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学越爽】那些颠覆你价值观的学习方法!堪比人生外挂

从大神到小白下楼学习法


反其道而行,像我们平时学东西或者学技能的时候,都是从基础开始学的,对不对。就像爬楼一样,从1楼开始爬起,然后你会发现越往上爬越累,就不想爬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如我们改一下思路,把上楼变成下楼,从大学开始学习,慢慢变成小白。

说来也巧,这个方法是我高考完后的暑假自学电子琴的时候发现的。

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就是玩玩的心态,所以也没有认真去学它,随便拿起一本书练习书,直接就翻到了最后的《十面埋伏》,当然了,刚开始啥都看不懂,不懂就刺激到我想去弄懂它了,我就想我一定要把《十面埋伏》给弹出来。

然后我就开始扒拉不懂的,对着五线谱、十二均律、指法,把谱子零零碎碎扒了个遍,查书,看视频,直到把最基础的弄懂。

虽然听起来七七八八,但是到最后我至少能把十面埋伏整个弹下来了,这还不是最让我惊喜的,惊喜的是:发现很难弹的曲子,我竟然也能弹个八九不离十,再有简单的曲子,弹起来还很顺畅。

我顿悟了,从此以后我自己就用这个方法来学习PS、 英语、韩语啊等等,都是用这个方法学的,别说学的还真不错。

动态阅读法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喜欢看书,但是基本上都是属于静态读书,为什么叫静态读书,就是读得很快,但是不会思考。

社会节奏快,信息量多,所以读得快,就以为能吸收得多,其实错了。

长期这样读下去我们的读书习惯会变成读什么都很快,但是什么也没有读进去。

有效的读书方法,是要把静态读书变成动态阅读。多看书的同时,眼睛和手要动,脑子更要动起来,只有脑子动起来效率才是在提高的。

动态阅读做起来也很简单:

1.分块阅读,读完一个部分,不要着急往下读,想想这一部分的大意总结出来。

2.总结、标注、读后感都要写出来,一定要动手写,只有写过的东西才有记忆。

3.防止自己读太快,可以拿着尺子比着一行一行读,或者拿纸遮住后面的部分。

打理全局意识,思维树背书法


思维导图相信大家都用过,但是能把它用出明显效果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思维导图的重点不在于全,而在于导上。

很多人做思维导图没有全书意识,就是,嗯,把书上的东西照着目录抄到笔记本上,图上的东西倒是很全啊,但是关联性很弱,也没有导向性,这样的思维导图完全就没有让人又背诵的欲望,就算有,背着背着也没了。

好背的思维导图就像一颗树,树干、树枝、树叶,他们之间脉络清晰。比如说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树干—总目录

树枝—分目录

树叶—知识点

在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一定要一级一级的做,先做整体的树干,再做全部的树枝,最后填上所有的树叶。最好不要一个树干,一条树枝,一片树叶,然后又是一个树干,一条树枝,一个树叶。

这样单线的做法太零散了,会破坏我们的全书意识。背书的时候也是,一层一层的背,不要一条线一条线的背。当你对一本书的脉络清晰了,再去背细枝末节的知识点的时候,你能记得更牢,而不是零零散散的,用到的时候想不起来。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学习无聊,是因为大部分的学习方法获取反馈的时间线太长了,让我们的大脑从开始的兴奋转为了后期的不耐烦和无聊,所以,不是你不喜欢学习,也不是你学不好,而是你的大脑形成了刻板印象,觉得你没有带给它即时的刺激感,就像上面的几个方法,就是不断的让你及时给到大脑反馈,让他一点一点改变刻板印象,和你站在同一条线上。

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如果你只是机械的看完划走,那么你的大脑就不被满足,再次形成刻板印象,而如果你看着这里,不吝啬给对方点个赞,转载三次,某程度上来说就会给你的大脑产生记忆点,也可以说是得到了一些反馈,把方法装了进去,刻板印象就已经慢慢改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