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南有座吉州窑

(历史)江南有座吉州窑

文|01一线

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东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江青原区,南邻凤凰,西连敦厚,北与吉安市中心城市吉州区隔河相望,距吉安县城11公里,距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

据明代《东昌志》载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北宋元丰年间,整个永和街上人头攒动,脚步匆忙,口音嘈杂,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里云集,铺面里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宋街上有一些小景点,如画水塘,是原来窑工用来洗画笔的地方;有大茶棚,是窑工们工作之余喝茶休息的地方,以及木作坊,在以前是窑场的旧作坊。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辅、茶楼酒肆等。又据明代《东昌志》记载,元代大文人、学士酸斋贯云石《凤冈仙境赞词》对此载道:“天星分翼轸,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清都观,游赏堪画图。到处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举,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乱纷纷来往不绝,一带儿舟砂渡,更有那苏子瞻堕履泉如故。……只的是景物异俗文墨邦,江南第一所,一答儿风流土。”这是对宋时吉州“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历史写照。

吉州窑又名东昌窑、永和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民间瓷窑。创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兴于五代、盛行于宋代,衰于元末。宋代,永和窑集北宋各窑制瓷技术之大成,对中国陶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永和镇瓷器是人类的灵魂之花。吉州窑的青、白、黑各色釉瓷和彩绘瓷,以及青花瓷是“中国的瑰宝”,享誉全世界。特别是木叶天目盏瓷器更是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深受各国欢迎。吉州窑以黑釉瓷和彩绘瓷为代表,黑釉瓷中的各种釉斑、木叶纹、刻花和剔花等独树一帜,尤具特色。特别是从南宋起,永和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出产了我国陶瓷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黑釉木叶天目纹盏和青花瓷的陶瓷。吉州窑的青花瓷后来传到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中的最绚丽之花。

永和镇简史

永和又名东昌。永和在夏、商时代地域属扬州西域,周朝属吴、越、楚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庐陵县后,属庐陵县。东昌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万历《吉安府志》载“初平二年,初置庐陵郡,立南部都尉治新淦,统县凡十: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阳城。”按“初平二年”为东汉献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91年。当时扬州刺史刘遵上书朝廷,请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并置庐陵郡所统辖的十县,朝廷准奏。但汉献帝是董卓擅权废汉灵帝后立,当时天下大乱,战争频仍,政治弛废,朝廷关于设立庐陵郡等内容的诏书并未实施,永和境内仍属庐陵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定江南,下庐陵,孙辅莅境施治,庐陵郡正式成立,治所在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处,辖由原庐陵县析置的高昌、阳平、西昌、兴平、遂兴五县和原隶豫章郡析置的南野、于都、赣、平都、石阳五县,共十县,永和境内属西昌县。吴末(277—280),析西昌地置东昌县,东昌县始立,县治所在今永和圩镇范围内。隋开皇十年(590),置吉州,再撤西昌县,吉州辖庐陵(由石阳县改)、安成(由安复、平都2县合并)、新淦(由巴山郡来属,巴丘及石阳一部分地域并入)、安丰(由西昌、东昌、遂兴、广兴、永新县合并)、吉阳、阳丰、兴平7县,永和境内属安丰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吉州辖庐陵(吉阳、阳丰、兴平、庐陵4县合并)、安成、新淦、泰和(由安丰县改)4县,永和境内属泰和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东昌县,属南平州,永和境内属东昌县。唐武德八年(625),设太和县,由原泰和县改,永新、广兴、东昌3县并入,永和境内属太和县。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永和等地割属庐陵县。由此可知,东昌县存续时间为两个时期:一是从公元277—280年至公元590年,二是公元622年至公元625年,存续时间总计为300多年。庐陵县、庐陵郡的具体史料,唐朝以前无具体记载,故东昌县的具体史料现已无法知晓。但东昌作为一个地名,仍然保留下来,后世在许多场合,仍称永和为东昌。

永和镇自北宋元丰年间、经元、明、清,隶属庐陵县儒林乡(原名文霸乡)辖一、二、十、十一、十二都。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改庐陵县为吉安县,永和隶属吉安县。

永和的名称由来推测,“永和”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对的两个朝代的“永和”年号,一是东汉汉顺帝刘保(125-144在位)的第三个年号为“永和”(136-141)。二是东晋晋穆帝司马聃(344-361在位)的第一个年号为“永和”(345-356)。

