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路||昔日战友如相问,一片“兵心”在征途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朝思·随笔
济南经十东路邢村立交桥西北角,凤鸣山庄小区。26号楼二单元的一套复式住房,是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的办公地址。
中心的性质属社团组织,主任是山东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赵承凤将军。办公室不大,上下二层总共200多平米;工作人员也只有三、四个人。可就是这处看似凡常之地,已成为国际孙子兵学文化研究、传播的聚集地,孙子兵学研究成果的发布地和兵学文化人才的培养基地。2500多年前的孙武,每天都在与这里的主人“隔空对话密切交流”。
在这里,我已工作了5年。
壹
2012年3月,入伍31个年头,任正团职11个年头的我,按照《现役军官法》规定,已到了最高服役和任职年限,达到了在军队退休的条件。可按照当时我还不到50岁的情况,也可以不退休,而是转业到地方工作。如果转业,我有三条路:就地留在沂水县担任县级班子领导,或安置到临沂市市直部门任处级领导干部,或到家属工作地省会济南安排相应领导职务。
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和决择,那段时间,我彻夜难眠。回望31年军旅之路,心潮难拂,17岁由沂蒙山步入军营,战士、军校学员、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师政治部干事,集团军政治部干事,师政治部宣传科长,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大军区报社记者、编辑,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每一步都印记着一段难忘的历史,每一步都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窝。是党和军队把自己从一名农家子弟培养成一名正团职领导干部,是军营这所大学校让自己成长成才!任职有年限,奉献无止境,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活多少岁,当多大官,挣多少钱,而是要看为社会做出了什么,为人们留下了什么,在不懈追求、不懈奋斗中让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贰
围绕是选择退休,还是转业到地方继续当“官”,我展开了激烈地思想斗争,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那些曾经的憧憬和梦想。
1980年秋季,刚刚高中毕业的我,因家境贫穷,怀揣着母亲用手帕包了一层又一层,全是1分、2分、5分硬币凑出的3元钱当本钱,推着独轮车到莒县浮来山买了20斤苹果,做起了小本水果生意。那时候老百姓手里没钱,我把20斤苹果按成色分成好、中、差三个质次,到附近村庄沿街叫卖,有钱的村民可以用钱买,无线的可以用瓜干、粮食换,第一次就净挣了两块多钱。
由于我善于动脑,不怕吃苦,用心经营,从最初卖苹果,发展到卖桃子、梨子,后来又倒卖木材,到1981年9月我参军前,已有了300多块钱的纯收入。
从3元钱起家到300多元钱的积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值得自豪的是,做生意,在19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放开。我的生意大都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的。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那些事业有成的老板、经理和知名企业家,总会想:如果自己不当兵,继续做生意,现在会怎么样,能不能也当个成功的企业家?自己这一生还有没有机会试一试?想到这儿,时常会产生些许遗憾。
叁
军旅31年,除了3年的士兵生活,我考入了全军首届培养军事记者的高等学府一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自此与新闻结缘。此后20多年,我没有离开过军队新闻宣传岗位,先后采写出了30多个全军、全国重大典型,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作品千余篇,在济南军区新闻界享有“千品王”“拼命三郎”的称谓。2005年初走上人武部政委的领导岗位后,手中的笔一直没有停歇过,我亲自起草讲话稿,亲自撰写工作经验材料,亲自写报道、抓典型,挖掘和宣传出了“时代先锋”、全军英模代表、党的十七大代表孙永胜这一全国重大典型。
回想当兵前卖苹果的经历,翻阅浸透着自己心血汗水的1000多篇新闻见报作品,我心中迸发出一股难抑的激情和冲动,几天来因个人去向问题积压在心头的烦恼一扫而光,思想豁然开朗: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调整改革,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职数越来越少,自己已经48岁了,应该把岗位让给更加年轻优秀的同志,这是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自己作为一个入伍30多年的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坚强党性和宽阔胸襟、高尚风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奉献和贡献!更何况,退休后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爱好和专长,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
肆
2012年3月9日
我向新政委交接完手头的工作后,到所包扶的乡镇、部门和城建项目建设工地,进行了最后一次调研。
3月17日上午
我带着市交通局在县里挂职的县委常委于青山,分管交通的副县长郭春玲同志,以及有关个部门负责人,就解决泉庄镇的交通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尔后来到坡峪村,调度了桥梁、修路、通水等我原来负责抓的几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5月12日
我正式御任县委常委职务。这一夜,我辗转难眠,第二天不到5点就起床,找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的文件,把那段早已用红笔画出的文字,工工整整地摘抄在笔记本扉页上,作为退休后的座右铭:“老干部离休退休,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了,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并不因此而同样退休。任何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和组织纪律是绝对不能'退休离休’的,他们仍然应当是共产主义革命者,仍然肩负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
合上文件和本子,我推窗远眺,一阵微风轻抚脸面,初升的太阳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我转身坐下,又挥笔在本上写下了两行大字一一职业的使命完成了,人生新的起点开始了!
