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草药名气极大!既可治肾炎高血压,又可治荨麻疹,紫癜风,痤疮等
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可分掉妇科要药当归的半壁江山。当归性味甘辛温,活跃于心肝脾经,养血和血,益母草性味辛苦凉,活跃于心肝膀胱经,与当归正好背道而驰,弥补了当归养而不破不清利的短板。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除湿解毒等。
除了用各类妇科疾病,还可用治冠心病、高血压、肝硬化腹水、慢性前肾炎,荨麻疹,痤疮等。
1 活血调经
与当归合用,能让血液流动起来,活血化瘀治闭经。
益母草微寒,但只要配伍得当,宫寒的朋友也可采用其活血祛瘀。有个朋友说,我每个月例假前持续一周都会服用益母草汤(益母草+猪肉/鸡肉+生姜煲成汤),经痛确实缓和很多。曾经确诊的畸胎瘤在医生开药和持续喝这个汤的过程中,经期排出了一大团暗红的血块后好了。
千古名方,气血双补,阴阳双调之八珍汤,如果加上益母草,为八珍益母丸,有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之功。可用治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精神不振、肢体乏力。
《圣济总录》小蓟饮,用凉血止血,活血解毒的小蓟、益母草各60g。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可祛瘀止血,用于胎堕后或产生瘀血不尽,出血不止。
2 利尿消肿
由于益母草有活血、利水双重作用,对于水血同病,或血瘀水阻所致之肿胀,如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颇为对症。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腹水,常以益母草120克(煎汤代水煎药)入方,可减缓胀势,消退腹水。
也可用益母草、苍术、木瓜各30克,车前草50克。日1剂,水煎分服,治肝硬化腹水。
由于益母草能利水,还可清热解毒,急性肾炎多为外感风邪水湿,或疮疡湿毒内攻等,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而成。用益母草全草干品120克(或鲜草240克),加水7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分3次温服。小儿酌减。同时结合常规处理,如禁盐、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等。可治急性肾炎。
常用处方有:益母草90克,泽兰叶、白槿花各15克,生甘草5克煎汤。
另有《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治肾炎水肿:益母草30克,水煎服。
3 清热除湿解毒
这一点,可以益母草治紫癜风与血瘀痰凝型痤疮为代表。
紫癜风,表现为皮肤生紫点。搔它起皮却不痒痛。此由风邪挟湿,邪留腠理而令湿邪瘀于皮肤,导致色紫。
治紫癜风:用桑枝500克,益母草150克,用水浓煎收膏,每夜睡觉时,用温酒调服10克。桑枝有生津利水之效。
血瘀痰凝型痤疮,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发生结节型、聚合型痤疮。这是因为患者湿痰较多,体内气滞血瘀,热毒痰瘀交结,导致皮疹反复不愈。患者的舌质红或暗红,边上可见瘀血点或者瘀斑,脉弦或涩。
治痤疮:将益母草烧成灰,用等量普通肥皂加热熔化,两者调匀冷却成块,每日2次,洗面部,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 消风止痒
血活风自散,益母草的活血去瘀之功,令其有了治“瘾疹痒,可作浴汤”的记载。内服之功也相近似。
治疗荨麻疹:益母草膏60克,一日2次,每次30克,开水冲服,连服5天为1个疗程。
5 平肝降压
益母草之降压作用,主要适用于肝阳偏亢之高血压症。
朱良春大师曾指出: “益母草有显著的清肝降逆作用,对产后高血压症尤验,但用量必须增至60克,药效始宏。”当肝阳上亢引起血压增高、头晕肢麻时,或久病夹有痰湿、瘀血,伴见面浮肢肿、身痛拘急者,均可适用。
朱老曾制“益母降压汤”,药用益母草60克、杜仲12克、桑寄生20克、甘草5克,煎汤而治。
而在《杂病证治新义》之“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中,妙用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为本方平肝阳、降血压助力。
以上便是益母草所治部分介绍,作为妇科经产要药,益母草在其它领域的知名度不算高,朱良春大师认为这是没有掌握用量的缘故,比如《神农本草经》就提到益母草“除水气”,但若以小剂量运用,效果是不明显的。看来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益母草就是一个实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