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2敲打膻中穴
对于肝火旺的女人,每天推腹,敲打大腿内侧段,搓搓整个脚底板都是滋阴降肝火的好方法。
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敲打膻中穴,因为膻中为人体“气会”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气容易在这里郁结,我们经常敲打膻中穴,能起到消气解郁的作用。女人只要气顺了,气血循环就会好。
3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
太冲: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具体方法:早起先按揉肝经上的太冲,肺经上的鱼际和肾经上的太溪3分钟,晩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依次按揉鱼际、太冲、太溪穴,每次每穴3分钟,再加按肺经上的尺泽穴。
4坚持每天晩上睡觉前
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5蝴蝶式,很好的拉通肝经
要想肝气调达,我们除了日常保持一个好心态,常做穴位养生按摩以及饮食上多吃绿色蔬菜,起居有时外,每天按揉肝经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如下:
坐姿,屁股下方可以垫一块薄薄的毯子。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背部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上下振动。每天10分钟。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
有些人髋部比较紧,做起来会有些难度,宜缓宜轻,循序渐进。
蝴蝶式对拉伸腿部的经络,特别是肝经很好,也简单方便。
蝴蝶式做起来像一个蝴蝶张开翅膀,不仅对疏肝理气很好,也可以加快盆腔的血流量,对久坐的女性非常好。
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让你不再肝火旺盛,且能养肝护肝了。
菊花雪梨银耳羹
肝火旺会引起头痛、头号、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等症状,推荐一款菊花雪梨银耳羹,以泻肝火。
方法:把泡好的银耳去掉根部硬结处,撕成小块,然后将银耳放入滚水中,大火煮沸后改为特小火;小火煮至胶质溶解汤变稠,中途可添水;将梨去皮切小块后下锅,煮至色变为透明即可;加入菊花,使汤完全浸没菊花,煮至花叶吸水饱满;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冰糖饮用。
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也是不错的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人们常常说这个人“肝火太盛”,这是因为“肝在志为怒”,从而在我们的身体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怒”作为一种不良的情志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肝气上逆。进而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说:“怒伤肝”。
因为肝本来就已经是阳中之阳了,阳气一太盛, 人就急跟易怒。
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 。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肝受的伤害最大,因为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不喜欢压抑。
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疾病,即使不引起这样的疾病,长期如此,也会让肝阴受损,阴阳失衡,肝火过炽,必将烧枯竭,所以说,气怒伤肝,人易患病。因此,一个人要长寿,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情, 以一种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另外, 还要注意平时来取一些泻肝火的方法,不妨经常来用下面的穴位养生法。
1、每天坚持按揉、叩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
具体方法: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用掌或拳眼叩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
2、敲打膻中穴
