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人舒服的“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诗句家喻户晓,从垂髫稚子到耄耋老者,几乎人人能诵。其中的“辛”构词能力较强,比如:辛苦、辛劳、辛勤、艰辛、辛辣、辛酸等,从这一系列的词可以看出,“辛”构成的词表示的意义,或者辛勤奔走,或者心情饱含苦楚,或者味觉受到刺激,总之,都是一种令人不舒适的状态。
再看用“辛”构成的合体字,常用的如辜、宰、辠,“辜”是罪的意思;“宰”现在是主宰、宰相的意义,其本意是“于屋下操'辛’以切割牛羊牲牷者,故引申为宰夫,主管烹饪”;“辠”其实就“罪”,据许慎《说文解字》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后,发现“辠”和“皇”长相酷似,以为不善,便废“辠”,改为“罪”,取“网罗是非”之意。
我们看到,用“辛”构成的词语,在意义上总是有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感觉,用“辛”构成的字,或多或少都跟“罪”有关。汉字是表意文字,在造字之始便被赋予了意义的基因,一些字,从出生到长了这几千年以后,形体也许有了些许的变化,但是骨子里的意义还是没有变。
“辛”的象形如下:
郭沫若先生说“辛”象古代的剞劂形,剞劂(jījué)就是曲刀,是施黥刑的刑具,形状大概和现在的圆凿,末端比较锋利,辛的金文,就是剞劂正面形状的描摹。“黥”就是把罪犯身体的某个部位刺字并染黑,以为惩罚标记,故最初称“墨刑”。它给罪犯留下醒目的痕迹,既是肉刑,也是一种耻辱之刑。汉代的英布就因为受过黥刑被称为黥布,此人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后因谋反被诛。
唐朝时,上官婉儿忤旨当诛,武则天却惜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传说她仿效刘宋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在额上刺字的地方以梅花形为装饰(一说为黥面时刺成梅花形),显得格外妩媚,并为其它女性模仿,成为唐朝流行的化妆之一。
到了宋代,这种刑罚被综合演化为“刺配”之刑。我们熟知的《水浒》中记载林冲被“刺配”沧州;武松杀死潘金莲之后,也被刺字,以为耻辱,便散开头发带上出家人的发箍遮住额头的印迹,有了“行者武松”的称呼。这些都是“黥刑”。而施加这种刑罚的刑具就是“辛”。
可见“辛”本来就是一种刑具,无怪乎从“辛”的字都跟罪有关系。再比如妾与童,就是分别指有罪的男女奴隶,郭沫若先生说:“黥刑无法表现于简单的字形中,故借黥刑之刑具……以表现之。”
所以妾字如下:
童字如下:
上部均有“辛”这种刑具。女奴隶地位低下,有颜色者被主人选为“妾”,但是又说“妻妾不分则家室乱”,“毋以妾为妻”,妾被视为下贱之人,后又成为了女子的自谦之词,三国·曹植《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童”字亦然,比如琴童、书童、马童,高尔夫球场还有球童,干的都是奴仆之类的活。
可见,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无论其形体如何变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造字之初赋予她的意义信息总是被巧妙地保存在语言文字中。不断地启发我们去跟古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