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和他的金黄时代

看到他静静地躺在那儿,所有人都掉下了眼泪。

打着蓝白相间的领带,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瞻仰遗容的人群缓缓走过,还没到跟前,就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鞠躬,一边流泪,一边双手合十。

他老了,脸上的老年斑清晰可见,头发是花白的;但他又好像永远年轻着,大家会一直记得他笑咪咪的模样。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门口,“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这幅毛笔写的挽联,祭奠的人们默读了一次又一次。

“别排了,瞻仰遗容一共1个多小时,就剩下10分钟了。”擦着眼泪出来的人,不停地劝着门外空地上排队等着的上万人。

太阳很大,人群很安静。孩子们不哭不闹。听到好心劝告后,大家全部都摇头回应:“万一还能赶上呢,我们想看一眼”。

他们攥着花,为袁老做最后的送别。

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分,袁隆平院士去世。

当天深夜,健康时报记者赶赴长沙。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地,走进了祭奠袁隆平院士的人群,走进那个属于他的时代。

2天时间,48个小时。带着悼念现场的千千万万个人的眼神和只言片语,记者努力从书中、从影像里寻找袁隆平生前的足迹,用多个片段还原、追忆那个真实而“普通”的袁隆平。

向袁隆平、以及镌刻着他金黄稻穗儿的伟大时代,致敬。

5月24日,瞻仰遗容后的人们走出灵堂。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殡仪馆里捧花的孩子

“爸爸告诉我,没有袁爷爷,我们就会挨饿。”在殡仪馆外一眼望不到起点和终点的人群里,7岁小男孩孙天越带着一个全新的红领巾,用稚嫩的语气回应着记者。

在被问到“如果有机会和袁爷爷说几句,最想说什么?”的时候,小天越想了几秒说:“袁爷爷,不要忘了我们。”

话音刚落,孩子身边的父亲眼泪就掉了下来,眼睛一边向上看,一边局促地整理着怀里的花束:“孩子说了,以后再也不剩饭了。”

从5月22日开始一直到5月23日深夜,长沙一直在下雨。但丝毫没影响殡仪馆的数万群众。

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未成年的孩子。小天越是记者随机采访的30个孩子其中之一。从3岁到17岁,无一例外的都知道:袁爷爷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有了他,我们才不会挨饿。

杨可心在排队人群中举着自己为袁爷爷做的画,上面写着: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会好好吃饭。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爸爸告诉我,爷爷那代人,都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有了他,我们才能吃饱。”6岁的小女孩杨可心手里捧着自己的画说,爸妈昨天一边看手机一边哭,被问到为什么来献花时,小女孩说,是要来送别袁爷爷。

“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种的水稻是给大家填饱肚子的。”和76岁的奶奶、48岁的爸爸和14岁的姐姐一起来缅怀的7岁小男孩张宿豫说,以后要成为袁爷爷的人,被追问“是哪种人?”的时候,小男孩没有丝毫犹豫:是心怀祖国的人。

殡仪馆外人头窜动,队伍一排,就是几公里。无论多大的孩子,没有人喊累。

烈日下的殡仪馆门口,万人排队瞻仰袁隆平院士遗容。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时光回转到2019年的一天,在站着完成30分钟演讲后,袁隆平被带到休息室休息,想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他常常面露疲惫。

据《人物》杂志《暮年的野望,袁隆平的最后十年》一文报道,工作人员会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大家,袁隆平累了,需要休息。这是他生活的常态。但当有人来问,刚刚献花的小朋友们想来跟教科书上的袁爷爷合影时,袁隆平突然来了精神,立刻站了起来。

在他面前的,是些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穿着校服,在见到课本上的人物时,孩子们满眼都是紧张。

“你们都是中学生吧?”没想到的是,一直沉默的袁隆平难得地主动说话,他少见地露出了笑容。

而今天,在烈日照耀下的殡仪馆里,很多孩子穿着长袖的校服,从幼儿园到高中均是如此。这是袁隆平生前深爱的一群人,他曾说过:孩子,是未来中国的脊梁。

小学生在给袁隆平献花,三鞠躬。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在排队人群中,还有一个16岁的孩子,手里拎着3个装满鲜花的大袋子。5月22日晚上,他在微博上发起了“帮人献花”的话题,1小时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1个请求。

“我跑了好多家花店,凑齐了71朵花。然后一个个回家写缅怀卡片。”他告诉记者,他把这件事儿,当作是00后对老一辈科学家“根”与“精神”的延续,因为他的爸爸曾告诉他,家里的3个爷爷,有两个是被饿死的。

“袁爷爷是种水稻的人,让我们吃饭的人。”一位3岁的小朋友重复着这句话走向殡仪馆;站在他后面的是一位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17岁大男孩徐志宇,他告诉记者,穿着校服是对袁爷爷的尊敬。

