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落花生(花生米)
药材名称:落花生
别名:花生、花生米、落花参、番豆、土露子、长生果、落地松、地果
采收加工: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
药用部位:种子
产地:全国
科:豆科
原植物:落花生
落花生药材性状:种子短圆柱形或一端较平截,长0.5-1.5cm,直径0.5-0.8cm。种皮棕色或淡棕红色,不易剥离,子叶两枚,类白色,油润,中间有胚芽。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落花生药性: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润肺化痰。主脾虚不运,反胃不舒,乳妇奶少,脚气,肺燥咳嗽,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00g;生研冲汤,每次10-15g;炒熟或煮熟食,30-60g。
注意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
复方
①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冰煎汤调服。(《杏林医学》)
②治脚气:生花生肉(带衣用)三两,赤小豆三两,红皮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
③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条(用前腿)。共炖服。(《陆川本草》)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或云与黄瓜相反,予曾二者并食,未蒙其害,因表出之。
2.《本草求真》:花生,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诚佳品也,然云炒食无害,论亦未周。盖此气味虽纯,既不等于胡桃肉之热,复不类乌芋、菱角之凉,食则清香可爱,适口助茗,最为得宜。第此体润质滑,施于体燥坚实则可,施于体寒湿滞,中气不运,恣啖不休,保无害脾滑肠之弊乎仍当从其体气以为辨别,则得之矣。
3.《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
4.《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5.《本草备要》:补脾润肺。
6.《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
7.《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8.《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
9.《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