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二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1章第一次提出无名教法,但没有开显无名和有名的真实之际和修法。此章正是继续第1章的无名教法,把无名下化为有名,有名复归于无名。无名是真,有名是假,借假修真,以真破假的无上实修法,以“朴”、“小”二妙法次第修证常德,归于道妙,恶人可逆转为善人,善人转凡成圣,人间均得甘露,以法乐代替欲乐,安乐无穷。此是济世救人的究竟法门。此是《道德经》济世救人的根本义。
老子知道世人是铁石心肠的,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即使让几万几十万无辜将士死于战场也在所不惜。但老子同时也看到,圣人也不能完全常定于凝神抱一的玄同妙境中,还是必须承担起除灭妖孽的不得已的战争,这就是我们在黄帝战蚩尤、汤武革命中看到的。这是老子守柔中道观的内涵之一。
老子为人类历史中无数的阵亡将士哀悼,劝诫有德上将军像安葬自己的亲人一样安葬敌对双方阵亡者。此章老子宣说如何避免战争。人类要避免战争只有修道一条途径,没有第二条道路。修道可以让铁石心肠的人悔改,以道的无上妙境为法乐,代替世间欲望带来的粗俗享乐,世间粗俗的欲望决定是没有结果的。
世人怀疑道的无上妙境是否真的很美妙,会说那是修道人自己的感觉,实际上道的能力有限。老子作此章回答世人质疑。此章再次宣说了道的实修实证,使世人能够了悟道的真谛。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既知其名,复守其道是最重要的修法。
第三十二章
第一段: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第二段: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三段: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第四段: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经文: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常,无名”常规断句为“道常无名”,把“常”作为修饰无名的形容词,实际应该断句为“道常,无名”,“常”是修饰道的。道是真常不变的,与第一章的常道一致。后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C)也是如此,后文有“道隐,无名”(41C),“无名”单独成句,与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一致,都是老子无名学说的宣说。
全句可以翻译为“真常之道本来是无名的”或者“道真常不变,本来无名”。经文强调道的真常性和无名。断句不同,含义不同。原来断句的含义是“道永远是无名的”,显然是不对的,而且与“始制有名”有矛盾。
此章经文包含几重修法,意义很丰富。王弼注:“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道是无形的,无法抓握,无法称名。这是本体上的认识,是深意识的体验。河上公注:“道,能阴能阳,能施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王弼和河上公把无名作为常的表语,似不确。经文翻译为英文:
Tao is the pemerment and the unnamed.
而不是
Tao is always the unnamed.
道常之“常”是老子的专用术语,不能失义。这个“常”字是不可用它字替代的,如认为常是修饰无名,则常是普通义,可以被它字替代(久、长等)。道常、常道、常德都是专用术语(佛教中的名相),是固定的。“道常,无名”一句是双重含义,道是真常不变的,它是无名的。
“道常无名”只有一层含义,显然前者义胜,且与后文更为一致。道常以真常性、永恒性来见道。道不可见,但必须通过世俗语言的一个角度,逐步使道呈现出来。反过来,世人可名之道不是常道。“道不可见,见而非也;到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语)能用世俗语言叙说的就不是道。
道常、常道、常德都需要观想,只有通过观想,才会在深意识中扎根。观想之前一定要辨认老子的专用术语(名相),把专用术语(名相)误认为是句子、词组,把专用术语(名相)动词化就会使专用术语(名相)失义,从而无法与《道德经》的义理体系关联起来。
