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
承担单位:国家文物局
(一)、课题目标
在深入探讨中原地区的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进而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辽河流域等参与中华文明化进程的其它地区,探讨其社会结构演变所表现出的文明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梳理出各地区文明进程中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二)、课题任务
课题的任务主要包括完成重点地区中心聚落的微观聚落形态布局研究;完成重点地区以中心聚落为依托的聚落群的宏观聚落形态等级结构的研究;建立相关的考古资料数据库和GIS系统;完成重点遗址人骨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和创伤的鉴定分析,建立相关数据库;完成黄河中下游史前刻画和书写符号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数据库;完成陶器纹样(彩绘、刻画、压印)、玉器纹样、像生器物考古资料及其背景关系信息资料汇编。
1、聚落形态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微观聚落形态研究和宏观区域聚落形态调查。
(1)、观聚落形态研究
微观聚落形态研究方面,按照课题考核指标,本课题应该完成3-4个重点地区中心聚落的微观聚落形态布局研究的报告。
实施过程中,完成了对良渚、陶寺、瓦店、禹会、龙嘴、周家庄和六甲庄等7处遗址的发掘工作,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遗物;并对已经发掘的西山遗址、清凉寺墓地、桐林遗址和二里头遗址4处进行了全面研究。
(2)、宏观聚落形态研究
在宏观聚落形态研究方面,按照考核指标应该完成3-4个重点地区以中心聚落为依托的聚落群的宏观聚落形态等级结构的研究。课题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15个重点地区进行了系统的区域聚落形态调查和研究。
2、GIS数据库建设和分析
按照课题考核指标完成3-4个重点地区GIS系统数据库建设。课题实施中主要是运用GIS技术,结合山西省临汾盆地、垣曲盆地、河南省洛阳盆地、陕西省七星河与美阳河流域等4个区域考古调查、地形、水文、遥感影像等信息,分别建立起各区域聚落考古信息系统。然后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聚落分布与局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揭示被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所忽略的信息和认识,探索考古研究中GIS技术的应用理论与方法。本专题在国内首次将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坡度与坡向分析、可视域分析、水文分析等运用到聚落考古研究之中,解释聚落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体质人类学研究
按照课题考核指标要求,完成2~3个重点遗址人骨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和创伤的鉴定分析,建立数据库。“体质人类学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实际完成了对河南灵宝西坡墓地、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共同负责。
4、史前刻划和书写符号的研究方面
按照课题考核指标,完成黄河中下游史前刻画和书写符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数据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史前刻划和书写符号研究”课题组对山东、安徽、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六省区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迄商代的所有刻划或彩绘在陶器、玉石器及骨器上的图象符号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与整理,并初步完成《中国古代刻画符号资料总集》的编辑工作,以期为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提供系统、翔实的基础资料。
课题组对迄今国内已经发表的含刻画符号资料的考古报告和研究论文作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对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刻画符号的发现与研究概况进行了详细地梳理与总结,提出了对今后刻画符号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思考与建议。认为可以暂时脱离文字起源的角度,将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人类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单纯探讨陶器符号本身的含义以及流变,在此基础上观察陶符与后世文字的关系。
(三)、总体认识
(1)、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黄河、长江和长城南北地带各主要文化区均呈现明确的社会复杂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多个重要文化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红山文化晚期、大溪文化晚期和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区域聚落形态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产生大规模的中心性聚落。在西坡、西山等多个中心性遗址中,出现高等级或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和大型墓葬。
(2)、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原和海岱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趋势日益加剧,龙山时代遗址呈现出更明显和更复杂的等级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古史传说契合的中原地区这种趋势更加明朗,并出现了若干规模庞大的中心性聚落,如位于古史传说尧活动中心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在与文献“禹都阳城”地理位置和时代基本吻合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了面积3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在河南新密新砦遗址,新发现了夏代前期的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此类高等级聚落内出现城墙、大型宫殿基址和特殊建筑。
(3)、区域聚落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间,辽西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遗址数量减少,高等级中心性聚落消失,反映出社会的动荡和重组。
(4)、公元前1700年前后,相当于夏代后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强势崛起,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和有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成为辐射范围广大的核心都邑。
(5)、古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也反映了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的特征。体质特征的多元化、表明人群间交流的加剧。食性分析表现出财富和食物的分配和占有的阶层化。与人群定居和农业发展相关的疾病现象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经济活动特征。人骨创伤则反映了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
(6)、史前刻画符号的研究说明中国古代的刻画符号大致可以分作东西两个系统,刻画符号与其载体的对应关系似乎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些刻画符号的书写习惯与构型特征上看,古代的刻画符号与早期文字之间应该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7)、GIS研究表明, 仰韶时期开始人们便认识了河流的基本特性,选择适合生存的河道附近地域定居,并且很有可能对河道进行人工改造,修筑堤坝。龙山后期,人们已经基本掌握洪水的规律,总结出以疏导为主要手段的治水方法,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时人们可以选择洛阳盆地建筑都城,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