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收藏家

有人问我的收藏之道,我没有收藏书画,没有收藏瓷器,没有收藏玉器,更没有收藏青铜器,因经济所限,对这些都不敢问津。只是用几元或一二十元的价格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我过去只买些人舍我取的长物,通过它们来了解传统制作工艺,辨正文物之名称,或是坐对琴案,随手抚弄以赏其妙音,偶出把玩藉得片刻清娱。

我收藏的家具如今都在上海博物馆,却从没有舍不得的心情,因为只要我对它进行过研究,获得知识,归宿得当,能起作用,我就舍得而且会很高兴,当时香港朋友庄先生和我商量,想买我的家具捐赠给上博。我提出的条件是:你买我的家具必须全部给上博,自己一件也不能留。如同意,连收入《珍赏》的家具我也一件不留,全部出让。而且我不讲价钱,你给多少是多少,只要够我买房迁出旧居。其实当时所得只有国际行情的1/10,但我心安理得,认为给家具找到了一个安心的好去处。就这样,搜集了40年的79件家具全部进了上博。还有,79件中有明代的牡丹纹紫檀大椅,是举世知名的最精品,在《珍赏》中只用了一件,出现过两次。按照我和庄先生的协议,我只需交出一把,可以自留三把,但我四把交了,原因是四把明代精品在一起太难得了,我不愿拆散它们。四把椅子在我家中多年从未按应用的格式摆出来过,到上博可以舒舒服服地同时摆出来,家具终于得到自在的安身之所,那多好啊。

《珍赏》中还有一件黄花梨小交杌,出书前我已经送给了杨乃济先生,故书中写明藏者姓名是他不是我,过了几年,杨先生把交杌还给了我,我后来又无偿捐给了上博,这样就凑了一个整数,共计80件了。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过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物归其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

《明式家具珍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具影响力的文物图集,先后有中、英,法、德等九个版本问世,被海内外学者推崇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20世纪40年代初,在四川宜宾李庄,也就是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的时候,我经常阅读有关建筑的古籍,对营造法式和清代则例的装修及家具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读到德国人艾克著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我认为中国家具中国人自己不能不研究,并暗暗立下了赶超的志愿。之后40余年搜集与研究同步并进,除“文革”期间外,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终止过,直到198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明式家具珍赏》。不过我现在已经很少写家具的文章了,承认自己落后了,不懂了,如想写必须重新调查、学习。一是近年来有很多从东南亚进口的木材,有的品种根本没有见过,既不了解木材的形态色泽等,做成家具就更说不清了。二是由于古旧家具的升值,仿制修配,不惜工本发明了不少新方法,甚至连新科技都用上了。制作者们讳莫如深,严格保密,不下功夫搞好关系无从得知。三是当年编写家具书除自有者外他人所藏的也都经过仔细过目,近年中外各地,藏者大增,自然有不少品种、造型为我过去所未见。如想增补,首先须审查实物看有无修配改造。家具散在各地很难如愿。如想使用照片又涉及版权问题,困难更多。如何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我知道当怎样去做,只是90衰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我觉得收藏家具是很有意思的事,而收藏的过程更让我回味无穷。……说到底,自己不是收藏家,因为收藏不单靠眼力,靠自己爱好,钱财对收藏也十分重要,我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说明我根本不具备收藏家的条件。长物可能很珍贵,也可能只是一把破答帚,我的长物多接近后者。这些长物有的或许有研究价值,有的或许有欣赏价值,但未必有经济价值,所以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收藏家。

我琢磨一件东西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一般有四个步骤:一、凭直觉;二、见实物,把真实的东西拿在手里面把玩、体会,来获得感性体验;三、搞清楚实物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看清楚其肌理和内部构造;四、研读相关文献。

我一直想恢复传统漆器工艺,但与古代家具相比,古代漆工艺品种的恢复比较难。第一,漆器不像家具那样具有实用价值;第二,漆器的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正规漆器制作很需要时间,它的胎子一天上一道漆,要一两天才干。制作一个漆器需要上一百多道漆,这道工序本身就要用一年的时间,成本太高,做好了很有价值,做不好一文不值),这导致漆器制作成本太高,所以漆器在唐宋时期已经被瓷器代替。日本的古漆器工艺恢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提高社会的艺术欣赏水平,漆器有希望被人重视一些。

(0)

相关推荐

  • 质胜文则野242 长物 201115林海微澜

    感悟家具长物,是2005年以后的事. 2008年的顿悟: 删繁就简明韵 领异标新清风 满心欢喜得紧. 中华传统家具大致的方向与脉络如此. 所以认同这样的说辞: 明式家具是造型的艺术: 清式家具是工艺的 ...

