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中医治法,真正的治本!

荨麻疹

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或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者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

营卫不和

荨麻风邪留于肌膜,营卫不和。疹痒难忍,脉浮缓,汗出恶风。用桂枝汤。

刘渡舟医案:一男性患者,60岁,患荨麻疹,搔痒钻心,数月不愈。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而润。证属风邪稽留肌膜,营卫不和,因发为风疹。治宜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吸热稀粥,温覆取汗,则疹消痒止。

按语:痒者,阳也,风为阳邪,侵于肌肤,稽留不去而作痒疹。同时,风中令营卫不和,则汗出恶风,脉浮而缓,诸症迭现。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是不治疹止痒而疹自消、痒自止也。

荨麻疹营卫不和,卫外不固。受冷皮肤起风团痒,遇热消退。桂枝汤合玉屏风散。

李某,女,40岁,20040527日就诊。周身起风团,瘙痒反复发作20余年。诉近20年来每于受风寒后出现周身皮肤风团,痒。曾先后在各地大小医院诊断为寒冷性荨麻疹,遍试中西药不效。现周身时起大小不等的淡红色风团,痒。每于外受风寒后发生,即使在暑夏遇空调或游泳时也发病,以致夏日炎炎也须穿长裤。遇热则消退。面色萎黄,纳差,时胃脘隐痛,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营卫不和,卫外不固。治拟调和营卫,固玫御风。

处方:桂枝,赤芍药,白芍药,炙甘草,生黄芪,白术,防风,汉防己各10,加生姜皮5克,大枣10克,服十剂后多年顽疾痊愈。

荨麻疹风入毛窍,阳气外泄。疹出如粟汗出遇风加重,肌腠不舒。桂枝汤加葛根、防风。

封万富医案:李某某,女,37岁,患荨麻疹数年,每日必发,疹出如粟,逢汗出遇风时加重,病发则全身肌腠不舒,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虽为小疾,但病发时搔痒难忍,心中作烦,颇影响工作与休息。辨证:腠理疏松,风入毛窍,阳气外泄。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防风15克。共服20余剂,基本告愈。

(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4),44)

按语:本案辨证眼目一是痒疹逢汗遇风加重,二是发则全身肌腠不舒。为风中肌腠,扰于玄府,太阳经脉不舒,病合桂枝加葛根汤证,故用之即效。

荨麻疹风寒束表。大片风团日起五六次,痒甚心烦。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

刘景棋医案:孙某某,女,45岁,1982年7月20日初诊。恶寒发热,全身起大片风团已二十余日。发病前曾汗出冒雨,过一日后即发现全身起大片风团,每日发作五六次,痒甚,心烦。曾注射钙剂,口服扑尔敏、维生素丙等无效。面色苍白,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全身散在大片风团,胸部较多。舌淡苔白,脉弦。辨证:风寒束表不得宣泄。治则:辛温透表,疏风止痒。

处方:桂枝5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大枣4个,麻黄3克,炒杏仁3克。

服6剂,临床治愈,随访三个月末复发。

(《经方验肘987;13)

按语:据报导,本方治疗感受风寒所致荨麻疹,有寒热表证或日久不愈,邪微而痒者,有良效。

荨麻疹太阳与阳明同病。遍身疙瘩块,抓痒无度。特别怕冷,大便燥结难下。桂枝汤加大黄瓜蒌麻仁,表里双解。

顾介山医案:苏某某,女,32岁。主诉:患荨麻疹已达五年之久。开始时每年发五六次,后来逐年加剧。今年起愈发愈频,竟至没有间歇。曾大量注射过葡萄糖酸钙、内服苯海拉明及驱风、活血之中药多剂,均归无效。症状:遍身有大小不等的疙瘩块,抓痒无度,此伏彼起,日夜无宁静之时。在发作剧烈时,特别怕冷,身必重裘,大便一直两天一次,且燥结难下,腹微痛。处方:

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3枚,大黄9克,全瓜蒌12克,麻仁12克服上药后约3小时,身痒渐止,疙瘩亦渐隐没,周身微汗,大便畅通,症状全部消失,迄今已半月余,未再发过。

按语:畏寒怕冷,身必重裘,太阳证未罢;大便燥结,腹中微痛,阳明证已露。太阳阳明同病之候。夫太阳主一身之表,阳明主肌肉,邪侵太阳阳明之间,外郁肌肤而发痒疹。故以桂枝加大黄汤表里双解,邪去则疹消。

荨麻疹寒闭营卫。身痒起斑块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肢冷脉沉迟。麻黄汤主之。

李克绍医案:陈某,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村换取面粉,突然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斑块,高出皮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均无效。四五日后改找中医治疗,余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据思考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遂改用麻黄汤原方。处方:麻黄10,桂枝6,炙甘草3,杏仁10克,水煎服。共服2刑,块消痒止,后未复发。

按语:因感寒令卫闭营郁,见隐疹身痒,肢冷,脉沉发散之,邪去则疹消。

荨麻疹表气不固,风湿郁滞。身发风疹痒,肢末为多,夜间重,春天重,易出汗,少食。防己黄芪汤加味。

阮士军医案:朱某某,女,52岁。农民,1982年3月7日诊治。患荨麻疹三年有余。遍身泛发风团样皮疹,色红瘙痒,且以肢末为甚,每多夜间发作,并以春季为重,身易汗出,饮食少思,服银花,连翘等药无效。近二月来症状严重,肢端瘙痒不断,至皮破淌水才休,失眠,肢沉,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忆起防己黄芪汤下有“服后当如虫行皮下“之语,此卫气振奋,风湿欲解之验,投之或许有效。故拟防己黄芪汤加味方。

处方:防己60克,黄芪60克,炒白术15克,茯苓皮15克,姜皮6克,甘草6克,白鲜皮12克,车前子12克,陈皮10克,大枣10枚,3剂。

果然见效,汗出已遂,疹止痒减,续用5剂,痒除汗止而痊愈,追访未有复发。

按:防己黄芪汤用于风隐疹治疗,应抓住表气不固,风湿郁留这个环节。临床使用本方治荨麻疹见表虚者,有一定疗效,若加上车前子,其效更佳。

风湿热毒

荨麻疹风湿郁而化热。汗出淋雨,风团痒午后剧,苔黄腻。麻杏薏甘汤加当归,地肤子。

李晓辉医案:张某,男,28岁,工人。1990年6月12日诊。患者一周前汗出淋雨,遂周身出现风团,痒甚,午后加剧。前医予抗组织胺药治疗乏效。诊见周身红色风团,瘙痒难忍。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濡数,皮肤划痕。诊为荨麻疹。证属汗出当风,风湿为患。治宜清宣利湿,祛风止痒,方用麻杏薏甘汤加减。

处方:麻黄15克,杏仁10克,薏仁15,甘草15克,当归10克,地肤子15克,3剂,日一剂,水煎服。

药后风团明显减少,瘙痒减轻,守方续进3剂而获全功。

按语:汗出淋雨,风湿外浸,有化热之象。以苔黄腻,脉濡数为征。故用麻杏薏甘汤加味以清宣利湿,祛风止痒而愈。

荨麻疹食积胃腑,热出皮肤。红疹剧痒,伴发热头晕,腹痛苔黄腻。大承气下之。

陆安铝医案:周某某,男,46岁,1973年11月13日诊。因食鱼蟹,当夜全身出现大小不等淡红皮疹,搔痒难忍,伴有发热、头晕、纳呆、腹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荨麻疹后,用扑尔敏等药未效,即以大承气汤攻下:

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各12克,枳实、制川朴各9克。

1剂后,泻下稀便,疹块顿时大减;次日再进1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83)