说起想对袁爷爷说的话,徐志宇满眼坚定:“袁爷爷,你最放心不下的这片天,以后我们来顶。”

袁隆平遗像面前,那些捧花的孩子,真正托举的,是这个民族的希望。

“那一串串农作物,好漂亮呦”

2011年1月,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这个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地方,6块大型电子屏幕同时播放着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大约在第6秒,袁隆平出现了,穿着格子衬衫,身后是一张金黄稻穗的照片。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2011年1月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第6秒袁隆平出现在画面。

无论是在之前的几十年,还是在这之后的十年,袁隆平的双脚,一直深深地扎在稻田里。他裤腿上沾满的泥渍,是让中国人吃饱肚子的艰难烙印。

关于袁隆平的出生和如何走向杂交水稻的科研路,央视十年前的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做过详细的影像资料留存。

1930年,袁兴烈一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年轻的父母一时兴起,在姓名一栏里只填写了:“袁小孩儿”,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当时在协和医院留下的模糊的脚印,是他给世界留下的最初印记。后来,因为族谱中辈分该是“隆”字,又出生在北京(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因此名为袁隆平。

袁隆平的父母,希望下一代能够光耀门楣。1936年,不满六岁的袁隆平被送到武汉汉口最好的小学,而这个选择冥冥之中为他种下了一颗“种子”。

“小学一年级那年的6月份,老师带到我们去附近的一个企业家庄园,看到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哦,还有那些葡萄,一串一串的。好漂亮哦。”在央视纪录片的画面里,袁隆平讲述着70多年的画面,依然激动的张开手比划着,也是那时,袁隆平第一次爱上了“农”这个字。

当袁隆平再次回忆起儿时的这次经历,发现他是如此美妙信息,却又恍若一场梦境。还没来得及好好咀嚼这个梦,战火就让它支离破碎。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几个月后武汉失守,这个普通的殷实之家开始随父亲逃难。国土沦陷,疾病、饥饿、伤痛,死亡时刻伴随着这个家庭。战争也使得袁隆平从小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受别人欺侮,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在湖南教育出版社《袁隆平口述自传》中,他曾回忆: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我至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

儿时的梦想,年少时经历的战火和正在体验的饥饿感一起纠缠在当时还是青年的袁隆平的脑海中,他意识到,要吃饱饭,首先应当关注主要的粮食作物,于是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一片稻田里,这是一种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颗异常饱满硕大的种子开启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新篇章。

1969年冬,为了加快试验进度,也为了寻找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袁隆平带领他的实验小组,去到温暖的云南元江,加速培育实验。一个月后,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7.7级大地震,而地震的震中距离袁隆平工作的元江县只有150公里。

“地震中心我们这一百多公里,摇动的很厉害呀,我们就出来,不敢住在房子里面,冲到了操场。”袁隆平回忆这那段苦日子:后来他和助手们在又漏风又漏雨的窝棚里继续试验工作。在云南征集到的大量野生稻资源让他欣喜万分,试验刚结束,他就带着这些样本马不停蹄的返回了湖南。

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30多年的时间,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2017年,1100公斤。截至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共有133个。

尽管如此,袁隆平依然努力的继续向前走。

5月24日,在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现场,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含泪讲述袁老遗愿:袁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非常执着的一位老人,他从前说过,希望有一天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多养活8千万人口。

袁隆平的的愿望,后辈人一定会完成。而他所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

因为花束卖光,一对兄妹在草丛里摘野花准备和妈妈一起去祭奠。健康时报记者张赫摄

一张来自非洲的纸币

5月22日晚,联合国官方微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福泽,早已洒遍世界。

2019年末到2020年初,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选手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

袁隆平看见后还好奇:“怎么给我一张钱?”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的2万纸币上,印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值得被传颂。

据央视新闻2019年的一档视频节目中记录,马达加斯加,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一个梦幻般的地方。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团队在2006年去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生活上的困难,团队成员们可以克服,可是当他们满怀热情地告诉当地人:“我们来自中国,来帮你们种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的产量至少可以翻倍。”当地人却都觉得很难相信,更不想配合。

团队成员们还要面临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说青蛙,在我国的稻田里它是吃害虫的,可是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就有这么一种青蛙,不爱吃害虫,更爱吃水稻。再比如变色龙,它们稍微好一点不吃水稻,可是喜欢在成熟的稻田上爬行、冲浪,会压倒大片的稻田,导致减产。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袁隆平的团队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攻克,一位农民一位农民手把手地去教课,一粒米一粒米地播种收获。

如今,团队的农业专家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肤色上已经不分伯仲。而这种坚守的背后,还有一位灵魂人物的支持,那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用产量和事实说话,如今当地人再提到杂交水稻的时候会说:“擦拉贝”,也就是当地语里最好的东西。

