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
《三礼义宗》这样说: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阳气鼎盛,二代表阴气萌生,三代表阳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
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前也叫作“日北至”。
这一天,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大体上就是云南红河到广西百色到广州到台湾阿里山一线。所以北回归线,也被人们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正午时分,真的是“日在中天”。平常是立竿见影,但这个时候是立竿不见影。
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一年之中有这么一天,白昼特别长。
《夏小正》:时有养白。
所谓养,即长或永之意。也就是仲夏时,经常有白昼特别长的现象。之所以说是“时有”,说明那时还没有意识到每年必然如此。夏至!所以夏至也被称为“水节”或者“水节气”。天上就像有个装满水的袋子,整天往下倒水。“夏至东南风,当日就满坑。”过了夏至时节,才会稍好一些。所以谚语说“夏至未过,水袋未破”。没过夏至,您就很难指望雨过天晴。人们发现,临近夏至时节不仅各地的雨水苦乐不均,就是眼皮底下,也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夏雨隔牛背,一头牛可能这半边儿淋雨,那半边儿晒太阳。降水的局地性增强,山区尤为突出。所以到了盛夏时节,大家会发现《天气预报》中经常会提及“局部地区”这个词汇,说的就是降水量与众不同的个别地区。于是古人用“分龙雨”来解释这种蹊跷的降水现象。夏天,负责降雨的龙多了,令出多门,降雨的政策体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能不能分享到降雨,古人的措辞是“若有命而分之者”,用网友的说法,“拼的是人品”。所谓“水袋未破”,水袋里的水,可能来自“分龙雨”,可能来自梅雨,也可能来自台风雨。《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在古代,到了所谓阴气至极的冬至,人们相互道贺。而在阳气饱满、万物方盛的夏至,却并不道贺。因为冬至随阴气至极,但阳气开始萌生,之所以相互道贺,看重的不是实况,而是预期。同理,在古人看来,虽然阳气鼎盛,夏至阴气萌作,所以也就没有理由庆贺。《淮南子》中有“五月为小刑”的说法。因为农历五月夏至阳之极,阴之初,即有轻微杀气。到了夏至,阳气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人们需要做的不是庆贺,而是在饮食起居方面注意自我养护,不敢鲁莽、造次。夏至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鹿为山兽,属阳,感知阴气之萌生,鹿角脱落。上古时期,在节气起源地区,鹿随处可见。丽的繁体字为“麗”,可以说鹿便是那美的化身。夏至二候“蝉始鸣”。古人似乎有一种崇蝉情结,“夏”字即为蝉形。人们以蝉鸣为夏声,“蝉乃最著之夏虫,闻其声即知为夏矣”。
夏至三候“半夏生”。半夏,汉代便已为“药草”。因生于农历五月,时值“夏之半”,所以叫做半夏。借“半夏”之名,也在提醒: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天净沙 · 夏
〔元〕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
〔宋〕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为“夏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古人最早用日晷测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到达一年的最北端,角度最高,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例如海南的海口市“夏至”日长约13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市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开始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民谚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正值麦收,时至今日,我国民间还保留着“夏至”吃各种面食的习俗,取“喜尝新麦,庆祝丰收”之意。古籍《周礼·春官》还记载说:“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xiāo,山中鬼怪)。”在古代,这天祭祀神灵、祖先,以感谢天赐丰盈,还要祈求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祈愿美好。夏至除了是昼夜变化的界限之外,还是盛夏的起点,夏至过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
此时节,人的脾胃功能差,食欲不振,多吃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如苦瓜、芹菜、芦笋、苦荞麦等。此外,应及时补充水分,充分饮用凉开水、淡盐水、绿豆汤等饮品。适当休息和运动,“心静自然凉”。
夏,你最喜欢的风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