按语:荨麻疹成因较多,风热、风寒、饮食、药物,皆可引起。对于药、食所致者,每以承气辈取效,尤以热邪蕴结胃腑者更为适宜'

每在泻后疹消。

【补述】本方以承气命名,取其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之意。正如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说:“承气者'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故汤名承气。

荨麻疹湿热内阻,外发肌肤。全身疙瘩瘙痒,伴口苦尿赤便秘苔黄腻。茵陈蒿汤加荆芥防风。

周丹医案:林某某,男,30岁,1988年1O月21日初诊。全身起疙瘩瘙痒近三天。三天前,全身不明原因起疙瘩,此起彼伏,曾用抗组织胺药治疗未能控制,伴口苦,尿赤,便秘。查体见躯干及四肢有蚕豆大的红色风团,压之褪色,密集成片。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急性荨麻疹。治以清热利湿通腑,佐以疏风,投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60克,栀子9克,大黄12克,荆芥4克,防风4克。

连服3剂,风团消失而愈。(国医论坛1990~<6>17)

按语:湿热内存,外发肌肤而致,故伴有口苦、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并加荆芥、防风以增祛风之力。

荨麻疹风湿热毒郁于皮肤。风疹瘙痒,动则加剧,喜冷水,小便赤,苔黄,脉浮。赤小豆当归散加味。

汪民华医案:周某,女,50岁。患者周身风疹瘙痒已4月余,时好时发。诊时见周身风疹,瘙痒难受,活动则剧痒,虽寒冬腊月而喜用冷水淋浴,过后又瘙痒不止,饮食,大便均正常,小便色赤,舌红苔薄而黄,脉浮有力。此属风热瘾疹,拟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法,方用赤小豆当归散加味。

处方:赤小豆30克,当归15克,连翘10克,土茯苓,忍冬藤,生地各20克,

3剂后,证状大有好转,风疹基本消失,再进3剂,嘱其禁酒及辛香燥热之品,至今已2月余未复发。

按:湿热毒邪郁于皮肤,发为风隐疹,故见冬月喜冷水洗浴,溲赤,舌红,脉浮有力等伴有症状。用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凉血散血,加忍冬藤,连翘疏风清热,生地凉血,土茯苓解毒,俟湿去热散,毒清血畅,则风疹可愈。

荨麻疹风热扰血。疹块奇痒,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数。升麻鳖甲汤加紫草丹皮地肤子。

程群才医案:王某,男,28岁。以反复发作性全身疹块伴奇痒半年余为主诉。于1987年10月4日就诊。自述六月前因淋雨后,全身出现如蚕豆至手掌大之疙瘩,奇痒难忍,经治后消失,自此,全身疹块伴奇痒反复发作,痛苦不堪。屡服中西药均未控制。刻诊:患者全身可见如蚕豆至手掌大之疹块,疹色发红,布满抓痕。伴口渴咽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乃风热毒邪内侵,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扰动血分所致。治以祛风止痒,清热凉血为法,方宗升麻鳖甲汤加紫草,丹皮,地肤子。

处方:升麻20克,鳖甲12克,当归8克,甘草10克,雄黄0.5克冲,川椒6克,紫草30克,丹皮12克,地肤子30克。3剂。

服药后疹块消其大半,痒感明显减轻。继服3剂,诸证若失,随访至今未发。

按: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体会到升麻鳖甲汤具有抗过敏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类似西医的抗组胺药,皮质激素以及免疫调节剂,所以,临床上只要遇到以发斑或疹块为主症,属于变态反应性或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红斑性狼疮,药疹等,均可选用。

若发斑或疹块证属血分热盛者,可加紫草,丹皮。属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血瘀明显者,可加赤芍、川芎。临床只要辨证准确,投用本方,常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荨麻疹暑湿蕴热,风热郁肤。秋初发疹,红痒心烦,便结苔黄腻,舌红脉数。风引汤加减。

