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仙气的才子,一样值得我们爱
围绕在古代才子身边的,不仅有美酒美人,在他们身后,还有许多非凡的故事。
曾经很坚信柳永的身后事是由一群红颜知己完成的,今天看到一种说法:历史上真实的柳永,最终于68岁左右卒于屯田员外郎的任上,由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为其下葬的。
“众名姬合金葬柳七”,不过是一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家言。
事情的真相远没有传说那样浪漫。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愿意相信,这样一个风流娴雅的白衣卿相,在红颜们簇拥下死去,然后大家集合金钱将他埋葬,接着共洒粉泪祭奠他。
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痴痴地说出他的愿望:“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
温情浪漫的愿望,终究不能等同于冰冷坚硬的现实。晚年的柳永,实际上是孤零零地走了。
红颜知己众筹办理身后事的热闹被打碎,还真是让人叹息呢。
墨酱还想到了李白。民间流传他的死法是“抱月而归”,即有一天晚上在船上喝醉了,看到水中的月亮的倒影忍不住去捉,结果掉了下去。
而实际上,李白是病死的。
从“抱月而归”到“病入膏肓”,仙气全无。
又比如,传说周邦彦跟宋徽宗都是李师师的情人,本来在秦楼楚馆那种地方,大家凭消费能力说话,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阶级差异;而像李师师那样饱读诗书的女子,对有才华的客人要更高看一眼。
才子词人周邦彦就这样把皇帝的风头压过去了,据说宋徽宗一度因为吃醋加面子挂不住而把周邦彦贬得远远的,后来想明白了不应该如此小气才又把周邦彦招回京师。
而早在王国维的时候,就已经考据出来,周邦彦跟李师师之间根本不存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交集,更不用说与宋徽宗是情敌了。被贬是因为周邦彦与苏轼关系密切。(“乌台诗案”波及者。)
提到苏轼,墨酱前面也写过“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句诗也不是苏轼写来讽刺前辈张先的,这是清代一个诗人游春时写的,因为诗意颇有歧义,让人容易联想到老少恋,传着传着,不知怎么的就把这句诗安在了苏轼头上。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了,万能的胖友们知道其他例子可以补充到评论里。
可是,假的说法却往往广为人知,而真的事实却常常被无视。有些人即便知道了真相,还是愿意相信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版本。
究其根本,大约在人们心中,那些大才子就应该是遗世独立、仙气飘飘,乃至被神化为一种可以“替天行道”的反抗性——去对抗权贵、嘲讽名流。
这种想法可以看作是人们对于才子的特殊的感情了。
其实,抛开才气,他们也不过是普通的肉体凡胎而已。
缺少点儿仙气,不妨碍我们喜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