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奇案:闺阁少女私通,遭和尚辱,县令神断,书生终生不得再娶

清朝嘉庆年间,苏州府昭文县的一个乡下书生赵子易,跟随做生意的父亲和叔叔来到了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最繁华的商业都市-苏州定居。

  从一个静谧空旷的小村庄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无论心灵还是视觉的震撼都对赵子易的内心冲击着,他开始向往都市生活,渴望自己能与城市融为一体。但是他并未被大都市的繁华奢靡生活所蒙蔽,他不会结交纨绔子弟、整日出入烟花柳巷,也不会整日吃喝玩乐、好高骛远,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要求取功名,走上仕途。

父亲和叔叔做的是粮米生意,需要经常在城市、乡镇两地来回奔走,亲自下乡收购、售卖等,甚是辛苦。赵子易母亲因难产去世,留下了尚在襁褓的他和父亲相依为命,而父亲忙于生意,也无意再娶,所以家中只剩赵子易和几个仆人。

家里的生意不需要他费心操劳,自然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每日刻苦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走上仕途。

  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同在一座城市一条街巷的人,住了许久都不曾相遇,恰恰就是一瞬间、一回眸,四目相对,注定一生。这一日,赵子易读了半天的书,甚是乏累,于是走到窗边透风,在打开窗户的一瞬间,他抬头看到了不远处二楼的一个姑娘,冰肌玉骨,冠艳群芳,真可谓“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赵子易被眼前这一幕所迷恋,深深陷入其中。

话说这位姑娘,就是赵家住宅不远处的徐老板家的女儿徐静怡。徐老板做绸缎生意发家,开了几个门店,生意红火赚下不少钱财,置办了一处深宅。大小姐静怡算得上江南美女的代表,不仅气质高贵典雅,更是知书达理,阅书无数。今日,晚饭完毕,让丫环陪同她去二楼看看窗外街景,主仆二人在楼上有说有笑,不曾注意旁边竟有人在看自己。嬉笑打闹间往侧边瞧了一眼,却发现此时正有个少年在傻傻地观望这里。

日日埋头苦读的赵子易,自然从书中读到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此刻就有一位“颜如玉”就在自己不远处,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体态婀娜多姿,自己一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甚至都没察觉对方已经发现自己在观望。此时丫环看到这般光景忍不住笑出来,顿时惹得小姐满面通红,看了一眼对方后急忙下楼回房了。

从那匆匆一面之后,赵子易读书时总是无法静心,整日想念对面的姑娘,目断魂销,每日更过的时间出现在窗口,期盼再有一遇。只可惜从那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她的身影,自此茶不思饭不想,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赵子易的行为,静怡每日都看在眼里,本以为对方只是一时新奇而已,不曾想连续两个月,他每天都出现在窗口之前。

这一日晚饭过后,赵子易依旧出现在窗前远望。心意有所变化的静怡,叮嘱丫环将一封信交予书生,内容就是今晚一会。赵子易接到书信自然喜不自胜,一番收拾打扮。等至深夜,在丫环的带领下,来到了静怡的闺房。

这么长一段时间观察,二人早已倾心已久,如今真人就在眼前,越发坚定内心心意。事到如此,赵子易自然心性难忍,跪地渴求静怡的欢心,而坐在卧榻的静怡也默许了他的需求。就这样二人缠绵于卧榻,饱尝男女之欢。自此二人夜夜私会,如胶似漆般难舍难分。为二人约会方便,静怡将一个藤条从楼上垂下,让赵子易从此处攀爬,不用每夜再等开门而入。

二人如此行为已有月余,除静怡身边的丫环,两家之中皆无人知晓此事。可恰巧这一日,父亲归来,还带了一个合作伙伴,饮酒作陪自然少不了赵子易,而他也无法脱身去私会。静怡依旧在夜深时刻放下藤条,只是这次来的不是情郎,而是一和尚。这一酒肉和尚深夜路过此地,见一藤条垂下,本想偷写金银财宝,不曾想进入的竟是女子的闺房。

这和尚也是饮酒作乱,趁着酒劲色心顿起,扑向静怡。静怡发觉不是赵子易,拼命抵抗,奈何一个小女子怎斗得过一个壮汉,就这样被他所害。第二日,丫环发现小姐惨死,顿时惊慌大喊。徐老板发现女儿被害,抓来丫环一番拷打,便带人冲入赵家把赵子易送到衙门。

丫环交代,二人在一起已有月余,且每日都有来往。赵子易自知百口莫辩,再加上自己心爱的女人已死,更是痛不欲生,恨不能现在就赴死与九泉之下的静怡相伴,于是不加争辩便认下所有罪名。