对于肝火旺的女人,每天推腹,敲打大腿内侧段,搓搓整个脚底板都是滋阴降肝火的好方法。
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敲打膻中穴,因为膻中为人体“气会”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气容易在这里郁结,我们经常敲打膻中穴,能起到消气解郁的作用。女人只要气顺了,气血循环就会好。
3、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
太冲: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具体方法:早起先按揉肝经上的太冲,肺经上的鱼际和肾经上的太溪3分钟,晩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依次按揉鱼际、太冲、太溪穴,每次每穴3分钟,再加按肺经上的尺泽穴。
4、坚持每天晩上睡觉前
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5蝴蝶式,很好的拉通肝经
要想肝气调达,我们除了日常保持一个好心态,常做穴位养生按摩以及饮食上多吃绿色蔬菜,起居有时外,每天按揉肝经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如下:
坐姿,屁股下方可以垫一块薄薄的毯子。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背部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上下振动。每天10分钟。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
有些人髋部比较紧,做起来会有些难度,宜缓宜轻,循序渐进。
蝴蝶式对拉伸腿部的经络,特别是肝经很好,也简单方便。
蝴蝶式做起来像一个蝴蝶张开翅膀,不仅对疏肝理气很好,也可以加快盆腔的血流量,对久坐的女性非常好。
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让你不再肝火旺盛,且能养肝护肝了。
菊花雪梨银耳羹
肝火旺会引起头痛、头号、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等症状,推荐一款菊花雪梨银耳羹,以泻肝火。
方法:把泡好的银耳去掉根部硬结处,撕成小块,然后将银耳放入滚水中,大火煮沸后改为特小火;小火煮至胶质溶解汤变稠,中途可添水;将梨去皮切小块后下锅,煮至色变为透明即可;加入菊花,使汤完全浸没菊花,煮至花叶吸水饱满;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冰糖饮用。另外,可以多吃木瓜、睡前用热水泡脚,多按摩胆经,都是去肝火的好办法。
在治法方面,肝火为病,清肝泻火为基本治法,但同时必须考虑肝火产生的原因以及肝木的生理和肝火的病理特点。肝火上炎证,多用苦寒直折之品,寒以泻火,苦降火势,选方多用龙胆泻肝汤。而肝郁化火证以郁火为要点,火起于郁,盛于里,肝气亦不疏达。因此,必须配伍辛散疏达、甘滋润柔之品,以疏肝达郁,垄断化火之机。临证时多以养血疏肝泻火为法,方常用丹栀逍遥散。
找出自己的病根在哪里,才能目标明确的进行调理
在中医看来,除了外伤和恶性传染病以外,一切病症都是身体内部失衡的某种外在表现。因此,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和脏腑虚实,找到病根所在。
1.从油脂的角度观察。
我们知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储存在胆囊里,排到肠胃里用以代谢油脂。在饮食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肝气郁结,肝火过旺透支了肝血,肝脏分泌的胆汁会减少;胆经淤塞,胆汁流入肠胃也会减少,这些都会导致油脂代谢失常,使身体看起来多油。
比如皮肤油性大,头发油或油脂性脱发(油脂渗出头皮,污染了发根),血脂高(可能是油脂过多,渗入血液)。。。。。。
比如吃饭口味上非常厌恶油腻,或者看到油的就恶心,很可能是肝胆功能减弱,体内有太多的油脂难以分解,身体本能的排斥油腻食物。
2.从经络线路观察
掐按脚上的太冲穴,轻微酸痛属正常。此穴为肝火疏泄之端口,很痛,刺痛,没感觉都说明有淤堵,可断为肝火旺或肝气郁结。
对照经络图,偏头痛,头胀的部位正是胆经和三焦经所过之处,胆经和手臂上的三焦经都是肝火宣泄的通路,可断为肝气郁结导致胆经,三焦经不通畅,不通则痛。
对照经络图,两肋正是胆经所过之处,两肋隐隐作痛,或者胀痛都说明肝气郁结,胆经不畅。
腿部侧面,外脚面的疼痛,麻痹等。此为胆经所过之处,不适感觉多与胆经淤塞有关。
眉毛,眼睛外侧容易长斑,长疙瘩、红点或黑痣。比如黄褐斑,蝴蝶斑,老人斑等。对照经络图,此处正是胆经,三焦经所过之处,这说明两经血气流动不畅,微循环差,以致产生沉淀,形成斑点;或血液中浊物渗出皮肤,引发炎症,成为红疙瘩。
3.其他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黄帝内经).