伍
我退休的消息不径而走。不几天,就有沂水县内一家企业老总几番找上门,想让我到他的企业当宣传文化总管,年薪十万元,配备工作专车;过去与我熟悉的济南几家媒体的老总,以月薪三到五千元不等的工资,聘我当报刊编辑记者;一家卫生行政部门让我担任所属医院的新闻发言人;还有一些网络媒体想聘任我给他们当专栏撰稿人……高薪、高职、专车,我一个都没有为之心动。最终,却选择了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这个谈剑论道、开发传播兵学文化的大舞台,作为自己退休后干事创业的新战场。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是一所开展孙子兵学文化,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兵学文化人才培训及相关产业开发的社团研究机构,中心主任赵承凤将军是我原任某集团军宣传处副处长时的集团军政委。
那天我去看他,两人谈着谈着就说到了孙子兵学文化的话题上,最后——“我想跟老首长研究兵法”,“老首长也有意留我”,我们竟不谋而合。
2012年4月25日,我被正式任命为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兼齐鲁兵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手捧大红聘书,我感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肩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新的起点上,我又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陆
中心副秘书长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新闻宣传、办公室、学术部和内勤工作。上任后,我积极向赵承凤将军提建议、出主意,建立了中心周办公会制度,借鉴在部队多年从事政工领导的经验,大力加强中心的思想、组织、业务和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对学术研究、兵学文化产业开发、同社会各界的对外联络合作等工作,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被中心领导采纳后进入工作决策,得以实施运用。
孙子兵法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兵学圣典,从事兵学文化研究,必须具备应有的理论功底、学术水平。为了尽快使自己进入情况,成为行家,我把中心有关孙子兵法方面的200多本专业书籍进行了归纳分类,列出了读书计划,每天坚持读两个小时的书,动手写1000字左右的文章。
“齐鲁大讲坛·孙子兵学文化分坛”是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大学联合主办的一个名牌高端论坛,由赵承凤将军担任主讲。我到中心工作时,赵将军已完成了五讲。我主动请缨,要求担负了《齐鲁兵学甲冠天下》《兵学与易学》《兵学与道德经》《兵道与酒道》《孙子兵法与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银雀山兵学与沂蒙商道》等几个专题的撰写任务,在学原著、查资料、搞调研、写教案中丰富兵学知识,在赵将军一遍遍地修改教案中学习提高。
几年来,赵将军已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近30场演讲,“齐鲁大讲坛·孙子兵学文化分坛” 被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论坛,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
“知胜网”是中心的一个学术网站,为了把这个网站打造好、经营好、运用好,我带中心工作人员反复推敲、论证,确定开设了“动态新闻”“中华兵典”“谈剑论道”“将校论坛”“学者论兵”“兵海拾零”“兵学商用”等26个版块,已登载各种信息500余万字,图片近千幅。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的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孙子兵学文化的朝圣地,海内外孙子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聚集地,孙子文化精品力作的研发地,孙子文化产品的展示地,孙子文化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地,孙子文化优秀成果奖的评选颁发地,成为世界兵学界共同认可的国际孙子文化研究交流与传播的平台。
柒
不觉得,我到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工作已经5年半的时间了。5年半,我都留下了什么?
翻开中心的学术档案,我所撰写的《倚天万里须长剑——谈谈孙子兵法的现代国观》《一脉相承的思想之魂——论<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趋向》《中华兵学文化的源头在齐鲁》《对兵战与商战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的六点思考》《灿若繁星的中华兵学典故》《慎战——积极防御战略的基本原则》《金戈铁马中的智慧与和谐——谈谈<孙子兵法>的现代国防观……数十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广饶国际孙子文论节孙子文化论坛作大会演讲,在《孙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学术报刊发表。
由我主编的《孙子千问·体系篇》,主笔撰写的“军事战略”“军事经济”部分,已于2013年出版发行;采写的有关孙子兵学文化活动方面的近百篇新闻、特写、书评,分别被省内外报刊、网站刊载。
2004年7月,在新疆召开的全国第十四届社科联工作会议上,我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名社团代表,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工作者。《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前卫报》都发了消息。
5年间,我和赵承凤将军深入到古乐安,寻觅孙子遗迹,牵头组织了六届中国(广饶)孙子文化论坛、参与协办了六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中国(广饶)孙子国际论坛荣获“中国十大影响力会议”殊荣。
5年间,我与赵承凤将军北去河北邯郸,南下河南鹤壁,东去蒙山深处,探寻考证鬼谷子遗址,2016年在蒙山成功组织举办了首届(蒙山)鬼谷子国际文化高峰论坛,在2016年10月举办的“鬼谷子与养生10人谈”论坛上,我的《鬼谷子养生观的现代思考》获海内外专家学者好评。
2005年6月,在我到“中心”工作3年多后,因工作需要,被提升为中心秘书长兼副主任。对此,我感到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干劲更足了。
沂蒙山留下了我溯源银雀山兵学的足迹,黄河岸边酒下了我寻踪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汗水,济南长清大峰山见证了我踏访古长城的身影,临淄大地回响着我丈量齐国古址的脚步声。
在民办社团社缺经费、少人员的条件下,靠我和赵承凤将军两个退休的人,带着两名工作人员,成功地举办了 四届孙子兵法国际网络论坛,三届中国兵商(泰山)论坛。如今,这两个论坛已成为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的两个品牌论坛。
深秋的一个中午,饭后的我来到小区西面的凤凰山散步,漫山遍野的枫叶在阵阵秋风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向我挥手致意,窃窃私语。放眼远处,沉浸在这片红叶的世界,沐浴着阳光、惠风、花香,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不由得就一下字跳入脑海中。
是啊,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理年龄的老化是谁也抗拒不了的自然规律,可心理年龄的掌控则完全在自己手里。对于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战士来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想到此,我快步下山朝办公室奔去。
作者简介:
田兆广,男,60后,沂蒙山人,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毕业。自幼爱文字,从军三十载,爬格子写新闻二十年。做过军事记者,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言论千余篇,作品曾在全军、全国获奖,五次蝉联原济南军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学术论文被收入大学军事新闻写作范本。解甲退休后回归写作,闲时纵笔放歌,多篇文章时常见诸报端。笃信本色本真,推崇返朴归真。且吟,且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