这里“道常,无名”都是二个特殊表述法,是二个句子而不是一个句子。这样能够在深意识中体会精义。此句经文陈鼓应译为:“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状态的”,显然因为断句而错会了经文原意。(《老子译注及评价》190页)
经文:朴虽小。有人断句为:朴,虽小。朴是道的别名,强调道的古朴性,未加任何人为雕琢,好像一根原木或一块玉石。原木为樸(朴),原玉为璞,从古朴、纯朴、天然、未经雕琢形容道。前文“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是常德三德九品之最高阶位,所以“几于道”,离道最近,如同在佛教中的妙觉菩萨阶位。后文有“无名之朴”,老子这几章把道的真朴、古朴、天然反复宣说。道的每一个别名都是修道的入口,后世学道者从朴入道者甚多。
晋代修道者葛洪号抱朴子,显然以修朴作为最契机的入口。王弼注:“朴之为物,以无为心,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这段注文很有体验。朴的内质就是无心,有心就可以诱惑,无心则不可以诱惑。这个无心不是凡夫的无心,不是石头的无心,而是以无为心,是圣人的无心。保持一颗真心,以无作为心中唯一之象(象亦非象)。如果修到此番境界,可以入道。
石头的无心是断灭无,圣人的无心是以无为常。石头不可以诱惑,圣人亦不可诱惑,但不可以认为圣人就是石头。这是古代禅宗争论的焦点。
僧志道来六祖问《涅槃经》大义,其中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四法印,十年没有悟透圣人的无心和石头的无心差别何在。志道问:“若法身寂灭,即当草木瓦砾,谁当受乐?”世人之心是有,石头之心是断灭无,圣人之心是非有非无,故破有无二边,灵明独耀,玄照无碍。古代禅师修不动心,不动心是心不动 ,而不是心死。二者道理相同。
王弼说得道以守朴为第一,无人能够诱惑,无人能够役使。如果能够诱惑,就能够被役使。看到这一点很重要。有智慧的人可以用才能来役使(诱使他发挥才能),有勇气者可以用勇武来役使他(诱使他拼命),有机巧者可以给他难办的事去挑战,大力士可以举行任重比赛(举鼎),这样可以让他们精疲力尽。朴是微不足道,几近于无,所以说“小”。大很起眼,小不起眼,不起眼的朴却是如同化学中的微量元素,起着关键作用。
“小”是老子第一次用来描述道。大是道的别名,小也是道的别名。名家的一个命题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至大是没有外部了,到极点了。至小是无内,这个命题不是简单的命题。以无外定义至大可以理解,以无内定义至小是卓越的智慧。古希腊哲学家以“不可分”来定义至小,至小的就是原子,原子的含义是不可分之物。
古希腊智者和中国智者对至小的思考和定义不同,但都很有智慧。物都是有内的,但至小则无内。老子这里的“小”就是至小无内的至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世人的小是相对的小,老子的小是绝对的小。但老子的小不是古希腊的原子,老子的小是至小玄同体(小一),古希腊的原子仅是物质。古希腊智者没有回答原子是否有生命的问题,甚至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无生命的原子能够产生生命吗?应该是不能。
佛教智者也对至小感兴趣,提出无分微尘,还有邻虚尘。无分微尘显然与原子近似,以不可分来定义。老子这里提出小是有深意的,老子从十八重玄关(道的十八个名号)来宣说道,让世人理解道,其实道的名号有无数个。道可以成为天下至小者(小),世间最小之物都不能比道更小。显大是道的大能,显小也是道的大能。孙悟空就是能显大又能显小。
此段宣说道是至小者,应该看做是道能够显小。没有大能就不能显小(至小者)。道显小,万物就显大了,显得相对大了。即使道是至小者(万物相对大),还是不能臣服道之至小。凡夫认为不能臣服比自己大的,但能够臣服比自己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老子用小说法,颠覆世人的俗见。
至此,道显示了四胜相(四种卓越相),常,无名,朴,小(至小者)。对比之下,天地万物显示四劣相,不常,有名(有限),染污,和合态。至小是基态,万物是和合态,是和合生,和合就是缘起缘灭,没有自性。基态是稳定的,故常。和合态是不稳定的,易散的。道为什么无处不在呢?正是因为道是至小者,可以进入任何物体中,“无有入无间”。崂山道士可以穿越一堵墙,但世人不可以穿过一堵墙。物对人构成质碍,世人无法穿越,但无对道不构成质碍。道是至小者,所以有无限的穿越力,甚至所以可以穿越世人的心。