抽搐、抽筋,震颤、手足蠕动及肌肉姻动等大多与肝的状况不好有关;
眩晕症,较轻微的包括晕车,晕船,坐旋转木马容易呕吐,头重脚轻,容易跌倒等,都可能跟肝火旺,血气上逆冲头,滞留不下,造成厥逆有关。
4.口苦。
身体里最苦的就是胆汁,中医认为,口苦常常是胆汁外溢造成的,胆汁外溢的原因通常是肝气郁结,导致胆经淤塞。
5.眼睛红,血丝多。
肝火旺的结果。熬夜者需要透支肝火来维持精力,导致肝火旺。肝开窍于目,所以熬夜后眼睛血丝多。
酒伤肝是因为酒性大热,造成大量血液向头面体表奔流,肝血因此也被透支,肝火亢旺,所以酒醉者常常面红,眼睛红。
如果既没饮酒,也没熬夜,眼睛还是常常血丝多,说明就是肝火过旺的体质。
6.爱眨巴眼睛,眼睛比较浑浊,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
肝开窍与目,说明肝胆功能不太好。发怒就会肝火旺,怒目圆睁,如果您不发怒也总感到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说明是肝火旺的体质。
7.易怒,烦躁,常常有无名火,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
《黄帝内经》说:(肝)在志为怒。肝火旺的人就容易发怒。如果常常怒火中烧,又不能发作,压抑在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8.指甲粗糙或有灰指甲。手上的筋总是鼓出来的,青筋暴流。
这在中医叫“爪甲不滑”。“肝之华在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肝胆功能强健,手和指甲都长得好,平顺而有光泽。反之,则肝胆状况不好。肝色青,青筋暴流为肝火旺。
身体不再灵活,关节屈伸不自如,筋力不健,运动不利,容易拘挛抽搐。肝胆的状况很不好时,会出现“(筋)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的现象,也就是筋抽在一起身体僵直(如强直性脊柱炎等),或者筋萎废不用,手脚瘫软,好像不听使唤。
《黄帝内经》言:(肝)其充在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就会有上述现象。
喜欢喊叫,或觉得大声欢呼唱歌很舒服,很过瘾。
肝主“呼”(黄帝内经),肝气郁结不舒,呼喊能够宣发郁结之气,所以舒服。
脾胃不好
肝旺脾虚的人相当多。俗话说“某人一生气就吃不下饭”,生气就会导致肝火旺,气血上涌,“怒发冲冠”虽有些夸张,倒也能形象地说明肝火旺,气血上涌的现象。肝胆脾胃同在中焦,气血上涌的结果必然是脾胃供血减少,因此消化变慢,有吃不下饭的感觉。
脾胃功能和肝胆功能联系极为紧密,如果您不生气时脾胃也不太好,就要想想自己可能是肝火旺,或肝气郁结的体质了。
。。。。。。
至于解肝郁,疏泄肝火,通利胆经的对治方法,在《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下)》一文中已有论述,此处略
1.“三浊”与脾胃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说多数浮肿和胃胀,腹胀之类的肿满病,与脾密切相关。体内湿浊引起的不适和病变,也大多源自于脾虚。
这里重点说说“湿”。常常听到人们提起“寒湿”,“湿气”,“湿浊”,“痰湿”等概念,这些提法基本相当于中里老师所言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中里的提法通俗易懂,更能方便大众。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的重要来源;还有一种是脾胃不好,运化能力差,食物残渣蕴积在肠胃,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一部分废物渗入血液,成为三浊。
这些三浊危害巨大,可能淤塞经脉血管,可能堆在肝脏促成脂肪肝,可能随血液上头影响睡眠(胃不和则寝不安),可能堆积成脓瘤肿块,可能滋生病菌病毒等等,完全称得上是万病之源。
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正好指明了方向,调治各种“湿浊”之病,健脾胃绝对是上上之选的方便法门。
2.肌肉状况――脾主肉
脾主肉--《内经》。肌肉松懈,没有弹性,或者肌肉少而肥肉,囊肉多,说明脾胃不好。
一种情况是脾胃不能将食物转化成气血来濡养肌肉,未充分消化的半成品转变为肥肉,囊肉,堆在身体各处;
