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方剂,一方多用,全在于药物剂量的调配
桂枝加芍药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阴病脉并治》,此方为桂枝汤,芍药加倍而成,具有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缓急止痛的功效。主治太阳病误下所致的胀满时痛。《伤寒论》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太阳病的治疗应当是汗法,以解表发汗,祛除表邪为主。可是如果医生用攻下的办法去治疗的话,就会导致邪气传入太阴经脉,足太阴脾经循行于腹部,当邪气攻击其经脉的时候,就会导致经气壅滞出现腹满,血脉拘急即出现腹痛。出现“腹满时痛”,也就是间歇性的腹痛症状。
凡属误下,必伤胃气。胃气一伤,可因体质的差异,有从寒化、有从热化、有致虚、有致实的临床表现。实热者当从阳明论,虚寒者则从太阴治,所谓阳明无壅补的治法,太阴有忌下的戒律,临证辨别以腹满持续性腹痛,腹壁坚硬,拒按,大便秘结等症状为实证;以腹满间歇性腹痛,腹壁柔软,喜按压,大便下利为虚证。因而,邪陷入里,没有胸胁的症状,只有腹满时痛,故为太阴里虚证,但也不是太阴寒证,属于气血不和。仍用桂枝汤升发阳邪,但倍芍药以调和,并且止腹痛。
此方是从桂枝汤演化而来的,主要就是增加了芍药的用量,芍药在方中的用量是桂枝汤中的两倍,其它都与桂枝汤相同。《神农本草经》说芍药的作用主要是:“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益气”,对于治疗这种由于气血不和导致的经脉拘挛所致的疼痛,它的作用十分明显。方用桂枝辛温通阳,炙甘草和姜枣,益气补脾和胃;芍药敛阴和营,缓急止痛,故本方具有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疏通经脉,缓急止痛的功效。故《古方选注》说:“桂枝加芍药汤,此用阴和阳法也,其妙即以太阳之方,求治太阴之病。腹满时痛,阴道虚也,将芍药一味倍加三两,佐以甘草,酸甘相辅,恰合太阴之主药;且倍加芍药,又能监桂枝深入阴分,升举其阳,辟太阳陷入太阴之邪。复有姜、枣为之调和,则太阳之阳邪,不留滞于太阴矣”。
本方若加怡糖即小建中汤,加怡糖更能加强缓中止痛作用。可张仲景为什么没有用小建中汤呢?饴糖味甘,甘可致满,故不用。另外小建中汤治疗的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的失养而导致的腹部经脉的拘挛性的疼痛,而此方是气血不和,还没有达到两虚的程度。故《伤寒贯珠集》说:“桂枝所以越外入之邪,芍药所以安伤下之阴也。按《金匮》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亦邪陷阴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药,亦小建中之意,不用胶饴者,以其腹满,不欲更以甘味增满耳”。本方与桂枝去芍药汤,皆属误下后的救误方,桂枝去芍药汤证为误下后阳气受损,症见脉促胸满;本证系误下后阳气被阻,气血不和,症见腹满时痛,是以一减一加。可见仲圣制方在于权变,加一药减一药皆有规矩,既灵活而又不失原则。
另外,桂枝汤、桂枝加桂汤与桂枝加芍药汤三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可主治病症则不同,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证,方中桂芍姜相等的用量,功在调和营卫,解肌散邪;桂枝加桂汤,主治肾寒气逆证,病以气上冲喉咽为特点,方中药用剂量与桂枝汤比较,桂枝用量由三两增为五两,功用由解肌散邪变为平冲降逆,正如仲景言“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也。”而桂枝加芍药汤则主气血不和,经脉拘挛,病以脘腹时有疼痛,固定不移为特点,方中芍药有三两变为六两,功用在于敛阴和营,缓急止痛,并有散瘀的作用。可见此三方药物虽相同,但因剂量调配不同,则决定其主治各有不同,所以,张仲景不愧有金科玉律,医方之祖的誉名。
后代的医家在使用桂枝加芍药汤的时候,并不局限于太阴病,比如郝万山教授就用此方治疗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核以及放射性的结肠炎等。本方以腹满时痛、喜按,苔薄、脉弦细为辨证要点,在临床上,也不必问误下与否、表证的有无,但以脾胃失调,气血不和,肝木克土的腹中拘挛性疼痛的患者,用它治疗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便秘、胃痛、胃肠痉挛、慢性痢疾、慢性胰腺炎、肠梗阻术后肠狭窄、肢体震颤等。如腹满甚者,加厚朴、枳壳;腹痛甚者,加大芍药用量,也可加入元胡,川楝子等;阴伤便秘,加当归、肉苁蓉、杏仁等,饮食不佳者,加山楂、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