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道”和“德”的真正内涵,才算真正入门了道家思想

你可能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安之若命”是“德之至也”,而且还是“唯有德者能之”呢?这直译过来就是,听天由命是一种至高的德行? 这非常违背我们的当代的价值观,因为我们常常希望某个人不要听天由命,要与命运抗争,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等等。

而要理解庄子这个思想的关键,其实是要理解道家思想中“德”的意义。道家思想的经典,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叫“道德经”呢?当然,这里的“道德”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错误地以为《道德经》是一本论述礼仪道德的书籍。但其实《道德经》是《道经》和《德经》的合集,汉代河上公把前面的37章整理为《道经》,而把后面44章整理为《德经》,合起来就称之为《道德经》。

所以,《道德经》其实是“道”和“德”两个部分。上篇“道”更多的是论述道是什么,道的表现形式,以及道的本性等一系列思想。而下篇“德”是论述“道”在社会生活,国家治理、人际交往中的应用。我们学习《道德经》的关键,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是道,什么是德。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属,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也就是说“德”是一种万物的本性和禀赋。

万物的本性和禀赋,就是顺其自然,尊重和理解自然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而不视己为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德”了。

关于什么是“德”,在庄子的“德充符”一篇中,也有很多精彩的论述。比如不在意身体等方面的缺陷,比如老弱病残,也不会在乎世俗的眼光,比如贫穷和富贵等等。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子这篇“德充符”,其中“充”表示充分和完全的意思,而“符”就是验证的意思。所以“德充符”意思是说,我们怎么去验证一个人表现出了完美的德行,一个充满德行的人是怎么样的。在《庄子·德充符》中,用了几个预言故事来展现了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德”。

第一个故事

说鲁国有一个被砍了脚的人叫王骀。在他门下学习的学生,比孔子门下的学生还多。常季就问孔子,为什么这个人这么厉害,他“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意思是,他站不教诲,坐不议论,弟子们空虚着来,充实而归,在王骀这里感觉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常季就觉得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感觉啥都没教呀。

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孔子的意思是说,王骀可以称之为圣人了,他可以把生死都置之度外,完全不受残疾的影响,他洞悉万物的变化,还能守住自己的根本。这种人我都想要去拜他为师,何况那些不如我的人呢?

孔子接着说“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孔子说,王骀这个人的境界非常高,他视万物为一个整体,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缺陷,他看待自己失去的那只脚,就像掉在地上的一块泥土。

但常季还不太理解孔子的话,接着追问说“他境界高没问题,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追随他吗?”,这里庄子借用孔子之口,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意思是说,没有人会用流水去映照自己,而要用静止的水来映照自己,只有静止的水,才能反映出一切来照之物。这里庄子借用孔子的口说,王骀就是那个静止的水。孔子说,世上的树木很多,但只有昂然挺立的松柏能四季常青;世上的人也有很多,但只有尧舜这样端正品德的人,才能成为众人的表率。这正是因为,他们先端正了自己,然后才能去端正别人。

所以,为什么王骀可以做到“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其实这是一种德行,一种榜样的力量。

庄子在《德充符》这篇内容中,还说了另外两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一个是郑国的申徒嘉,一个是鲁国的叔山无趾。庄子讲了三个独脚人的故事,并且他们都能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就是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能坦然接受自己,并将自己视为万物的一部分,所谓“自其同者视之”,这是一种有“德”的境界。

除了形体残缺,庄子在这篇《德充符》中,还说一个哀骀它的故事,鲁哀公听说在卫国有一个人相貌奇丑,而且还没有权势、利禄、口才和学识,但是每个与他相处过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他;女子见过他,都要做他的妻子。于是鲁哀公把他找来要看看这人真的有什么本事,鲁哀公与他相处一个月之后,就发现自己非常信任他,甚至愿意把国事交付于他,在哀骀它走了之后,感觉很惆怅。于是鲁哀公就来问孔子,这个人到底什么地方这么有魅力。

孔子说,他去楚国的时候,路上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去的母猪身上吸奶,一会儿突然就惊慌失措地跑开了,因为小猪觉得母猪不是自己的同类了,小猪爱母亲,不是爱母亲的形体,而是爱它形体内在的力量。战死沙场的人,不用武器上的装饰品陪葬;被砍断脚的人,没有理由再爱惜自己的鞋子了。所以孔子说,哀骀它之所以不动声色地取信于人,不是在于他的外在的东西,而是他内心的力量。哀骀它是一个“才全而德不形”的人。

在庄子眼中,人有三种境界,一种是“形全”,就是身体没有什么缺陷的人;第二种是“才全”,就是即便是形不全,却依然能够保持自我的本性真实,面对一切处境;第三种是“德不形”,类似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就是像哀骀它一样,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人,他的才能和德行让人完全看不出来痕迹,似有若无,正是顺其自然的极致表现。所以,庄子在这一篇内容中,通过几个虚构有身体残缺的人王骀、叔山无趾、哀骀它、申徒嘉,来阐述了自己的对于“圣人”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

这里庄子道家的“德”和孔子儒家的“德”是完全不一样的。庄子在《德充符》中所阐述的道家的“德”是一种内心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天性。能保持内心的自然状态的人,就是有德之人。所以,庄子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意思是说,道给了每个人的内在天性,而自然给了每个人的外在形体,不要让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天性。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道”是万物的来源和归宿,“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也就是“德”是一种万物的天然本性,能保持这种本性,就是一种“德”。最高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德”的存在和痕迹,才是一种大智慧。这和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刻意为之,要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与天下万物融为一体,是一种“无我”和“忘我”的境界。

而儒家的“德”,更强调的礼义廉耻和个人修养,是人在社会中表现出的一种道德品行。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的五德。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荀子·非十二子》中说:“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意思是说,一个人不知道就要向别人请教,不会做就要学习,虽然能做了,一定还要谦让,这才算是有“德”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