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瑞芳:坚持读书,遇见美好(七)读《杨绛传》

原创作者:张瑞芳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坚持读书,遇见美好》(七)

——读《杨绛传》

读书点亮生活。参加【阅享读书会】的共读打卡活动,激励着我不断成熟。此次读书,我选择梅子女士写的《杨绛传》。
梅子原名谢桂梅,青年作家,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著有多部人物传记。
杨绛,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她从容一生,优雅一生,简谱一生。我对这样一位才女前辈的一生十分敬意。选择读她的一生,是想让自己借着前辈之精神引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习前辈高雅的女子典范精髓。
杨绛,一九一一年七月十七日(阴历辛亥年六月二十二)出生在北京,原名杨季康,后以笔名杨绛行世。杨绛出生时,上面已有寿康、同康、闰康三个姐姐,所以排行老四。
一九二〇年,杨绛随父母迁居上海,她和三姐跟随大姐同在上海启明女校(现为徐汇区第四中学)读书,寄宿在校。父亲杨荫杭嫌上海社会太复杂,决计到苏州定居。
定居苏州的时候,杨绛开始念中学,进的苏州振华女校,正好十六岁,由于她长得小巧,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
一九二八年夏,杨绛准备报考大学。这时,清华大学刚开始招收女生,当年不到南方来招生。于是,杨绛只好就近考入苏州的东吴大学。
杨绛在东吴大学读三年级的时候,她母校振华女校的校长为她申请到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杨绛告诉父母亲自己不想出国读政治,只想考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后来她果然考上了。
杨绛在北京的大学生活中,遇见朱自清,朱自清把她推荐给沈存文,后结识林徽因。在朱自清老师班上,杨绛发表了第一篇写作《收脚印》。
人生最好的遇见:才华互相吸引。
杨绛一生中,不断遇见美好。遇见老师,欣赏她的才华,引导她写作 ,引荐她结识更多的老师,作家。
在清华大学,杨绛一次浪漫邂逅。她和钱钟书一见钟情,一场旷世奇恋。
这本书细致的讲述杨绛学习、读书、创作戏剧、出国陪读、自己学习。杨绛一生,满满的记载杨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在国外生活的杨绛学习下厨做饭,做了母亲,照顾女儿和钱钟书先生。在忙碌艰难的岁月,杨绛始终不忘读书,甚至和钱钟书比着看书,除了吃饭时间,其他时间几乎都在读书,她们彼此鼓励,彼此会意,彼此推着对方前进。
在牛津大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杨绛和钱钟书始终以:看书,会友,包括翻译,写作,作为她们人生中的必然之举。
杨绛和钱钟书在1941年夏天回国,战乱年代,他们曾为三斗米折腰 。艰苦岁月杨绛写了第一部喜剧《称心如意》,创作出《弄假成真》。在这之后杨绛又创作了《游戏人间》《风絮》。
杨绛翻译《唐吉诃德》经历了文革时期 。坚持与信念,正直与执着,磨难与心血,坎坷与淡定,认真与忍耐,历经二十年完美出版。是一部西方举世闻名的杰作。
杨绛女士一生傲骨,一生优雅, 一生阅读,一生学习 ,一生从容。不管身处何方读书与写作始终支撑着她 ,有信念,有教养,有骨气,有才学,有涵养,有气质 ,有风度 ,有博学。
在教育女儿方面,也是引领钱媛读书 ,教书,书香教育。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读杨绛的一生,让我更加肯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已到不惑之年,选择与书为友,坚持读书,坚持参加读书会的活动。激励自己继续向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发展,余生不将就。
每次的读书,会有不同的收获。读书带来的陪伴与快乐、激励与振奋、渴望与相拥、梦想与现实、感悟与引领、支持与牵手、感动与前行、收获与初心,相伴相随。坚持读书,坚持与优秀的人并肩同行,坚持在读书路上遇见美好,坚持读书后与最好的自己握手。

张瑞芳,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幼儿园普通幼儿教师,瀚海园读书会会员,热爱幼教,从事幼教20余年。2013年考取中级沙盘心理证书, 2015年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幼教这条路上,不停探索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平台简介

【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是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文学、书法、摄影、美术、音乐等领域作家、艺术家、爱好者提供原创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