另一种更差,如果脾胃很弱,甚至不能化生出足够的血气来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行,身体就会透支肌肉里储存的糖来救急(肌肉是个巨大的糖库,是身体的能量仓库),出现肌肉消烁的现象。一些大伤元气的人,比如经历化疗,放疗,大型手术的病人等等,也会因为血气严重不足,出现类似现象,他们的肉都是松垮夸的,肌肉透支殆尽。
3.观察婴儿看脾胃
婴儿的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粥汤类最容易消化,所以刚出生时只能喝奶,渐渐的才能喝粥,吃些细碎而软的食物,到一定程度才能吃干饭。到了儿童阶段依然爱吃甜食(脾之味为甘,甜味是脾对应的味道)。由此可见,对于脾胃虚的人,吃粥饧类和细碎而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对治方法。――反过来讲,如果你只有吃这类食物才觉得舒服,或嗜好甜食,就说明脾胃比较虚。
4.嘴唇――脾开窍于唇。
“脾开窍于唇”,“脾之荣在唇”(内经),脾胃很好的人,吃下食物没一会儿,嘴唇就会变得红润不少;反之,如果嘴唇发白,没血色,很干,爱爆皮,裂口子,明显外翻(脾不束肌)等等,就说明脾胃不好。
5.鼻头和鼻翼。
鼻头和鼻翼是脾胃在面部的反射区。酒为大热之物,所以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就会鼻头鼻翼发红,俗称“酒渣鼻”。
胃经夹鼻而下,鼻翼发红的人常常是胃中有热。胃热的人通常还会容易饥饿,口臭,牙床红肿疼痛等症状――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胃经湿浊盛,气血上逆,发于头面口腔。深层原因还是脾虚。脾的运化能力不行,使食物蕴积滞留在胃,再加上肠道不是很通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积久化热化腐所导致;
如果鼻头没有血色,特别白,是脾虚无力化生血气之象,有贫血的可能;
如果鼻窝总是很脏,发黑,油乎乎的总象没洗干净似的,或是长疙瘩,说明胃经血气浑浊,湿浊盛,浊物沉淀在鼻翼鼻头。从美容得角度来说,真的想根除“黑头”,调理脾胃才是治本之法。
6.腹泻和便秘。
前面讲过,胃热的深层原因还是脾虚。有很大一部分便秘也和胃热有关,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所以出现便秘。有的朋友做了推腹法以后,发现排便顺畅了很多,这是因为推腹法促进了胃肠蠕动,加速了食物残渣的下行。如果配合每天敲打足三里,按摩小腿脾经,在中脘拔罐,效果应该会更好。
大便常常不成形,很稀,溏泄,这是脾胃虚寒的原因,而且很可能是脾肾双虚的情况(肾气不足就会引发各种虚寒症)。对治的方法包括温灸中脘,足三里,关元等穴,每天饮用一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温胃通经,散寒补血,利用推腹法除三浊,运脾胃等。
7.眼袋。
人在正常时间睡眠时,血液归肝解毒。熬夜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使血液归肝解毒减少,因此血液变得浑浊;
另一方面,熬夜时思维活跃,大脑会调用血气维持精力,血气上行的结果是脾胃供血必然减少,消化受到抑制,因此会有更多的消化半成品渗入血液,这也会导致血气浑浊。
胃经是血气很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
从熬夜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肝胆和脾胃的相关性。下眼袋的大小,颜色深浅,暗沉还是光泽都能反映脾胃的状况。如果眼带大,浮肿,或者颜色暗沉,发黑都表明脾胃不好,湿浊盛。
8.痘痘。
观察经络图,脸上两颊容易长痘痘的地方正是胃经经过的地方。痘痘多,通常是胃经气血上逆,湿浊渗出面部皮肤的结果。靠在脸上涂抹药膏来消除痘痘,可解一时之急。就像在沸腾的饺子锅里浇点凉水,水可以暂时不扑出来,但要想根除,就必须把下面的火关掉。怎样把火关掉呢?除三浊,敲打胃经,健脾胃既可。
9.肝旺脾虚和脾肾双虚
脾虚很少单独出现,总是和其他脏腑的失衡联系在一起。最常见的就是“肝旺脾虚”和“脾肾双虚”。
总的来说,容易烦热,爱发脾气,易怒(不发出来,憋在心里也算),便秘,容易出现咽喉肿痛干痒,舌头起泡,口舌生疮,牙龈红肿溃烂等上火现象的,多属“肝旺脾虚”型,需要疏肝健脾同步进行;
而腹泻,大便稀软,溏泄,怕冷,精神不佳,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食欲不振的,多属脾肾双虚型。需要健脾胃与补肾固肾同步进行。
