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清风驿发生的一桩刺杀事件,为何改变了天下的格局
咱们今天讲一个五代十国时期,影响天下大势的刺杀案,这个案子虽然在史书记载当中,只有寥寥几句,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的印象。
在南唐国境之内,笙歌燕舞的喧闹场所,一名悄然潜入的刺客,躲在暗处陡然出手,一击必杀契丹使者,立时便杀人于无形。
不得不说,后周方面派出的这名刺客,真可谓是艺高人胆大,整个案件过程干净利索,后人想象一 下当时的画面,不禁毛骨悚然。
我估计,当年清风驿中,那些亲眼目睹惨案经过的当事人们,他们当时心里的阴影,应该都是挺大。
刺杀案背景
熟悉五代十国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对盘踞在江南的政权(杨吴或南唐),他们所实施的大政方针,印象深刻。
那就是甭管中原谁来当家,我的态度只有一个而且很明确,那就是,反对,反对,还是反对!
江南政权对于盘踞在自己北面的中原王朝,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
那就是,一旦让北面王朝强盛起来,这家伙早晚会来自己的场子里,找回昔日大一统的感觉。
知道北面的这个邻居早晚要来揍自己,南唐这帮小伙伴们不是首先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而是总想着玩阴的。南唐史书记载,每每中原王朝更替之际,南唐方面总会泛海北上,去与北面的契丹联络一下感情,怂恿北面的契丹人:
你弄他,他怂着呢!只要你弄他,我这边不仅帮着你一起夹击,还给你好处!
哥,干不?
契丹对于南面的中原王朝,自然也是很不爽,从后唐到后周,除了后晋太祖石敬瑭还算自己的半个同志,其他都是不死不休的敌人。
因此对于一起合伙搞中原王朝的事情,契丹人一般都挺乐意,但想要合作总得密切交流吧?只是两者中间隔着中原王朝,天长日久,还能不会暴露?
因此,后周时期,他们的这种不厚道的外交来往,很快便被后周方面给盯上了。
你们俩想合作?看我来个反杀!凿穿你们的友谊小船。
在后周显德元年,也就是后周世宗柴荣登基后不久,当时的后周王朝正处于新旧交替、内忧外患之际,外面契丹和北汉更是想着趁后周太祖郭威新死,浑水摸鱼一把。
但打后周这种好事儿,哪能少得了南面的好兄弟呢?于是契丹国主辽穆宗耶律璟打起精神,派遣了自己的舅舅前去南唐商议一起揍后周的国事。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柴荣刚刚即位,后周朝局尚且不稳,如果让契丹、南唐南北两面一起发难的话,后周方面的局势,将会非常被动。
为了破解这个死局,后周方面,泰州团练使荆罕儒放了一个大招——刺杀契丹使者,栽赃南唐。
清风驿血案
契丹国主的老舅亲来,作为南唐的朝廷,自然是非常重视,好吃好喝好招待,当时就在南唐最好的会所——清风驿站里,找了一个最豪华的包间,宴请契丹使者一行。
对于这次契丹主动相邀,一直对后周方面感到不安的南唐上下,非常激动,可算等到你们出手了,来来来,干几杯!都在酒里了。
就这样,推杯换盏,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契丹这边,领队的国主舅舅扛不住了,毕竟自己是领导,大家自然抢着敬酒,几番下来,膀胱便扛不住了。
于是他便站起来去茅房,对于这种级别的会晤,清风驿肯定已经严密封锁、清场了,护卫森严的情况之下,别说刺客了,连只苍蝇都很难飞入。
因此,大家对于去茅房的人,没有太关注。
只是过了许久,也不见契丹领队回来,于是人们便赶紧出去寻找,别喝大了,栽倒在茅房里面了。
结果等人们来到茅房门口之时,就感觉不对了,血腥味扑鼻,抢入屋内的契丹人一看,顿时傻眼了,国主老舅就躺在茅房当中,头却不翼而飞。
在南唐防卫如此森严的情况之下,依然出了如此恶劣的事件,契丹方面顿时不依不饶起来,非要南唐给出一个交待。
而南唐方面,也是一头雾水,什么时候混进来了一个刺客,在自家腹心之地,轻松干掉契丹使者,这要是来到皇宫之内,还得了?南唐这边自然也是搞不明白。
契丹主遣其舅使于唐,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募刺客使杀之。唐人夜宴契丹使者于清风驿,酒酣,起更衣。久不返,视之,失其首矣。自是契丹与唐绝……
这次刺杀事件,直接造成了契丹与南唐失和,使得契丹联合南唐一起夹击后周,制衡中原王朝的计划,化为泡影,使得南唐自此失去了来自北面的支持和策应。
随后,契丹和北汉攻击被后周太宗柴荣击溃,而不安分的南唐,最终被后周一点点儿地压缩空间,最终开启了亡国的倒计时。
一场刺杀,改变天下格局,这次行动,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