而史上以永和镇相称的在《东昌志·序》里这样记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周显德初,谓之高唐乡临江显瓷窑团,有团军将主之;及宋浸盛,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瓷窑烟火公事,群坊巷、六街三市。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至数千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宋进士、永和人周必大在《东昌志·辅顺庙记》中记载“皇朝景德中,瓷窑始置官吏,为永和镇。”这些记载叙述了几个史实:(一)五代时,永和镇这个地方开始有人聚居,从事种田和制陶瓷,开始圩镇的初创。(二)周显德年(954—960)初,这里称为“高唐乡临江里瓷窑团”。“高唐乡”即后来的高塘乡,“里”是当时的行政区划,“团”是一个治理机构。设“团”说明这里的制陶业十分发达。(三)到了宋朝,逐渐兴盛,宋景德年间(1004—1007)成为镇市,设有监镇司掌管瓷窑事项,有了群坊巷、三街六市,已经很是繁荣。后来苏轼于宋建中靖国辛巳年(1101)三月来此游“永和清都观”,并“作诗留观中”,诗的后记中出现“永和”地名。宋丞相、永和人周必大在诗、文中都称“永和”,从未称过“东昌”。这些史实说明“永和”之名在北宋景德年间固定下来。

永和从宋代开始,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永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一是交通便利。在宋朝,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赣江作为连接中原至岭南的重要通道,成为黄金水道。地处赣江西岸边的永和,便拥有得天独厚的便利交通条件。当时永和赣江岸边舟楫林立,商贾云集,是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由此带动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经济极为活跃和繁荣。二是是制瓷业的发展。地处永和并被后世称为吉州窑的制瓷业,从唐末开始烧造,至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制瓷基地。吉州窑陶瓷产品在当时精美绝伦,其制造规模、制瓷技术和工艺水平达到当时的最高峰。“器走天下”,工匠云集,瓷业兴盛与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永和在南宋时期被传为与广东佛山、湖北武昌齐名的“天下三镇”。《东昌志》及有关资料记载,在吉州窑兴盛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永和镇形成“三市六街”,“三市”即上市、中市、下市,“六街”为瓷器街、米行街、莲池街、锡器街、柴草街、鸳鸯街。至元末明初,吉州窑终烧以后,永和古镇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仍维系着兴旺和繁华。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文化发展。自唐代,特别是宋朝以来,永和人才辈出,走出了周必大、欧阳守道、欧阳珣等名宦、文人志士。人们崇尚读书,尊重知识和人才,读书堂、友恭堂故事成为佳话。欧阳修、文天祥、胡铨等历史名人与永和结下不解之缘,苏东坡、黄庭坚等大文豪在永和留下历史脚迹。这些因素,使得永和的文化、教育达到空前的繁荣。永和的陶瓷文化和地方文化,构成博大精深的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勘探确定,吉州窑遗址总面积达3平方公里。烧造陶瓷器废弃物所堆积起来像小山头一样的窑包有24座,堆积物87万多立方米,还有大量窑床、作坊等烧造瓷器的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及保存量最大,种类最多、堆积物最丰富,保存最好的瓷窑遗址。同时,还基本还原了古代永和镇空前繁荣的景况。建于唐朝朝元年间的本觉寺塔仍巍然挺立,建于南唐时期的清朝观仍然香火旺盛,东坡井、读书堂讲经台、金钱池等景观至今还在口口相传。

另外,《东昌志》是一本手抄本,辑录了宋朝至明朝永乐年间当时庐陵县籍一些士人以及一些游客关于永和的吟咏、品题、游记,没有直接记述当时的史实。但通过这些吟咏、品题、游记,表达了当时儒家、佛家、道家的一些哲学、政治、道德、教育观念,从多个不同侧面叙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和事件,保存了关于永和的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东昌志》还有地理图章和监镇图境记,可惜不存。

从《东昌志》记述的内容来看,该书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当时的文人钟彦章开始辑录,继而由曾子鲁(字钝)编辑、抄写成书。永和人、元进士蒋翘之也参与了编辑和抄写。原本存江西省博物馆。2014年,刘远春等人利用手抄本照片,把《东昌志》编校成电子文稿;2018年,吉安县地方志办公室印刷出版。

