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选后:文绣、婉容皇后之争,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1920年,溥仪刚刚过了十五周岁生日,太妃们便把他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和十位王公召集起来,商讨他的婚事,从开始商量到成婚,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除了当时军阀混战的因素外,其最主要原因是,几位太妃都想找跟自己亲近些的人当皇后,因为这将关系到她们各自将来的地位。
围绕在“六宫之主”的皇后宝座上的权力之争分成两派:敬懿、荣惠两位太妃和溥仪的六叔载洵主张选满洲额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文绣;端康太妃和溥仪的七叔载涛主张选满洲正白旗郭布罗氏荣源的女儿婉容。两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后由小皇帝溥仪“钦定”——画圈。
说来这场争斗由来已久,从溥仪进宫起,同治皇帝的瑜(尊号为敬懿)、瑨(尊号为荣惠)二妃与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和瑾妃(尊号为端康)就对这位三岁的小皇帝展开了一场争夺战。谁都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谁把小皇帝拉到自己的一边,谁就争到了国家最高统治权。
按慈禧太后遗嘱所训,溥仪是“承继同治,兼祧光绪”,那么敬懿和荣惠太妃理所当然地为后宫“正宗”,但由于隆裕是当朝太后,全无顾忌,竟把同治的妃子打入了冷宫,牢牢控制了小皇帝。隆裕太后死后,当时的袁世凯又指定端康太妃主持宫中事务因此敬懿太妃依然不能因“正宗”而到重视。于是在溥仪选后问题上,敬懿太妃联合荣惠太妃同端康太妃对抗。
溥仪选后的消息传出后,满蒙旧臣、世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们,展开了一场旋风般空前激烈的大争夺、大竞赛。窈窕淑女的玉照成摞地不断地送进了紫禁城里,供皇帝和太妃挑选。经过几番挑选淘汰,最后只剩下四家:即蒙古王公阳仓扎布、都统衡永、荣源、端恭。到底立谁为后,太妃们始终争论不休,各持已见。没办法,只得将照片送到养心殿,由溥仪“钦定”。
养心殿西暖阁的御案上,不规整地摆着四张照片,十几岁的小皇帝看了这张,又看看那张,一会儿又将照片摆成一排,像摆纸牌似的玩赏。在他眼里,四个人都是一个模样,身段都像纸糊的桶子,每张照片的脸部都很小,实在分不出丑俊来。看着看着他不觉笑了起来。此刻,他还没有能力把即将选定的皇后和自己今后的生活、命运联系起来。他边笑边摇头,突然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地摸起一张照片,然后用铅笔在背面画了个圈。
这是端恭十二岁的女儿文绣,这正是敬懿太妃所中意的姑娘。照片很快转到太妃们手中,一场激烈的争论展开了。端康太妃恼羞成怒,指着溥仪圈选过的文绣的照片说:“瞧这孩子长得不俊,家境又不好,一脸的孩子气,怎么能当皇后!”又拿起婉容的照片给敬懿、荣惠两位太妃看,然后说:“瞧这闺女,容貌美丽,家境殷实,带着个有皇后福分的样儿。”她转过头,对载沣说:“让皇上重新'钦定’吧!”。敬懿太妃急忙拦住说:“皇上已经在文绣的照片上画过圈,皇后已经选定了,怎么能随随便便不算数呢!”端康太妃脸色一沉,对载沣坚决地说:“就这么着,王爷快去劝皇上吧!”敬懿太妃迅速站起来说:“不行!”这下惹怒了端康太妃,她尖刻地叫道:“这个家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不用老端着同治爷在世时宠你的那个美人儿架子放不下,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时候了!”
敬懿太妃被刺疼伤处,十分伤心难过,泪珠在眼中打转,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荣惠太妃提出了一套折中的办法:“两位姐姐谁也别难过,也别气恼,还是让王爷再去问问皇上,到底立谁为后,倘若皇上硬是要选文绣,只好是她有福,倘若改选了婉容,文绣也别再退回去,就留在宫里,册封为妃,岂不两全其美。”端康太妃认为有理,便冲载沣使了个眼色,冷着脸说:“王爷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办吧!”说完,转身离去,把敬懿和荣惠两位太妃丢在那里。
摄政王载沣,根据端康太妃的眼神和说话的语气,知道是要他一定劝皇上重新选婉容为后。虽然他认为端康太妃有点太专横,但又不敢得罪她,于是一路小跑地来到养心殿。他不等太监通报,便径直进入殿内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结结巴巴地说:“皇——皇上快拿笔来。”然后,边把照片往御案上放,边说:“皇上再――再好好瞧睢。”他把“好好”两字说得很重。溥仪被弄得莫名其妙,便命其坐下说话。载沣将太妃们的争吵情况叙说了一遍,最后强调说:“端康太妃的意思是要皇上在荣源家的女儿婉容的像片上画个圈,立婉容为后。”
溥仪听完载沣的话后,满不在乎地从笔筒中取出一支铅笔,拿在手里,边摆弄一边说:“王爷何不早说,反正画个圈也不费什么劲,再画一个就是了。”说完,拿起婉容的照片就要画,在铅笔刚刚触及到照片的一瞬间,他突然停住了,心想一个皇后也就行了,还要选个妃子,真是多余。于是他用手中的铅笔不停地敲着桌面。载沣见状,十分着急,两只脚不停地走来走去,头上的顶戴花翎也跟着乱颤。溥仪看看急不可耐的王爷,笑着问:“选了皇后,还一定要选妃吗?”载沣赶紧回答:“当然,皇帝亲自圈选过的闺女,再放到民间,确实有失国体,再说敬懿太妃也定是不依,按祖制所定,后妃乃皇帝必备之。”
溥仪一听,既然祖宗都是有后有妃,自己何不依了太妃和王爷,讨得他们欢喜,自己又行使了皇帝的权力。于是,他拿起铅笔毫不犹豫地又在婉容的像片上画了个圈。溥仪的终身大事在太妃的操纵下,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