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盆景内结构艺术处理的认识(二)

作者:惠幼林

艺术是相通的,杂木类与常青树(这里主要指松柏类树种)虽然在内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不同,但同样有一个内结构艺术处理的问题,由于它们生长的特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可是基本的要领却是一致的。在处理各自树种特色方面需观察仔细后再动手操作。

如松树,大自然中数百年的老松,展现给我们的基本形象是:侧枝舒展性较强,直线感浓,细看也有弯曲变化,迎阳性突出,侧枝呈下垂式,松针部为略平片状,疏密有变,树冠较大,生长地势的不同,形态也不同,黄山松就是典型的例子。若将松树的内结构采用“蓄枝截干”法去处理就行不通,即使从小开始剪起,也不符合松树的风格。

柏树与松树相比,也不同。老柏树“舍利干及神枝”现象较普遍,枝条弯曲变化大,下垂现象较重,树形外线条呈弧线状结顶,绿色区域和木质感区域的比例系数较大,而松树就较小等等。这些现象正是它们自身在大自然生存中留给我们的个性所在。绘画中提倡“写生”,即观察临摹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之景,盆景艺术中也同样有“写生”之意。

但我们参照大自然的母本去创作时,必须去掉它们自身丑的一面,吸收美的精神内涵来为我所用。因此不同的树种,造型不同,内结构的处理也不同,不可将不同的树种和不同于一处生长的树型统一照一个模式去处理。我们既然提倡“外美内秀,表里如一”的艺术标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树种都能达到这种要求呢?又怎样去达到呢?

一是要细心观察,研究探索,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克服传统造型的旧框框,一定要找出新的道道来;二是要选择树种,这个问题很重要。杂木树的选用已经较为成熟,而常青树在这方面公认的树种较少,由于国内在大规模开发、创作等方面起步较晚,经验不是很丰富,成活率、盆中适应性、可塑性、内结构的处理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总结。

由于文化、气候等条件所致,在选择性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许多人对侧柏(又称扁柏)不看好,认为这种树种由于自身的天然特性,很难达到既外美又内秀的艺术要求,故而在该地区的选用率不高。而有的人士却认为,上述地区普遍喜欢的刺柏不是好的树种,理由是:造型

璎珞柏这一树种,有人认为作垂枝式很理想,内结构也易处理,并且艺术效果具有个性,但也有的人持反对的意见,认为该树种可塑性较差,容易折条,生长适应性不强,不易管理,故而不受欢迎。

还有的人认为松树类虽然生长的海拔高度不是很高,适应性较好,管理方便,但这种树种的生长特性易造成车轮枝的骨架,在选材的造型上很难达到内结构的艺术标准等,诸如此类的观点很多。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但是十全十美的品种是不存在的,这里面有技术的问题,有成型时间的长短问题,有客观存在而目前还不能达到艺术标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找出轻重的利益关系,分析采用,这个利益是为艺术服务的利益,分析选用是关键。

我们建议各地的盆景爱好者在根据当地条件,按照基本的盆景艺术的要求,寻找、开发、制作,取得经验,去粗存精,逐步推广,那么百花争艳的局面就会形成。谈论内结构的处理,存在着一个如何学习先进经验的问题,如日本盆景的造型技法,严谨的意识思维,认真的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凡是去日本参观过的朋友回来都对此表示赞叹!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借鉴得很成功。学习先进艺术文化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问好坏,统统照搬的“拿来主义”不可取。如三角形的问题,三角形本身并不错,但三角形不能认定就是机械式的三角形,我们应当追求变化中的三角形,虚实之比,疏密之比,不能仿照没有灵气的模式,因为大自然中没有等边三角图形的树型,外形的变化是同内结构的处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内结构的处理手法势必会促成外部轮廓线的产生,而希望产生的艺术感是欣赏价值很高的并具有文化内涵的创作。

提倡注重内结构的处理,不但要在意识上实践中加以贯彻,同时要把这一艺术要求固定在盆景艺术创作的领域中,并建议今后在全国重大展评活动中,评委应将作品内结构处理的好坏作为评定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执行,以纠正盆景艺术的简单化、粗糙化倾向,消除误区,更大力度地促使我们共同下功夫推动盆景艺术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