张树本医案:李某,女,17岁。1986年9月18日初诊。患者数年来每逢夏末秋初必发荨麻疹,常历时半月之久。今秋已发病5天,始皮肤发痒,手搔后迅即出现浮肿性红色风团,此起彼愈,伴见心烦溲短,便结腹痛,舌尖红,苔黄腻,脉浮数。证属暑湿蕴热,心火内积,风邪相搏,怫郁于肌肤。治宜泻火利湿,祛风安神。

处方:大黄后下,甘草,桂枝各8克,生石膏,滑石,寒水石各24克,龙骨,牡蛎,紫石英各20克,蝉衣10克,鲜浮萍30克,2剂。

药后便畅溲长,疹消痒止而愈。

按:以疹,痒,皮肤新糜烂为主的皮肤病,多由外受风,火,湿,毒之邪,相互搏击,蕴蒸于肌肤所致。其治疗既要注意肌肤所受之邪,又不可忽视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应内外兼顾,用风引汤甚为合拍。

补述:考《千金要方》紫石散与本方组成相同,为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而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瘈疭,正是火热生风之候也,与风引汤所治亦同。故风引汤之运用,当突出除热二字。

麻疹气血虚弱,风湿留肤。风疹块痒,粉红色或苍白,无热感,舌红根黄。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三妙丸。

陈国权医案:夏某,女,42岁,营业员,1993年4月7日初诊。诉荨麻疹反复发作年余。1992年10朋旅游归来途中全身突起风疹块,痒甚,经西医用息斯敏等药抗过敏治疗,3日后即愈。此发作已5天,双上肢及胸腹,背部满布风疹块,高出皮肤,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周围皮色淡红,无明显灼热感,舌红,苔少而根薄黄,脉缓。此乃卫气不畅,寒邪袭表,兼湿热内生所致。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三妙丸加味。

处方:黄芪,桂枝,白芍,苍术,黄柏,川牛膝,防风,赤芍各10克,大枣12枚,生姜5片。日一剂,水煎服。

第2剂服毕,诸症若失,为防复发,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加味以善其后,半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按:气血虚弱,风侵湿留,郁结于皮肤,发为本案风隐疹。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血,调营卫,祛风邪,合三妙丸以清湿热,标本兼顾,是获良效。

阳虚偏寒性荨麻疹

荨麻疹脾胃虚寒,上焦郁热。全身疙瘩块痒,口苦燥饥时腹胀。理中汤加黄芩。

陈楚豪医案:陈某某,女,36岁,1987年6月2日诊。昨天下午始出现腹胀满,轻微阵痛。全身起疙瘩块,此伏彼起,搔痒无度,夜难成眠。口苦燥,饥时腹反胀甚。证见:面淡白,痛苦病容,胸、腹、双臂、肘伸侧、腿、臀等处布满形状大小不一、高出皮肤的风疹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喜热饮。素健,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近日未进食虾、蟹、鱼等物。大便较硬,日一次,昨日至今未行,小便尚可。体温37~C,血压112/71毫米汞柱。腹部触诊,心肺听诊均无异常。舌淡红、苔薄腻微黄,脉沉弦细。证属上焦有热,中焦虚寒之寒热错杂证。治宜清上温中,寒热并用以调理阴阳。拟理中汤加黄芩。

处方:党参15克,白朮、黄芩各1O克,干姜5克,甘草9克。2剂。日1剂,水煎二次温服。

药尽2剂,腹痛止,疹块全消,大便通畅,知饥欲食。遂停药。

按语:此病发于肌肤之间,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脾肺同病。本案脉证为肺热脾寒所致,故用理中汤温中焦虚寒,加黄芩以清上焦肺热。

