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夏日养生必备

脐灸简介

脐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干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具有简、便、验、廉、捷等特点,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曾盛赞脐灸疗法曰:“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而不穷。且治在外则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脐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部位并加以艾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现在,中医外治疗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艾灸为主的的无创伤、无疼痛疗法,已经成为外治疗法的一大研究趋势。脐灸便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无创痛穴位外治疗法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类。

在所有的穴位中,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祖国医学认为,神阙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气功理论认为,脐下(当指脐之深部)为下丹田之所在;现代医学则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最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脐灸可广泛应用于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近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现行用药方式所存在的间题,如口服用药,药效只能维持数小时或更短时间,致使病人不得不一日多次服药。因药物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部分有效成分往往被破坏,不得不加大剂量甚而近于中毒剂量,威胁着病人安全。注射给药,既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已成为有关医药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祖国医学的脐灸法便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可见,脐灸已显示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很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研究、探索和普及推广。使这一祖国医学明珠,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脐灸的功用及适应症

脐灸的临床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根据古今文献和临床应用经验的总结,脐灸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一百多种疾病的调理,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概括说来,

其功用如下:

1、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脐居中焦,位于大腹中央,为经络和气化的总枢,脐灸可增强脾胃的

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故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有

较好疗效。

2、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脐通任、督、冲、带四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

妇女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脐灸在临床上可用于遗精、阳痿,早泄、及妇女月经不

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疾患。

3、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三焦为水火气机必通之道,脐居中主枢,可转运阴旧之气,激发三焦

的气化功能。临床上可用于小便不通、腹水、水肿、黄疽等病症。

4、 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脐通全身经脉,脐灸可使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临床上可调理痹

证及诸痛证。

5、 敛汗安神,固精止带:脐灸能收效人体的精、气、神、津。临床上常用于调理自汗、盗汗、

遗精、滑精、惊悸、失眠、带下等。

6、 扶正祛邪,养生延年:脐为先天之命蒂,又为后天之气舍,具补脾肾、益精气之功,为保健

要穴。脐灸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却病保健、益寿延年之功。临床上可用于虚劳诸疾和预

防保健。

脐灸的操作规范

传统脐灸可以用面粉制作一次性的面碗,取面粉适量,以 1: 3. 5—1:4 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桶状,面碗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应比患者的脐孔稍大,以方便使用。 现在,更为方便、卫生、有效的是玄黄石脐灸罐。脐灸罐由整块玄黄石制成的内胆和木制外套组成,可反复使用。不仅更加方便卫生,而且玄黄石中的微量元素和特殊频段的脉冲对人体都是非常好的保健功能。 脐灸罐准备好后,将 40:1 的黄金艾绒搓成艾柱,成三角锥型,约乒乓球大小。脐灸一次准备 5-7 个

艾绒柱。

操作方法:

1、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 75%乙醇在脐局部常规消毒。

2、将脐灸罐置于肚脐上,用毛巾围绕四周,注意保暖,勿受风寒。

3、取一小袋脐灸粉,从脐灸罐内填满脐孔,以脐灸粉填平脐灸罐底部圆孔为宜。

4、用艾炷置于药末上,点燃艾柱,连续施灸 5-7 壮,约 1.5 小时,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5、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12 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脐灸的注意事项

1、 一般宜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以方便取穴、用药和治疗。

2、 脐灸时应用注意保暖,尽量减少皮肤直接裸露在外。

3、 脐孔内常有污垢,应用脐灸时,一般应先用 75%的酒精棉球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4、 脐灸用药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宜简单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5、 脐部皮肤娇嫩,脐灸壮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做脐灸,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可适当减少脐灸时长,以避免烫伤。

6、 脐灸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固封,个别人对会对胶布等发生过敏反应,可见局部痰痒、红赤、丘疹等现象。可暂停用脐灸,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再继用,也可改用肤疾宁贴膏或纱布包扎固定。

7、 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8、 慢性病和预防保健应用脐灸时,每个疗程间可休息 3—5 天。以免引起脐部过敏反应。

9、 孕妇若非治疗妊娠诸病,宜慎用脐灸,有堕胎或药物毒副作用发病史者更当禁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