永和镇作为全国特色小镇,颇具吉安的红、古、绿特色,是吉安中心城区附近旅游景区的杰出代表。红有锦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延生、曾山早期革命活动场所、古有千年吉州窑瓷业及其庐陵文化、绿有山水农耕江南秀色。

永和镇吉州窑简史

永和镇,自三国吴末置东昌县治而开埠。南齐朝,又辟为焦度将军的封邑。唐末五代,“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开始置“柴草市”。北宋真宗景德(1004年)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辟坊巷六街三市。也有说是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建镇,是吉安四大古镇之一。至北宋元丰年间第三次恢复置东昌县县治时,陶瓷名贯九州。因地处古代中原至岭南交通要道赣江水道之畔,成为江南重要商埠,西南之一都会。吉州窑产品远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各国。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实西南之一都会也”。形成了上市、中市、下市“三市”,瓷器街、米行街、莲池街、锡器街、柴草街、鸳鸯街“六街”。境内有楼台亭阁、祠宗寺塔等名胜40余处。最著名的有15处,称为“东昌十五景”,一景一段历史,一桩故事,累被文人吟咏。“苏黄台”是苏东坡、黄庭坚讲经论道的地方;“明秀楼”有宰相周必大的诗咏;“金钱池”有状元罗洪先的诗咏;“东坡井”有苏东坡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他在这里小住,为观题名,在这里会见了农学家曾安止,曾为其所著《禾谱》补写了农具图,作《秧马歌》。

永和镇因吉州窑陶瓷而兴盛,以陶瓷生产、销售为主,带动了交通、膳宿、服务等行业的兴起,成为江南一大重镇。如今,古镇古迹名胜历数百年,天灾兵祸,多忆湮没,有的仅存遗迹。“六街三市”仍基本完整保存,古镇老街即“鸳鸯街”宽三米多,两边有台阶进出店铺;里坊有绿野坊、文德里、茂材坊和南丰里等;官署有税课局、监国公祠、监丞公祠等;书院有凤岗书院;寺观庙宇有本觉寺、智度寺、清都观、辅顺庙等。特别是吉州窑24个如冈似阜的古窑包错落有致相嵌在镇旁的田野上,用万古不化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辉煌。

吉州窑名称为何称吉州窑,为何不称永和窑?这名称是按照惯例,地处永和的窑场在鼎盛时,隶属的市一级机构叫“吉州庐陵郡兼军事”,日常生活中人们简称“吉州”。按照惯例,这种大型窑场要冠以市一级机构名称,所以称吉州窑,如建州窑、磁州窑等等。

吉州窑是一个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窑场系列,产量大、器型多、成本低,在宋朝时与定瓷、磁州窑、钧窑、耀州窑、建窑等全国著名窑场齐名,而且继承和发展了这些窑场的烧造技法,为景德镇釉下釉青花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对景德镇瓷业烧造的提高起到重大的作用,从而奠定了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吉州窑瓷器烧造者利用当地的材质,不断吸收、转化各瓷窑的先进技术,很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制瓷工艺,形成吉州窑陶瓷“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吸水率高、施釉薄、见水亮等特征。

烧造的主要器物有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枕、玩具等,釉色有青釉、青白釉、乳白釉、褐釉、黑釉、绿釉,装饰工艺有贴叶、剪纸贴花、印花、剔花、点彩、青花、青灰质及变釉等。其中最著名、最受人们推崇、科学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当属黑釉系列产品和变釉系列产品。黑釉系列产品之中,最著名的首推木叶天目。“天目”是黑釉的别称,源于唐朝。唐时,许多日本僧人来到浙江天目山上的寺庙中学佛修行,他们以得到一件中国产的黑釉器物为荣,带回日本称为“天目”。久之,中国也有很多人将黑釉称为天目。所谓“木叶天目”,就是用树叶装饰的黑釉瓷器物,最常见的就是木叶天月盏。这种盏,形状如竹篾编成的甑盖,呈斗笠形,大小如今天盛饭用的饭碗。这种器皿叫盏不叫碗,是因为这种盏是宋人用来喝茶的。它通体黑亮,晶莹夺目,底部静静地躺着一片金色的树叶,貌似立体,实际平滑如砥,注上清水,树叶如轻舟一样飘浮在水面,非常神奇。有的盏还是两片树叶交叉叠放,更令人叫绝。