荨麻疹寒湿在表。全身瘙痒肤痛,苔白腻脉浮紧。麻黄加术汤。

刘柏医案:姜某,男,20岁。1977年11月10日就诊。二年前患者睡湿炕后得此病。每年冬,春季受风寒或接触冷水即发。疹从四肢起后渐慢延到周身,时起时消。起时瘙痒难忍并伴肤痛,夜不得眠。来诊:见全身有散在痒疹,舌苔白腻,脉浮而紧。此系风寒湿邪郁于肌肤不得透发而致,当用疏风散寒祛湿之法。拟麻黄加术汤2剂。病人服药后周身出微汗,痒疹消失,病愈。1年后追访未再发。

处方: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白术12克。

按语:病起于寒湿袭击,又见寒湿在表之舌脉,直辨为麻黄加术汤证,甚是。

荨麻疹脾虚受风。风团奇痒,遇风寒剧,夜睡加重。体弱身倦,食不佳。侯氏黑散加减。

高玉明医案:李某,男,38岁,农民,初诊于1986年7月7日。患风块疹8年。躯干四肢泛发粉白色风团样扁平疙瘩,奇痒,遇风,遇寒加剧,每晚入寝更重。平素体弱,身倦,胃纳不佳。脉沉缓,苔白。西医诊作荨麻疹。曾用扑尔敏,赛根啶等初时有效,渐之效力不宏,转用中药治疗。治予调和营卫,辛温透表,疏风止痒,侯氏黑散加减。

处方:人参5参,白术10克,茯苓10克,干姜4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当归6克,川芎6克,桔梗3克,防风10克,白矾5克(豆腐皮包吞服),生牡蛎30克,加蝉衣6克,浮萍6克。水煎服。另将上方每3剂药渣作一处煎汤再加矾石10克,每晚趁热熏洗。

上方5剂后皮疹明显减少,晚上基本不发,共服9剂而痊愈,且饮食增加,精神已振。随访一年未发。

按:本案为脾虚受风而致,风盛而痒,脾虚而倦,故用侯氏黑散补脾胃以祛风邪,标本兼治,内服外洗并施,是获良效。

荨麻疹脾胃虚寒,寒湿郁肤。全身疹痒,夜寒易发。黄芪建中合玉屏风加味。

张乃卿医案:王某某,女,34岁,工人,1979年10月30日初诊。自诉患风疹八年,发疹前背部发冷,腹中冷痛,大便溏泄,继则周身瘙痒,疹块遍及全身,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麻疹,多于晚饭之后作,天气寒冷更易发作,全年几无宁日。先后服过许多中、西药及注射与熏洗诸法,难以控制。阅其病历,激素,钙剂,维生素类均为常用之品。中药多为散风,凉血,祛湿之剂。查四肢及躯干见有大小不等之疹迹,色淡,并有搔破之爪痕。舌淡苔白多津。诊为虚寒型风疹,治宜温中健脾,养血祛风,拟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之。

处方:生黄芪,饴糖(分二次冲服)各30克,桂枝15克,炒白芍,当归,白术,党参各10克,凌霄花6克,防风8克,炙甘草5克,生姜6片,红枣8枚。10剂。

二诊。服药6剂后,疹块逐渐减轻,瘙痒亦减,宗原法嘱再服10剂。随访迄今未见复发。

按:荨麻疹属于祖国医学风疹,瘾疹之类,临床多从矲热,风湿论治。本例风疹缠绵八载,属于久病脾肺气虚,腠理不密,是以薄暮形寒而疹发。无怪乎清热凉血,疏风祛湿诸药屡服而不验。故选用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以补虚扶正固表,参以当归,党参增强补气益血之力,中气充沛,腠理致密,气煦血濡,表里自和,八年沉疴竟告霍然。

荨麻疹阳虚受风。疹痒十余年,上半身多,怕冷,遇冷即发。乌头赤石脂丸加减。

刘俊士医案:吴某某,男,57岁,1983年6月27日初诊。全身荨麻疹时发时愈已十余年,全身瘙痒难忍,皮疹以上半身多见,怕冷,平时遇冷即全身发作,经多方治疗,虽有时亦能暂时缓解,但疗效总不理想,遇冷就发。舌体有齿痕,两脉滑缓。证属素体阳虚,挟有风邪,拟温阳散寒,乌头赤石脂丸加减。

