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主题活动征稿第20篇】谁共我,醉明月
谁共我,醉明月
作者:陈 民
虽然时近中秋,北京的气候已经是凉意渐浓,早晨送女儿去上课,出了楼门,惊异发现西北天空略高于地表,静谧镶嵌着的一枚硕大无朋的极具质感的月亮,银白中微泛牙黄,表面的山影依稀可见,此时的月是那样亲切,那样触手可及,就仿佛是自己家里的一件饰物,这个地球的老卫士阅历尽人间的朝代的兴替、战争灾祸的惨酷;帝王将相的精彩表演、普通百姓的冷暖悲欢;对他来说也许就是一须臾,一弹指……
清冷的晨风拂过面颊,心中不由自主地流过许多描写月亮的华章佳句:
“青天明月有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仙李白何其豪放洒脱。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真堪称咏月之绝唱,不忍截取,全录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如果搜寻一下神话、传说,唐诗宋词,再加上外国的诗歌小说,描写月亮的作品一定是洋洋洒洒,美不胜收。前人之述备矣,就此打住。
我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小时候,初秋时分,晚饭过后,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耍,趁大人们谈天兴浓,悄悄溜出去,到外面更加无拘束的嬉戏,这时的月亮高高地悬在中天,清澈的辉光静静的洒在地面上,不时有片云缓缓得移过来,一会儿又飘走了,依然是朗朗的月光……
初中那年,因为家里要盖房,傍晚时分,母亲带着我们弟兄三人,推着双轮车,到北面一个废砖窑,捡些废砖头,干得起劲的时候,天不觉黑下来,幽蓝的空中有弯新月俏皮的眨眼,这时大队广播站的喇叭传来夏青极富感染力的磁性声音,记得是《阅读和欣赏》节目,他朗诵的是,《前赤壁赋》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当时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曾及何时,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为生计奔波的庸俗的中年男人了,所幸仍有希望,在将来的路,在孩子的身上,因而每次看见朝阳的绚丽;落日的壮美,看见朗照的明月,心中仍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真如辛稼轩词里吟咏的名句: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作者简介】
陈 民
陈民,48岁,丰台区扶轮小学党支部书记。平时爱好读书,尤耽文史,经常在博客、qq空间里摆忙笔耕,特别是情衷于家乡的历史风情,故不惴粗疏,写成小文。望阅者识之、审之、教之则大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