这种盏的做法是:制好坯胎以后,贴上树叶(一般为桑树叶)放入釉汁中一浸,让坯胎和树叶沾满釉汁,称为上釉,立即取出再晾干即可。不须画也不须写,制作快捷,成本低廉。煅烧时,树叶先被烧成灰,但仍沾在坯胎上,温度再升高,树叶灰与釉汁熔化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常神奇的瓷釉装饰。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古代,创造这项工艺,不知道要进行多少次试验。在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今天,人们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得到黑釉的化学成分比例,再按照比例创烧出了木叶天目,但其效果,仍不如古代的木叶天月那么灵动,那么有神。

吉州窑陶瓷产品另一个特色装饰工艺,是剪纸贴花。将剪好的纸质图案贴在陶瓷器的坯胎上,涂上一层黑釉,干燥后送进窑中煅烧。剪纸灰与黑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剪纸图案;还有一种是涂好黑釉后,将剪纸揭去,留下釉色与坯体相对的图案。剪纸贴花装饰内容十分丰富,有字也有画;题材广泛,各种字形字体,举凡吉祥动物、植物以及人物,都可以随着艺人丰富的想象剪出。这些图案,往往寄寓人们祈盼平安、吉祥的情感,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变釉是吉州窑陶瓷产品的另一个神奇的装饰工艺,就是将坯胎直接施黑釉或褐釉,干燥后煅烧。釉料熔化所需温度较低,于是在重力作用下坯胎面向下流动,产生条条纤细纹饰,冷却后如兔子的毫毛竖起,又似针般射出,被称为“免毫天目”。北宋颇具艺术水准的宋微宗皇帝,对免毫褒奖有加,说:“盏色以青里为贵,兔毫为上。”还有一种变釉是鹧鸪斑,这是吉州窑独创的装饰。即釉色在窑变过程中,产生出羽毛状条斑纹,相似鹧鸪身上的羽毛,称为鹧鸪斑天目。这种变釉,色彩变化更多,不仅似鹧鸪斑,有时还似朝夕的云霞、连绵的黛山。免毫天目和鹧鸪天目盏,是宋代两种最为珍贵的茶具。

吉州窑的釉下彩绘工艺,起到上承唐代产生的中国陶瓷生产的尚不完善的釉下彩绘工艺,下启景德镇青花瓷生产工艺。在吉州窑之前,传统釉下彩绘工艺要先在坯胎上先施釉再彩绘,再施釉,工艺复杂。吉州窑的釉下彩绘工艺可以直接在坯胎上画出图案,再施釉,工艺简捷得多。

在500多年的烧造过程中,吉州窑场的工匠大量吸收前代和同时代各地窑场的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加以改进、提高,从而使吉州窑的烧造技术,装饰工艺达到新的水平,形成鲜明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而影响当时和以后的窑场,达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共同提高的目的。这也是庐陵文化交流、融汇而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吉州窑的产品“器走天下”,行销海内外,主要路径有:一是经赣江溯流而上,经赣州到大余,转陆路过梅关到南雄,水运到韶关,顺北江到广州,在广州港装大船运往南洋、印度,远的到达非洲东海岸。二是经赣江顺流而下,入长江,进运河,东入海港达东亚,西走古代“丝绸之路”到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流向海外的陶瓷器,很多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器。日本东京的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多件宋代吉州窑的精美瓷器,其中的釉绘瓷瓶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黛皮盏、木叶天月盏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印尼首都雅加达博物馆、美国的博物馆,都有吉州窑的陶瓷器。吉州窑的这些陶瓷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目前,永和依古镇濒临赣江保存下来的其他建筑构筑物而建的街道、古码头、古渡口、古村落集中连片,古朴典雅。这里新修有东昌路宋街。宋街全长1800米,主路宽7米,步行街的两边是38栋赣中仿宋民居风格的民房。这里的街市、里坊、官署、书院、寺观庙宇等建筑类型丰富、历史脉络清晰,且有一定数量的历史遗存相印证,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特点。历史建筑除了传统的天井式民居外,部分建筑还采用了赣中地区特有的独立中小型民居,并为解决厅房内的采光通风而创造了天门、天窗等特殊的采光方式,明显带有江西省中部的地方建筑风格。这些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建(构)筑有近百处,其布局、结构、木雕镂刻及石雕等技术较高,富含传统文化色彩。街、巷、院、路,大多以窑弃匣瓦铺筑地面,为古瓷镇的一大特色。