世人的心是铁石心肠的,但要转化世人的铁石心肠,守朴是一条途径。老子对世人的大和小的判断很清楚,重视大,轻视小,这是世人犯错误的原因。错误的根源是世人依赖眼睛(感觉器官)的缘故,氰化钾几毫克足以至人于死地,岂能因小而忽视它的杀伤力?世人会上眼睛的当。
朴虽小,既朴又小,朴已经是不起眼,小更不起眼,双重比喻,如同玄之又玄,小之又小,形容道很不起眼,易遭世人的忽视。道是至小者,是最微细者,可以入世人心,突破人心的防线,从而融化世人的铁石心肠。扁鹊说,最难治的地方是汤药、针灸都不能达到的病灶。道是至小者,可以达到最难达到的病灶,治愈世人的心病。
经文:天下莫能臣也。道既朴又小,但用大无边,天下任何人(君王)都无法臣服它。道是“桀骜不驯”的,世人总想让弱者臣服自己,君王总想让天下人臣服自己,但谁也不能让道臣服自己。大力士无法打击一粒微尘,这显示大力士的弱点。
庄子说牦牛力大无穷,但抓不住一只老鼠。世人力大无穷,抓不住既朴又小的道。世人不能阻止衰老,不能阻止生病,不能避免走向死亡。这一切都是道在运行。侯王只知用兵的力量,却不知道的力量是无法战胜的。
此句与上章经意呼应。上章有道的人主是“不以兵强天下”,因为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道的力量才是真正强大的。二章对比,显然是强调道的力量不是人力可以抵抗的。这是老子说法之妙。侯王误认为人力最大,人力中又以武力最强。老子告诫侯王,最强的武力也不是朴虽小的道力可以比拟的。
经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一个真正的侯王,应该守道无为,天下都会井然有序。河上公注:“侯王若能守道无为,万物将自宾服,从于德化。”侯王守道(守朴),万物都会欣欣向荣,以德润物,物自运化,何劳人烦心?自宾与宾意义不同,宾可作宾服解,但自宾却不能做自然宾服解,而应该做井然有序解。
老子的自都有化被动为主动的含义,后文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的四自都是一种天然、自然、井然有序的道化状态。这里的自宾也是道化状态,没有服从的含义,而是井然有序,“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状态。庄子描述的至德之世“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这就是自宾状态。现代的话来说,彼此都活得很轻松自在。
王弼注:“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抱住自己的本元真朴,无事无为,本来逍遥,何必被欲望塞住那真我的源头活水呢?物自宾,是物逍遥。道自得,是我逍遥。魏文王说“魏真为我累乎”(田子方),欲望让侯王失去了作真我的逍遥,可惜侯王不知。老子不得不救之,此是善于救人救物。
第二段经文: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王弼注:“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天地相合之时,甘露会自动降下来。我守住自己的真性无为,万民会自动平等的获得一切。甘露是神露,从天而降。天地是二大神物,它们相合会产生神露。
《楚辞·远游》说:“餐六气而饮沆瀣”。六气就是六中神露,沆瀣是其中一种。后来的沆瀣一气成为贬义,不是古义。屈原羡慕古代修道者不以五谷为食,而以神露为食,所以没有人间的苦难。修道者认为以神露为食可以不朽。原始的甘露是树上流出的蜜汁,古人称为甘露。后来道家认为甘露是从天而降的神露。
老子这里说甘露是天地二大神物相合的产物,是世人的真正的精神食粮。有了甘露,人间五谷杂粮就没有滋味了。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平等的得到了神露,侯王不会多得,百姓不会少得,这就是“自均”。甘露是最珍贵的东西,却不分高下贵贱,人人一分,不多不少。老子这里以甘露为喻宣说了道家的平等观。人本来可以不朽,因为甘露就是不朽的食物。但世人不品尝天地降下的神露而耽于世间的享乐,结果人变得寿命短暂。
前文说“我贵食母”(20C),修道者吸食道的乳汁,甘露就是道的乳汁。因为老子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母亲。河上公把甘露注为“甘露善瑞”,吉祥的征兆。《摩西五经》中也有甘露的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沙漠荒野中走了40天,没有粮食,眼看就要饿死,结果发现了甘露。大饥荒时代出现从未见过的食物也可以称为甘露,甘露就是救命之物。
