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你嘲笑过孔乙己吗?
尘世一朵莲微刊第214期

你嘲笑过孔乙己吗?

孔乙己,是选入九年级语文课本的一篇小说里的人物。
鲁迅先生在小说里写道“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他穿长衫以示区别于那些干活的“短衣帮”。可是他又没有那些真正的穿长衫的人有钱。所以,他到店里也只能站着喝酒了。
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既站在穷人的外围,也无法进入富人圈子的边缘人。这么一个边缘人,唯一的价值就是给店铺里的穷人和富人带来一点笑声。
我想问的是,你读《孔乙己》的时候,你嘲笑过孔乙己吗?当年,我听老师讲这篇课文时,我笑过,后来,自己做了老师,课堂上讲这篇课文时,也笑过。
而现在,我似乎笑不出来了。
一个读书人,因为没有考中,从此就成了边缘人了。
他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他瞧不起那些打工出卖体力赚钱的短衣帮,他认为自己有知识,懂得多,应该做些体面的花费脑力的活儿。但事实上,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向往星空,但脚从未踏在坚实的大地上。揽了个适合自己干的笔砚纸墨的活儿,干不了几日,人与物同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留着长长的指甲,自己的长衫十多年没有洗,破了也没有缝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都收拾不利索的人,纵然有齐天鸿志又能如何呢?
社会把他边缘化了。试想,一个落魄的读书人,有谁能瞧得上呢?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和干粗活儿的短衣帮站在一起,怕是雇主心里也会直犯嘀咕:这人,能行吗?
边缘人,很孤独。边缘人,前路茫茫。那个时代,孔乙己这样的边缘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若孔乙己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他有没有出路呢?思前想后,觉得孔乙己似乎还是没有什么出路。
除非孔乙己肯脱掉长衫,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比如,放下自己的孤傲清高,懂得社会地位有高低之分,身份没有贵贱之分,身份中的人才有贵贱之区别,比如,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恪守做人的本分,不失信于人,也许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亲爱的朋友,写到这,我忽然想到孔乙己曾经的一个经典的动作:“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有人曾说:这排出九文大钱跟掏出苹果手机没有什么区别。我想,我们每个人身体里边都住着孔乙己吧。大到房子,车子,小到鞋子,包包,甚至口红,所有的都是装门面的资本。
曾看过一期青歌赛,歌手长得漂亮,声音很美,答题时被一道题难住了,题目问每年三月十五日是个什么日子?这个日子,广播,电视,报纸上广泛宣传,几乎没有不知道,可偏偏这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不知道。
我在想,这样的姑娘,哪个娶回去当媳妇的话,得有强大的心理准备才行呢。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只配住在天宫啊。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长得好,唱得好有何用?
孔乙己读书读到不接地气,成了边缘人。现代读书人,以此为鉴,比较妥当啊。

往文阅读:

从这里了解我
王莉,笔名:冰莲花。女,新疆石河子人。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石河子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签约作者。散文《当时光精确到数字》,选入《读者》卷首语精华本《笨拙的力量》,收入心灵物语丛书智慧卷《不要等到来不及》等选本,散文《永远的沙枣树》收入心灵物语丛书青春卷《青春不成谜》。曾获新疆石河子首届年度文学创作成就奖。曾经在武汉《爱情婚姻家庭》杂志子刊《心怡》开过专栏。有文字被设计为中考试题、高考阅读素材。2008年出版散文集《冰莲花》。散文集《风烟俱净 岁月安好》即将出版。这是一本既适合成人阅读,也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欢迎届时订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