只是县令大人发现赵子易面带苦楚,悲痛欲绝,且听丫环交代二人应该是彼此倾心,相爱不已,赵子易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呢?于是暂时把赵子易压入牢中。对外宣传,此案已结,凶手已捉拿归案。私下又派衙役在城内茶坊,果然查到,那一日混沌摊的张四收摊时看到和尚从徐家的楼上跳下,因光头原因所以认得清楚。

查得此线索,县令大人抓紧安排人把和尚拿下,经过一番审讯,加上张四的指认,和尚对自己做的一切供认不讳。一切真相大白,赵子易没有杀人。但是县令大人同样对他做出责罚,因他本是一介书生,本该勤学苦练,却与一闺阁女子私通,虽是和尚杀人,但确实因他而死。

至此给出两个处罚结果,让他自选其一:一不再科考;二终生不娶,以静怡为妻。赵子易选择了第二个。对他来说,即使终生未娶,也难弥补静怡遇害之痛。

自此,民间一桩奇案,就此结案。

(0)

相关推荐

  • 观清末一桩风月命案,可见修行者与读书人之中,不乏道貌岸然之辈

    古今有奇案,明清多奇谈,欲知其中事,需听"大狮"言! 清末光绪年间,浙江发生一桩风月命案,过程之奇葩,内容之荒诞,说来真叫人可发一笑. 话说光绪三年秋天,浙江举行大试,乌程县(今浙 ...

  • 明代奇案:貌美女子惨死,书生背锅,县令明察,真凶最终被抓

    明朝万历年间,孝感县有个姓徐的书生,快三十岁了,还没娶到老婆:至于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家里没钱,二是眼光太高. 一日,家中无米,徐生奉老母亲之命,前往城西舅舅家借钱买米度日.路过一阁楼跟前时,忽然被 ...

  • 【转】民间故事老丈收留落难书生,却引狼入室,害苦女儿!

    民间有句老话,叫:痴情女子薄情郎,多情总被无情伤.这句老话的意思显而易见,就是在说世间男子花心.薄情寡义,害苦了那些痴情女子. 小编要说的这则民间故事也与这句老话有关,结局十分悲惨. 而这件惨剧的始作 ...

  • 民间故事:赶考书生眼馋美妇,得手之后,书生春风得意却乐极生悲

    故事发生在清朝年间,有一个兰俊臣的书生进京赶考,行至杭州府时突然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兰俊臣只好找一个客栈住下.因为怕自己读书被打搅,兰俊臣问店小二要了一间后院的雅间.当时正值盛夏,屋内闷热不堪,兰俊辰 ...

  • 民间奇案:五毒散

    天刚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镶嵌着几颗残星,广平府衙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击鼓声.住在附近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推开窗户,准备一看究竟.只见一个妇人正站在县衙的大堂外,用力地挥动着鼓槌.眼尖的人一眼认出了来 ...

  • 古代故事:笔客

    笔客 顺治年间,江苏宜兴有户人家聘请了一个先生给孩子做老师.这个先生很年轻,面目姣好身材纤细,像个女子.有个卖毛笔的人曾多次到书馆来,笔客谈吐不凡,每次来都送给先生几支好笔,偶然还请先生喝酒. 有一天 ...

  • 【转】民间故事:穷书生的举动,竟挽救了夫人和丫环的清白和生命

    穷书生进京赶考,半路盘缠不够,仆人却拿出路上捡到的金镯,要变卖掉作路费.书生觉得金镯贵重,恐怕丢失的人闹出人命,于是连夜赶回去寻找失主,没想到他竟真的救了两条人命. 明朝年间,有一个书生叫罗伦,带着仆 ...

  • 宁普林:创作构思十一讲/ 十一、荒诞的构思法

    十一.荒诞的构思法 荒诞,即非常古怪的构思,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想人家之不敢想,为人家之不敢为,言人家之不敢言,无中生有.但情节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由不可能变成必然趋势.读者看了似是而非,揭示社会某 ...

  • 【民间故事】 巧对清和桥

    [巧对清和桥] 编者:吴贵高 大年初一,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太阳出来暖人心,走亲访友图吉利.一个远道而来的和尚,急急地朝清和桥这边走来--虽说是春天,由于走得太匆忙,已把他弄得满头大汗,于是他就打算 ...

  • 民间故事县令为官清廉,没想到,坐轿出门时,竟被百姓叫贪官

    有个吕县令,为官清廉,从不贪赃枉法.可没想到,他坐着官轿出门,路上却被百姓扔臭鸡蛋,还骂他是贪官.他觉得很是冤枉,但左思右想都不知原因.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从自家后院进出,才发现了缘由. 山东有个吕 ...

  • 民间故事:一个接生婆,牵出案中案

    明朝万历年间,大名府有个胡老汉,靠着种田为生.提起他的妻子刘氏,在城东可算得上是一个有名的接生婆,很多人也都认识她.一天晚上,冯府的丫环急匆匆地敲开了胡老汉家的大门.得知冯府的小妇人即将临产,刘氏赶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