经文:民莫之令而自均。世人已经习惯听从命令,君王的命令和父命。但甘露这种救命物人人均等,这不是有谁命令这样做的。这就是道的力量,道的力量“朴虽小”,却无处不在。人间永远是不公平的,但道本来就是公平的。
此句经文宣说生命之食粮来自于上天,人人平等充足,根本不需要争夺,更不需要战争。甘露降下来,人间变得十分美好,争斗将会成为历史。
第三段经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经文:始制有名。此句最值得深究。道的本体是无名的,但道永远是无名的吗?不是,道在按自己的自然运行,化现,于是就“始制有名”。从“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五十一章)来看,老子不排斥子,母与子是天然的联系。但老子告诫世人的是,“始制有名”以后就把道忘了,而只记住名了,是就违反了“始制有名”的本意了。有了儿子就把母忘了,这是愚蠢的。
钱代表物,但银行家只知道钱,不知道物,这就会出大危机(货币超发)。“制”就是割,是贬义,“始制有名”与“大制不割”正好相反。“始制有名”是方便法,“大制不割”是究竟法。
人的意识有二层,浅意识和深意识,思维则有浅思维和深思维。浅意识对应名,深意识对应道。把名比作钱,道比作物,这样好理解一些。指与月的关系也是如此。这只是比喻,有助于理解,但道永远需要深意识的实修实证。“朴散则为器”(28C)是贬斥人的纯朴性的丧失,而不是赞美纯朴性的丧失。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可混淆。世人如果把名当做名看,把道当做道看,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既知其名,复守其道,那“始制有名”就妙了。这是修道的正确途径。如果既知其子,不守其母;既知其名,不守其道,那就误入歧途了。
有名与无名相对。有名是假,无名是真,借假修真,以真破假。道本来是无名的,但为了认识道,禅师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月亮。名就是手指,道就是月亮。道从无名到有名,这是“反者道之动”的一种表现。“始制有名”正好与“道常,无名”互相印证。始制就是人为,人的习性就喜欢命名,不命名就无法获得知识,这是浅意识的特征。
在深意识中,人是成像,不需要命名,是一种玄鉴、玄览、玄照的“圆照清净觉相”。“始制有名”是世人的浅意识喜欢命名的结果。道本无名,就被世人活生生编造了一个名出来。万物的名都是如此来的,牛本不是牛,马本不是马,始制有名以后,就牛马喊个不停。牛不知道自己叫牛,马不知道自己叫马,自得自乐。
道本质上还是手指所指的那个“如”,大千世界原来都是那个“如”,无彼无此。一条蚂蟥割截为二段,二段都是活的。原来的“那个”蚂蟥呢?蚂蟥不分彼此,所以生命力最强。“始制有名”有二重含义,既是修道的途径,又容易误入歧途,这是老子此段特别强调的。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语言有它的含义,含义有它的所指,这个所指是无法言传的。哑巴哇哇叫,那个就是道。心中所想,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说“始制有名”。名不过是标签罢了,把标签当真物那就大错了。人给道贴了一个标签,我们的语言就丰富起来,但还是必须实修实证。不然就如同口中说吃饭,肚子还是很饿。
有名以后使人开始顺利的交流,但好像是银行里钱的交易,钱所代表的实物没有交易。这是一个把名当道的时代,如同一个把钱当实物的时代,数字时代来临,就是把数字当实物的时代,人们已经失去区分数字和实物的能力了。
一旦饥荒来临,才知道数字不是实物,名不是道。王弼注:“始制,谓朴散始以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明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王弼此注与第28章“朴散则为器”的理解有关。“朴散则为器”是纯朴性遭受破坏成为无价值的废弃物,如同艺术品成为碎片。朴散为器,立为官长,开始争刀砧板上的碎肉,真是可怜。