  • 没看过这些,不要跟别人讲,你懂古代漆器

    中国的能工巧匠们从不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麻布代替木胎塑模而成的夹纻胎工艺,在战国中期已经成型.这成为后世大放异彩的脱胎漆器的前身. 不要以为这是闲极无聊的技艺,随着漆器的如初升太阳般的光耀,漆器 ...

  • 质胜文则野420 香火V 211008林海微澜

    岭南一脉,古典制作之香火篇的压轴:伍氏兴隆. 伍炳亮大师号称"岭南鲁班",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伍氏兴隆的辉煌历史,很容易搜读. 简单叙事:伍大师70年代中涉水红木,80年代 ...

  • 【捐赠】十六次捐赠 再续前缘

    李经泽先生向青博捐赠一件存世极少的明代漆器 9月8日,著名漆器收藏家李经泽先生代表李氏家族向我馆再捐一件明中晚期花鸟纹漆香盒,这是李氏家族捐赠给我馆的第29件文物,也是自2009年始,向我馆的第16次 ...

  • 坭兴陶收藏家许维基访谈录

    小编说: 钦州坭兴陶如何断代?史学家有史学家的说法,收藏家有收藏家的说法,民间有民间的说法,官家有官家的说法.现在我们来听听收藏家的说法-- 作者:一    文 近日,为了修改和完善<坭兴陶史话 ...

  • 质胜文则野085 长物-五足鼓台凳 20200517林海微澜

    前几日发了个把长物的照片,其实拍摄效果很不好.这是俺的短板,有心藏拙. 器材上有局限,所以迄今为止,尽量,或者说积极不拍摄大件家具. 倒不是没有单反,只是用得糟糕,不是一般的糟糕.   很久以前就有个 ...

  • 质胜文则野167 长物余 200819林海微澜

    直纹大料是制作家具长物用材的首选,那么,切割下来的长物余,比如边边角角的边角料,又如何? 这些长物余,从前的一个用场是制作小件器物,比如图中这样的小方凳. 小方凳在2007年得名"富贵凳&q ...

  • 明清家具顶尖收藏家的鉴赏明清家具技巧,一招学会,终身成行家

    家具最早的文字记载要追溯到商周时期,而明朝却是家具最辉煌的时期.明朝的家具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有椅凳子类.几案类.床榻类.柜橱类.屏座类和其他的诸如镜台.衣架等等. 艺术相通,古典家具的制作同于书画,在 ...

  • 王世襄:收藏的乐趣在于获得知识和欣赏

    (1914-2009),号畅安,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小学.中学就读北京美国学校,燕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故宫博物院古物馆 ...

  • 同古堂 | 王世襄家族的人脉关系网究竟有多庞大?

    ▲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中国嘉德 「一门鼎盛亲风雅」 西清王家,诗梦暖于春 一门风雅,诗书绵延. 西清王氏的祖宅,至今尚存,在福州津泰路灯笼巷7号 ...

  • 鉴定的最高境界——王世襄的“望气” ! 

    气韵和器型是时代的反映,人脱离不了时代的大背景,只要你把握住时代气息,再有能力.再狡诡的造假者,也难以超越历史,完整复现当年的气韵."望气"之准,道理即在于此. 王先生评价艺术品, ...

  •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无所不玩无所不藏,沈从文启功都爱他家小院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鞲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王世襄 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花费半生,让自家小院堆满了珍贵 ...

  • 我所知道的王世襄先生 | 学海遗珍

    - 学海遗珍 · 第六十五期 - 我所知道的王世襄先生 文 / 朱传荣 原载 <人物>杂志,2004年第2期 01 百年通家之好 王世襄先生和我家是世交,太老伯和我的祖父都是故宫博物院马衡 ...

  • 跟着王世襄老先生 看看老北京的饽饽铺和萨其马

    北京的"饽饽铺"正明斋(佚名 摄于1948年) 北京的老饽饽铺,时常引起我的怀念,因为从店铺外貌到柜内食品都很有特点,民族风味很浓,堪称中国文化的象征. 饽饽铺字号多以斋名,金匾大 ...

  • 王世襄家族的人脉关系网究竟有多庞大?

    ▲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中国嘉德 「一门鼎盛亲风雅」 西清王家,诗梦暖于春 一门风雅,诗书绵延. 西清王氏的祖宅,至今尚存,在福州津泰路灯笼巷7号 ...

  • 六百年故宫鉴赏②|祈愿平复,曾缝入张伯驹棉衣的《平复帖》|王世襄|草书|隶书|张大千

    今年是故宫600年诞辰."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宫鉴赏"系列本期关注的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我国古代存世最早名人法 ...

  • 马未都:我收藏了王世襄的“天下第一”

    和王先生在一起 不聊收藏 由于年轻时酷爱古家具,马未都结识了王先生, 但见面聊的净是家长里短的平常事, 聊专业都是一句半句的,全靠心领神会. 那些日子,王先生给他的感觉是文物伤着他了, 少说为佳.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