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何谓正确”——那些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事
今天写的是一篇读后感,来自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一本书。
作为影响世界的实业家和哲学家,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圣”。
他27岁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公司),52岁创办第二电信(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均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
78岁高龄时,他又临危受命,成功拯救了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
八十多年来,稻盛和夫刻苦勤奋的精神以及深植于佛教的商业的准则使他成为日本本土企业家的代表人物。
和他并称为日本“经营四圣”的还有另外三位伟大的企业家,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
他曾有过非常多的著作,被我们所熟悉的包括《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不遗余力地分享着他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企业家锲而不舍、钻研创新。
他出身于平民家庭,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按说他的家庭并没有为他的商业之路做什么贡献,那么稻盛和夫是如何形成了他独特的商业道德和经营理念的呢?
这要从一本书谈起:《稻盛和夫:母亲的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
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应该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否则只能学些皮毛,不能得其精髓。
和其他几本谈商业、谈战略的书不同,这本小书十分温馨柔和,没有着墨于“他的经营之道是什么”,而是在阐述 “为什么”。
这本书追溯了他们一家人从经济的战后复苏到蓬勃发展,又到泡沫破裂的完整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他如何从平凡的父母身上获取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动力。
在漫长的岁月中,他的父母开印刷厂、卖盐、卖衣服、卖纸袋,忙忙碌碌又乐观积极地应对着生活,全力支撑着一家十一口人,也不断扶持着孩子们上学的愿望。
稻盛和夫在父母的鼓舞下,逐步从一个为了争得母亲关注的爱哭鬼、成绩平平的混小子,变成了勤勉认真,能独当一面的成年人。
他也正是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学会了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意,这为以后的商业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家庭里获得了与人相处的经验和教训,很多人也在重复走着父母走过的路。
从家庭里,我们找到榜样、获得力量,父母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
稻盛和夫的母亲从不溺爱孩子,但也不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默默地付出,处处留心孩子的成长。
她曾告诉他,“即使独自一人,也一定要想着神和佛一直在看着自己,然后再行动。心中有疑惑时,也要告诉自己——神明在看着我呢!”。
她就是用这些温柔朴素的道理规范着孩子的言行,用武士精神和经商头脑引导着家庭的发展方向,帮助孩子们成为坦坦荡荡、无愧于心的人。
人在少年时期的经历,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引导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稻盛和夫刚上初中不久,不慎患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结核。
封闭式疗养期间,邻居给了他一本《生命的真相》,这本宗教书开启了他对人生的思索,让他从更深层次地去理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心态是命运的雏形,现实世界的所有事,必然跟这个雏形一致。为了能够吸引来内心向往的事物,必须让内心的渴望永不停歇,一直怀抱着希望和热忱。长时间持续专注于意念,就能变成吸引必要事物的磁铁。“
这些话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都在滋养着他,他坚信“愿望必然能化为现实”,前提是拥有非凡的决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地付出超乎所有人的努力。
正是在“无论如何也要为了造福其他人而必须达成”的信念指引下,京瓷公司和KDDI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堪称商业奇迹。
正如他在其他书里所说,“人的能力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要把跨栏的高度设置在比现有能力高两三成的高度”。
他就是这么践行着从父母,以及过往经历中获得的人生哲学,知行合一。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怀念起自己的小时候,都对母亲充满了感激之情,不只是因为养育之恩,更是因为母亲给予他们的精神支持。
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的褚时健曾说,“母亲对我影响深远”。作为一个家庭妇女,尽管丈夫早逝,她也坚持供着孩子读书。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有类似的经历。
他家里也有兄妹七人,父亲在工厂做会计,后来又开书店,母亲是高中老师,二人仅靠微薄的工资收入苦苦支撑着全家人。
将要去重庆上大学的他,没有穿过衬衣,家里甚至穷得连多一条棉被都匀不出来。母亲到处捡了些毕业生扔掉的破被单,又千方百计找了些旧棉花,东拼西凑给他做了条被子,嘱咐他好好学习,日后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些坚韧不拔的母亲,身体力行地把出生在农村的普通少年们都培养成为了改变世界的栋梁之材。
稻盛和夫也正是把他从父母身上获取的精神,以及从书中获得的信念感牢牢结合在一起,用“正念”引导着自己传奇的一生,也让世界为他的成就惊叹。
而这一切,都是源自父母对他朴素的爱和最初的教育:“作为人,何谓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