当然了,也有肝火旺,脾虚,肾虚同时出现的,比如既怕冷又怕热,既爱发脾气又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疏肝,健脾,补肾三管齐下了。
至于调理脾胃的方法,在《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下)》一文中已有论述,此处略。
1.肾与小便,“恐伤肾”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关系。俗话说“某人被吓得屁滚尿流”。《内经》说:恐伤肾。可见恐惧惊吓会伤害肾气,以至于肾气失去了对膀胱的控制,导致了尿裤子。更大的恐惧,还可能造成大小便同时失禁。
肾气不足,常会有尿频,尿急的现象(比如正常饮水的情况下,夜尿三次以上)。这是因为膀胱运转的动力根源在肾,肾气不足就会导致“膀胱不约”,收束无力,因此尿频,滴沥不尽。
“恐伤肾”,肾气不足的人会性格比较懦弱,缺乏自信,胆小,容易受惊吓。
2.肾与寒气
《内经》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虽说比较怕冷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最深层的原因还在肾气不足。不少毛头小伙子冬天穿得不多,也没觉得冷。可是许多老年人,天气刚刚转凉,就厚衣上身,还要带上帽子防寒。区别就在于小伙子肾气足,火力壮。
因此,如果您很怕冷,天一凉就手脚冰凉,很可能肾气不足。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天会出现手足心多汗潮热的现象,这是肾的收藏功能降低,能量(阳气)外泄的原因(肾阴虚),不少这样的人比较怕热,脉象却是浮而虚的,此为外热里寒之象也。
3.肾气与精神状态
有个网友让儿子练了一段金鸡独立,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儿子的学习成绩竟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肾生骨髓,上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是由骨髓聚而生成的。练习金鸡独立可以引气血下行,起到了固肾补肾的作用。肾气足则脑髓健,孩子因此变得专注而聪明,学习成绩提高。
相反,如果肾气不足,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思维混沌,记忆力减退,总感到有困意,却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睡睡醒醒。常感到疲倦,工作力不从心,效率下降,引来上司的不满。
4.肾气,前列腺炎与早泄
肾(水)不足的一个结果就是心(火)虚旺,心神不宁。心神不宁就更容易为外界色情刺激所干扰,一接触就有感觉,甚至性念刚起就会有遗精,滑精现象,进而形成早泄。由于心火浮动,心神容易被色诱所扰,前列腺极容易反复充血,收摄失度,因此相当多的前列腺炎是肾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的结果。
5.肾与头发
《内经》说:肾之华在发。如果头发干枯,没有光泽,一洗头就大量掉发,很可能肾气不足。
6.肾与骨骼,牙齿。
《内经》: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齿为骨之余。老年人多肾气不足,因此骨质比较脆,容易骨折;儿童先天肾气储备丰富,因此身体柔软。
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骨病均与肾密切相关,或是肾气不足,或是化学药物损伤肾气等原因造成。肾气不足,则骨气不坚,因此提拎重物时会感觉很累,不能坚持。
非牙床肿痛型的牙痛,牙髓痛,牙根外露较多,容易松动脱落多与肾气不足有关。
7.肾与腰痛腰酸
《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腰痛并不一定是肾气不足导致的,但如果您具有上面列举情况中的几种,同时常感到腰痛,坐两个小时就觉得腰酸,那很可能是肾虚导致的。
8.肾与心跳过速
心悸,心动过速有很多原因,但如果您具有上面列举情况中的几种,您的心动过速很可能与肾虚有关。这是肾气不足则心火虚旺的原因。
蹲的时间稍微长些,直立后会感到两眼发黑,头晕耳鸣也与肾气不足有关。
至于固肾补肾的方法,在《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下)》一文中已有论述,此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