从“魔稻”到“擦拉贝”,这种转变源于杂交水稻十几年出色稳定的产量,让他们相信这种水稻可以帮助马达加斯加共和国近两百万的饥荒人群吃上饭保住命。这种转变,来自于2017年的一场水灾,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农业专家划着船去看稻田,发现当地的秧苗都倒了,只有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还屹立在那里。

十几年的光阴,这些水稻不光立在了稻田里,也立在了人们的心里;十几年的付出,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光在马达加斯加,而是在非洲的十六个国家都结出了金黄的稻穗。

杂交水稻不仅登上了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钞,并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国策。后来,马达加斯加牢牢记住了这份恩情,派出使节专程前往湖南长沙拜访了袁隆平,并将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赠予了袁老。

如今的中国,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吃过袁隆平院士的米。这些水稻,不光让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更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受者变成了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

5月22日,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后,马达加斯加在农业部网站发表文章悼念袁隆平。文章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曾经帮助该国将水稻每公顷3吨提高到10吨,让马达加斯加的农业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拉纳里韦卢部长还录制了视频,郑重表达哀悼。他在视频中表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离世使人类和中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发展的杂交水稻技术和中马两国坚实的合作关系将使世界消除饥饿的愿景在马达加斯加实现。

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非洲的孩子吃上袁隆平爷爷的米。很多人说,要感谢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但更多人觉得,要感恩那些,面朝土地、心怀世界的播种者们,比如,袁隆平。

他一直年轻着

在人们的记忆里,袁隆平似乎从未变老。

杂交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公斤后,他开始把重点转向海水稻,这是他暮年最大的心愿。

直到90岁,袁隆平的记忆力都一直很好。在他生前的一段影像资料里记录了这样一段交流:一位客人造访,他和对方聊起国土面积、聊起人口、聊起一个县域的规模,他能熟练地说出——湖南的一百多个县,平均每个县的面积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客人夸赞他记忆力好,他开心的大笑,他想一直年轻,想做更多事儿。

据“最人物”2020年9月报道,当时已经90岁的袁隆平说,有医生告诉他,中国的老年人,到了85岁基本上记忆里都开始变得不好。“幸好,我今年90岁了,还没有糊,脑瓜子还没有糊。”说完,袁隆平哈哈笑了起来。

在腾讯2019年拍摄的纪录片《时代|我》里,一段画面让很多人泪目。

2019年3月,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始前,助理辛业芸给工作人员交代:“袁老师下车的地方到会场之间最好不要超过100米,而且只能是平路,不能上坡,也不能有台阶,助理甚至现场走了一趟,走到电梯处是43步,换成老年人的速度,大概80步,再走到会场,需要42步”。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说,“我们到时候扶着袁老,站在旁边借点力”。辛业芸回复,“他就是不愿意给你看出他走不远。他也不喜欢别人扶他,只要自己感觉能走,就会摆摆手,说不要扶,不要扶”。

还有一次,会议开始前,袁隆平问身侧的人,“杨聚宝来了没有?”那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也是他的同行者。对方回答,没有,走路都困难。

“哎哟,走路都困难了。”他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动了动嘴角,眼神里是惋惜。他好像还没从这个答案里走出来,又问,“今年多少岁了?“还没到 80 岁”,已经 90 岁的他听到后摇了摇头。

他知道,衰老,不可避免。在最后一次接受深度视频人物特稿《时代|我》中,记者深度视频采访时,“你现在最在意的是什么?”尽管一个问题重复了很多次才听清,他还是在听懂的瞬间大声说出了几个字:“杂交水稻。”说完,舒展了紧锁的眉头。

在健康时报记者查询所有袁隆平生前的资料时,有一个最让人动容的画面,久久浮现在脑海不能忘却:那是2019年的一天,天朗气清。袁隆平坐在观光车上手搭在白色的栏杆外,正参观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停车,让院士看看这群小鸭子。”身边人看出了袁老舍不得离开,马上让司机停车。

坐在观光车里的袁隆平,轻颤着的嘴微微张开,嘴角上扬,眼神里闪着光芒。一直感叹:鸭子好漂亮啊!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么点的小鸭子,就能长这么大了?!”停下几秒后,他又重复了两遍:好漂亮啊。

这句重复了3次“好漂亮啊”的场景,像极了80多年前,他第一次在农庄看见好看的农作物时的样子。这个看见10几块钱的衣服一次买很多件的人,跨越尽一个世纪的风霜,从未变过。

此时,袁隆平已经89岁。脸上的斑点清晰可见,皱纹也深刻了许多。看着鸭子游过,他突然动了动身子,学着鸭子叫了起来:“嘎嘎嘎嘎嘎”。

周围人都笑了,只有他,像个孩子。

责编:王真

主编:徐婷婷

校对:谭琪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