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历史,应该被铭记!
昨天发了那个川藏公路博物馆的消息。
川藏公路博物馆在成都开馆
6月29日,川藏公路博物馆在成都开馆,这是四川建成的首个以川藏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紧扣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主题,分为序厅、历史抉择、天路长歌、薪火相传、尾厅、文创区六个部分,收藏了川藏公路建设70多年以来的新老照片、筑路工具、生活用品、相关报纸、书籍、画报、徽章、旗帜等,全景展示川藏公路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两路”精神历久弥新的隽永内涵和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
在博物馆的馆前,“路魂”雕塑矗立,该雕塑由十八军战士、筑路工人、藏族同胞组成,代表着在川藏公路修建中,开山劈石、修路架桥,出生入死、奋勇拼博的十多万筑路大军,也象征着军民团结、汉藏一家的民族友谊。
后来,川藏线被一钎一锤地凿出来,但那时候的川藏线也仅仅是解决了能否行车的问题。由于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各种山地灾害频繁爆发,故阻车、断通经常发生,那时的川藏线甚至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
在这条路上行驶,用“千山万阻”都不足以形容其险峻。看看那个时候的照片吧,看看那些在“天路”上行驶的勇者和战士。
数十年岁月匆匆,劈山跨水而起的川藏线也在慢慢变化。以前的川藏线是什么样呢?路窄,山高,路况、天气复杂。来看看这些年来,川藏公路发生了什么变化吧。
道路由窄变宽
▼
黄土路变成柏油路
▼
原来需要翻山越岭数小时,
现在一条隧道行驶时间只以分钟计
▼
未来随着雀儿山隧道的通车
山上坚守了数十年的道班工人
也将走下云端,走上新的道路
▼
▲ 50多年前的雀儿山养路工人&如今的雀儿山养路工人
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于1954年12月25日同时全线通车,是祖国内陆通往西藏的最早的现代交通干线。
1950年初,恢复和打通川康公路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同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了雅甘工程处,4月正式开工建设,数万军民投入到筑路一线,掀起了一场抢时间促通畅的筑路热潮。
1951年5月西南区大批大中专毕业生报名参加十八军合影,即将投入到康藏公路第一线。
1954年工程司兼队长侯康带队视察担任吞多至德钦及邦达或吞多勘测任务。图为侯康在帐篷前计划工作。
△图为1954年过溜索跨澜沧江
1951年6月6日,开始公路基本建设技术设计。图为西南51线C1新京藏公路玉昌段(玉隆~昌都)技术设计书、总预算书。
1951年6月,西南交通部公路局川藏公路总指挥、局长穰明德及孙楷堂等专家来大渡河桥检查西岸桥质量问题。
△图为康藏施工处扎营现场
△图为骡马运输队摆渡过雅安羌江
△图为川藏公路(康藏公路)昌拉段
怒江前后路线踏勘图
△图为西南交通部康藏公路昌拉段测量设计规程
△图为康藏公路昌都太昭段概况
那些需要翻越的大山垭口
正渐渐从川藏线上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不断
创造人类工程极限的桥梁和隧道
而随着雅康高速的修建
川藏线上又将有一些路段
将给人们留下新一轮的记忆痕迹
但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
无论是什么年代
筑路人、护路人、养路人的付出
都将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