吉州窑,这朵改变人类的瓷器餐具之花,虽然开在了古庐陵吉州大地,然它香尽世界,曾为吉安赢得了“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

陶瓷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器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制造时人们赋予了很高的科技含量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二是已经制成的陶瓷器物,具有不变形、耐腐蚀的特点,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因而陶瓷本身携带的科拔含量和文化艺术信息,也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所以,陶瓷的这些特点,使之成为科技和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成为收藏家的钟爱。陶瓷的科技和历史文化信息的汇合,就是陶瓷文化。所以,吉州窑遗址被人们所重视。1957年,吉州窑遗址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吉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开始,永和镇作为全国、省级示范镇,与吉州窑遗址一起进行开发、保护建设。至2021年,修建永和镇仿宋街道,建成吉州窑遗址公园、中国吉州窑陶瓷博物馆、周必大纪念馆等设施,打造成4A级景区。

如今,由赖卫东作词,熊纬作曲,王丽达演唱的歌曲《江南有座吉州窑》,收录于《这些年》专辑中,唱出千年的记忆。歌词写道:“江南有座吉州窑,绿树轻烟如画描。千年古窑今犹在,宋瓷明珠天下晓。木叶盏神韵妙,树叶翩翩水中漂。多少神器多少瑰宝,千古传奇绝唱吉州窑。江南有座吉州窑,田园乡韵如画描,古镇诗情迎远客。泥火薪传看今朝,龙窑在情不了。匠心梦想装满窑,多少故事多少奥妙。寻幽探奇相约吉州窑,江南有座吉州窑。”

永和镇著名景点包括吉州窑遗址,周必大遗址(墓),清都观,吉州窑博物馆,现代曾山故居等。吉州窑遗址已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现在遗址旁辟有仿宋一条古街。

马头墙,青砖瓦,堆花美酒醇而香。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这是对宋时吉州永和镇的又一写照。因永和镇濒临赣江,当时主要以赣江水路运输为主。当地经商者“一把包袱一把伞,走到湖广当老板。”无数的家乡人,到湖广川黔一带经商,勤劳诚信,历尽艰辛,成为“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受深厚庐陵文化的熏染,他们积累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修祠建房铺路,改造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房主在建材和家具上装饰宣扬着儒家道德或人情世故的雕刻、绘画、楹联、格言和匾牌,寄寓着对吉祥安康生活的期盼。永和古老建筑是骑墙黛瓦、画檐跷角、门窗雕刻、古色古香。这是一帧古老文明的画卷,灿烂辉映在历史星河。宋代,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井、古桥、古樟、古庙观等建筑,遍布在吉安永和镇的山乡绿野间,一条条用阻坛和窑砖铺成各种图案的长街古巷,纵横交错,妆点着古镇的风貌,见证了古镇的千年风云变幻。而在庐陵街头巷尾,在茶余饭后,人们仍然在津津有位地讲述着永和老街故事。

然徐霞客在他的《江右游日记九》只是轻淡描写:“十九日昧爽行。十里,复循西岩山之南而行,三里为值夏。西八里,逾孟堂坳,〔则赣江南来,为浇洋入处〕又二里,张家渡,乃趁小舟顺流北下。十里,有市在江左,曰永和,其北涯有道,可径往青原”。

我作为永和人,热爱家乡生态。应上周五当地政协负责编纂《游线旅游资源概述》一书的欧阳学弟之邀,周末期日上午,一鼓作气,至通宵达旦,赶为家乡旅游文化丰富一笔,以弥补徐霞客对家乡永和旅记的缺失或不足。因为涉及几万字,之前分章节供大家细细分享过,在此不再重复。后来,我负责编纂的《游线旅游资源概述(永和篇)》和我撰写的《千年回眸赞永和》一文编入由吉安县政协组编的历史文化散文集《霞客·庐陵》已正式出版。

如果你是一位旅人,请跟随我的文字先行感受我家乡厚重的自然人文景观和餐饮文化,今后有路过吉安,不妨到我家乡歇歇脚,想必你有丰厚的收获。

2021年7月3日,曾广米发微信给我说:“七月六日晚七点,在吉州窑博物馆门前,永和微马队在那里搞活动。庆祝,你能否为江南有座吉州窑写点历史。”今晚,再应他所约,作此文。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兼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代主席、协会《庐陵文苑》期刊和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