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元‖只言片语说“挽联”
只言片语说“挽联”
刘科元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它具有传统性、大众性、艺术性、适用性等生命力很强的汉语言文学载体。我说它是风情万种的宠儿!
走进婚房,它披红挂彩捧笑着恩爱夫妻的洞房春暖,蝶飞蜂舞,鱼水情欢。爱包怀里生龙凤;情涌心中酿蜜糖。
走进灵堂,它铺白吞墨,令人肃穆垂首。不禁两眼泪雨汪汪,哽哽咽咽,号号啕啕。
走进春天,它生机盎然,千家万户,红红火火。高拜一炉香,年年岁岁,五谷丰登,鸟语花香。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所以说楹联以它表情达意的高超艺术,装点了不同场合。以它的言简意赅、脱俗不凡的本领尽展雄才大略,托起了不同场合的气氛!
我说哀挽联正是对逝者深深的缅怀、追悼、激励后人寄托哀思,含悲恸哀、刻骨铭心地继承遗志、发扬精神。哀挽联是应用最广泛的楹联支脉。
怎样写好哀挽联?应该说诗联爱好者,人人都是高手,只要符合联律通则,虽然说撰联人面临的对象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视觉不同,逝者生前的背景不同等等,写出来的挽联意境乃至对现实人的启迪不同,但有一个中心点:悲痛、伤感、缅怀、继承遗志,寄托哀思,对逝者亲属安抚慰问是一致的。
有人好象说丧联区别于挽联,其实是应用场景不同而已!三年前的挽联还有纸张颜色讲究呢!老人和年轻人去逝的原因、撰联的语意也是有讲究的!中国楹联文化第一村,运城市、闻喜县、候村乡、寺底村楹联文化搞的就是好,特别令人敬仰的是,楹联文化普及化。遇到丧事,各家各户都能拿出一副得心应手挽联来,一般用白底黑字彩印一个方块,张贴在醒目处或打印成册,馈赠给佳宾赏阅,有代表性的贴在灵堂或门上。遇到喜事也同样如此,不仅倡导行成了村风家风的文明风尚,而且以楹联文化渗透了村民日常生活,大大的提高了乡村振兴战略。
下面我例举些挽联供大家赏析:
那年,河东流派联坛十杰之一扆军宣之父扆长茂病逝,扆长茂是最早提出“河东流派”奠基人之一,我的作品是:
垂泪鹳雀楼,垂泪教学楼,奈何其子颂扬我;
恸哭处暑雨,恸哭河东雨,怎也失君伤痛人。
这是以第一人称反诘写法,鹳雀楼名扬天下,重建的鹳雀楼一侧的门联: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它的雄伟神奇之处正出于扆军宣之笔。还有好多市、县教学楼楹联也是扆军宣所作。上联借鹳雀楼与教学楼假拟第一人称造象、吊唁、反诘、垂泪、自惭!“奈何其子颂扬我”造境,言未尽而意无穷!鹳雀楼说“我只有三千多丈还需赞扬?你看神州飞船和探月工程多么可歌可泣!(那时还没发展到神州十二号,天问一号)”教学楼说“以前做的不够一定要教育兴国,科技强国,为祖国多培养栋梁之材!”您教子有方,子承父愿,河东流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您啊!下联处暑雨和河东雨造象天都恸哭以雨泪洗面!“怎也失君伤痛人”造境,痛失一位河东流派大纛真让人痛心疾首!
2018年9月5日,张兴贵老师之母病逝!张兴贵网名“高原汉子”优秀楹联家!看下面这几副联:
向黄河哭母,向吕梁哭母;
让巾帼招魂,让华夏招魂。
这是运城市楹联协会的挽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上联悲痛,下联升华。
其子德高,其子才高,难道遗传多自母?
黄河泪溢,黄河情溢,苦将哀号只成麻。
这是岳帅(岳民立)所撰,架构格调高雅,自问自答。
高原即是母,黄河即是母,汉子岂能无母?
恩德高于天,思念高于天,斯文从不欺天。
这是河东流派领军人杨振生所作,上联以高超的技巧,嵌入“高原汉子”天衣无缝!嵌而无痕!
三年前,邻村企业家之母八十多岁病故,我撰了几副:
席间满座惆怅客;
尘世难留贤惠人。
老妈病故,非常痛心,很多邻里乡亲都很惋惜,她贤惠有名。上联写思念忧伤,下联写安抚。今年三周年忌日,我又作了几副:
娘走飞针穿岁月;
儿依孝杖待朝夕。
上联写老妈飞针走线,干练利落,下联写儿辈淳厚孝道守节,手拄孝杖相跪朝朝夕夕!
无故时光失母爱;
有情草木放悲声。
有一年,廊坊联苑编辑,油海联花主编刘进星老师的长兄年越九十去逝!当他回到家,门上挽联已贴好,他认为挽联不能这家抄那家,落于旧窠臼!每个家庭背景不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同,就应该符合逝者人生轨迹撰写挽联,同时要大力弘扬德孝文化!
抗美援朝,出生入死英雄好汉;
手勤心善,擦屎净身模范儿媳。
人去节存,德字留千载;
时流影在,孝风进万家。
远送烽烟去;
近迎家业兴。
传承先辈业;
开拓未来程。
…………
他到县城打印了两次(第一次打印一百多份不够,第二次又打印一百多份),每个亲朋好友各散一份!
那年央视编导周泉泉在担杆岛意外,我撰的:
担杆岛心寒,痛失编导;
半边天月冷,盼望归来。
上联拟人铺陈,下联拟人思念。
写哀挽联举不胜举,要带着真情实感,要切人切事,词语庄重凝炼、痛切仰慕,不论采用那种修辞手法,尽可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溶入到对逝者的怀念中去!一般来说还没有见过挽联的评优淘劣!但也不可奉迎拍马,要拓宽思路,要反复修改拟造岀好的意象和意境来,心有多大,楹联天地就有多大!好的挽联能给后人一种追思、敬慕、启迪、感悟!近年来,在当代河东群,联斋群,运河联声群等遇到了好多好老师!在他们的薰陶下,收获颇多!有所成长!但自已肚里只有一点墨水,不可能的倒出一大缸来!上边东拉西扯,只言片语或许谈不到点子上,只是向各位联友交流切磋抛砖引玉而已!或许当作是抽赶自己这个笨陀螺的小鞭子吧!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编辑:李林森 徐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