经文: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河上公注:“既,尽也”,既有就是全部有了。这里的意思是与后文“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五十二章)一致。名是子,道是母。名(子)已经都有了,就需要守住道(母)。这是老子的知与守的实修法。有了名,就耽着于名,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名的价值就是提示器,修道者还是需要实修实证。
这就是“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修法,这样名也正当了,使道彰显了。道的彰显由名引发,但还是修道者的实修实证起关键作用。但世人就在名上止步了。“止”有二义,一是止而不入,一是依止。“始制有名”是乱象已生,故应知止,不能乱上加乱,争刀锥之末。“知止”是离此妄名,反守真道,知守皆备,理事圆融。
经文:知止所以不殆。“知止”是离假名守真道,那这句经文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把知止理解为止于名,止于“刀锥之末”(利益的肉末),那这句经文就落空了,不殆二字没有着落了。道本无名,后始制有名。既知有名,复守无名。复守无名,即复守于道。正因为止于道,所以可以不殆。不少注释家注释为止于名,再引申为立为官长,差以千里。如有译文为“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
这与老子原意差距较大。人生是殆,必然灭亡称为殆,mortality,不殆是不灭,immortality。殆语气极重,不是危险这类语气,而是灭亡这样的判词。不殆就是超越生死,超越人生死穴,就是脱胎换骨,成为新人。
第四段经文:
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是万物的归宿。天下代表万物,道在那里,万物就归向那里。就如同川谷归向江海一样。“之于”是归向之意,“之”就是向某个方向行走。蒋锡昌说这里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也可以理解。道在天下,万物归之,如川谷归于江海。“之于”河上公本为“之与”,于、与古可通用。此句更可释“知止”为离名归道。
此章老子首先宣讲道的四胜相,常、无名、朴、至小,再阐述道力无限,再阐述天降甘露赐福万民,平等无二,再揭示了道的无名和有名二阶段的关系。无名是本体,有名是方便。既得方便,复守本体。万物归于道,止于道。人生就完美无缺了,可以超越生死了。要做一个有归宿的人,有归宿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超越的人。
道的力量是人的力量无法比拟的,不要相信人的力量,更不要以为兵强可以无敌于天下,只有道可以无敌于天下。万物归道,这是宇宙法则,这是人力不可遏制的。那就听从道的命令吧的。道力浩浩荡荡,势不可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河流奔向大海,万物奔向道,谁能阻挡呢?
散文诗意译文
修行者啊!
我来宣说古代证悟者的教法。
道是亘古不变的,
它超越世人的语言文字,
所以说道体是无名的。
是古朴混成的,
像未经雕刻的璞玉,
又像未经加工的原木。
人的机心没有生起的时候,
心灵就是如此古朴。
道体比秋毫之末万分不及一还要微小,
肉眼根本无法看见,
小的与无没有差别,
这叫至小无内。
道虽然虽朴又小,
但天下至大者都无法征服它。
人间的侯王如果以道自守,
天下万物则自然有序,
无需费心治理。
天地是二大神物,
当他们相互参合时,
就会降下无比美好的甘露,
万民无需安排,
自然会得到均等的一份,
高位者不会多得一丝,
低位这不会少得一毫,
这样的安排显示了天地的公平无私。
人的分别心忽然开启,
给万物制定了各自名称,
牛是牛,马是马,
人世间也分为不同的名分等级,
这些都是对道体混成的破坏。
这些名称名份都是假名,
修行者不能当做真体。
但你们现在应该借假修真,
以真破假,离名归道。
如果你们沉溺在万物的假名之中,
或者陷溺在人间的虚妄名分之中,
那么就失去了无比珍贵的修行机会,
你们的慧眼从此无法打开。
你们的真朴道体会散落一地,
违反了“大制不割”的教法。
面对万物的假名和人世间的虚妄名分,
你们要离弃它们,
归向真朴的道。
这样你们将从生灭中解脱出来,
与不生灭的道相遇,
永不分离,
你们的玄照妙心处于永恒寂灭中,
不再受生灭的困扰。
道降临天下的时候,
万物都归向于它,
如同天下的河流都归向江海。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