处方:制川草乌各3克,白芍9克,细辛3克,干姜9克,白芷4克,川椒9克,甘草9克,赤石脂30克,3剂。

1983年6月30日二诊。荨麻疹大减,皮肤瘙痒缓解,仍以原方3剂,继续治疗。7月5日三诊。荨麻疹已全部消退,随访二年,基本上未见复发。

按:阴寒内盛,阳气虚弱,不抵风邪,而发风疹。其治不祛寒,而阳难复。不温阳,而风难去,故久久不愈。用乌头赤石脂丸温阳散寒,乃治本之法,故十年之痼疾,得效于数日之间。

补述:本方是仲景乌头与附子同用之例。乌头与附子虽属同类,但其功用略有不同:乌头长于起沉寒痼冷,并可使在经的风寒得以疏散。附子长于治在脏的寒湿,能使之得以温化。由于本证阴寒邪气病及心背内外脏腑经络,故仲景将乌附同用,以达到振奋阳气,驱散寒邪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医案

    周海虹实施的一项临床病例观察,样本量为32例.以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治疗.组成:桂枝.当归各12g,麻黄.川芎.红花.炙甘草各6g,白芍.生地黄.威灵仙各15g,生姜.桃仁.防风.蒺藜.乌梅 ...

  • 葛根汤——重症肌无力,痉病,荨麻疹

    30重症肌无力 1967年4月,有一位42岁女患者前来求治.该妇女十分消瘦,没有精神,面部毫无表情.三年前初发病时,眼珠不能转动,视物不清,有复视,眼睑下垂,摄食有噎感.鼻子堵塞,不能言语,且手足无力 ...

  • 抽筋的中医治法

    人为什么会抽筋? 有句话叫: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生. 大多数人以为抽筋是缺钙造成的,其实抽筋的原因有很多. 中医认为抽筋是阳气虚,脏腑吸收障碍导致的. 人在以下情况下容易抽筋: 一是晚上容易抽筋: ...

  • 大病中医治法:癌症常见10大类症状及对症下药!

    癌症的症状繁多,病因复杂,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症状在癌症控制后可消失,有的长期存在很难消失.如何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的丰富遗产,发挥抗癌的作用,是今后临床的努力方向.癌症常见症状有十类,分述如下: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中风、老年痴呆、帕金森等几种大病的中医治法

    脑出血.植物人治疗 倪海厦先生在讲解<金贵要略>时,指出,脑出血急救可以采用针灸方法,针刺百会.人中,十宣放血,然后再针刺涌泉穴.如果然谷穴有瘀血,把瘀血放出来.如果没有效果:在病人左额角 ...

  • 头面部带状疱疹中医治法

    点击加载图片 [作者简介]田智涵,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八年制学生. [指导教师]郭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常常所听说的带状疱疹,在中医辨证中其实称 ...

  • 龙齿清魂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龙齿清魂散(<张氏医通>) [组成]龙齿(醋煅)15g 茯神10g 远志15g 人参15g 当归身15g 麦门冬(去心)10g 桂心10g 炙甘草10g 延胡索30g 细辛5g [用法]为 ...

  • 高血压的古中医治法

    导语:高血压难道真的没办法解决么,今天读刘希彦老师的文章,看他用古中医的思路来破解高血压.我们常说,要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找到这个问题的原因.所谓有因即有果.当今医学界对高血压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不太明确 ...

  • 大病中医治法:癌症常见10大类症状及对症下药

    癌症的症状繁多,病因复杂,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症状在癌症控制后可消失,有的长期存在很难消失.如何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的丰富遗产,发挥抗癌的作用,是今后临床的努力方向.癌症常见症状有十类,分述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