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枷锁的老师怎么看都像是陪太子读书
开学没几天,接到班主任通知,要在线召开新学期的家长会。听到班主任在视频的另外一端,列举上学期同学的总体表现,迅速把笔者拉回到30多年前的回忆中。
笔者那时只是小学生,经常被老师要求请爸妈去参加家长会。那个时候的班主任可没有现在的老师这么“温柔”和“含蓄”,直接就每个同学的公布分数和排名,名列前茅的家长自然是喜上眉梢,成为自己父母口中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被点出在学校“斑斑劣迹”的某些同学,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回家免不了又是一顿批评甚至暴揍。
家长会的效果怎么样呢?好学生可能能管好几年甚至能记一辈子,差学生也能管好几周甚至一学期。
如今的班主任都很“慈悲”,不敢公布学生排名,不敢公布学生分数,不敢点名批评。这或许就是一轮轮素质教育,学生减负等改革的结果。不过,这种慈悲总让人觉得有些过了。
回想上学期,有一次某位家长在群里询问当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正好笔者知道就顺手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第二天,笔者就接到了班主任的提醒:请家长不要在微信群里公布家庭作业,这样不好。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笔者发现,班主任对家庭作业的称呼已经换成了“建议作业”。
偶尔听孩子说起班上一位佛系的家长,直接跟孩子说不用学习,只要快乐成长就好,作业大部分都写不完,上课也不认真听课,考试经常只得十几分。班主任也只能呵呵应对。甚至有些孩子上课调皮捣蛋不被批评,孩子不写完作业,考试态度不端正都不受批评。
听着班主任隔靴搔痒般的点评,笔者都感觉很憋屈:泛泛地指出是“某些”同学的某些行为不规范,并且提醒某些家长注意审查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问题,怎么感觉班主任这么卑微啊。那些已经出格的花草树木急需修剪,错过最佳成长时机,树苗长得横七竖八,最终只能是一颗废材。
深入了解发现,并非如今的班主任是非不分,太过慈悲,而是被套上了各种枷锁,动弹不得。虽然顶着园丁的光环,被授权教书育人,但是哪一颗花草班主任老师也不敢修剪啊。
确实不敢。即便家长让剪也不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老师这个职业更像是陪太子读书。
最近,如果你关注新闻会听到,每年有很多起孩子自杀的事件发生,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综合来看,大部分自杀者都觉得心理压力太大,或来自于自己活来自于亲人、老师。他们的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于是,义无反顾地跟这个令人厌烦的世界说再见,不玩了。
一位老师一辈子遭遇到一次自杀事件,可能他的教书生涯就此结束了。即使还可以继续,老师的心理也将存在一个阴影。别说这样的自杀事件发生在某位老师的班里,就算是发生在本省,估计也足以引起省教育的高度重视,紧接着肯定是一轮又一轮的座谈会,讨论如何避免在本省本校再发生类似事件。
然并卵。这样的事件看似是个体事件,事实上有一定的群体性。
中国的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非常之高,远高于自己的奋斗和学习,似乎自己年轻时在学习上的遗憾,可以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把过重的期望和压力都施加到孩子的心理上了。
家长带着这样的期待,孩子带着这样的压力,让老师的管教如同在鸡蛋上跳舞一样——稍微踩重了一点,这个学生的心态就崩了。正如笔者在这篇《14岁花季少年或因一篇古文引发血案》文章中所言。
对于当前老师的“慈悲”教育,笔者深表担忧:孩子被送到学校就是走一趟形式主义,来时什么德行,毕业时还是那样。
家长寄希望于把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交给老师,但是老师把这份责任交还给了家长。学校和老师一样,因为担心家长和孩子的投诉,把原本应该给予孩子的管教变成了放任。孩子、老师、家长和学校,大家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要知道,最终,这些孩子可是要走向社会竞争的,有些参加国内,有些参加国外竞争的。竞争不过是要被淘汰的,淘汰就可能面临着失业,没有稳定收入,幸福感变差,进而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
希望笔者是危言耸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