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太公兵法》写了些什么?
时间:2012-05-21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
据《史记》记载,张良少时曾有一次奇遇:
张良无事闲游于下邳的一座桥上,有一穿短衣服的老者也到了这里,突然老者把自己的一只鞋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孩子,去给我把鞋子拾得来!”张良鄂然,望着这个无礼的老人,恨不得去打他,想想,人家毕竟是位老者,强忍着到桥下去拾鞋。鞋子拾来了,这位老者非但不感激,反而伸出一只脚说:“给我穿上!”张良只得跪着给他穿上。老者心满意足地笑着离去。张良有些吃惊地望着老者离去的背影,百思不得其解。老者突然又回转身,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早上天亮,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觉奇怪,跪着应答:“好!”五天后的清晨,张良前往。老者已在,怒曰:“既然与我约定,为什么在我的后面到达?五天后早点来。”五天后,张良鸡鸣即往。老者又先到了,再次怒斥:“你又落在我的后面,为什么?再过五天,早点来。”五天后,张良还没有到半夜即到桥上。一会,老者来了,高兴地对张良说:“应当这样。”老者拿出一本书给张良,说:“读这本书就能克敌制胜,为王者师,后十年必成大业。十三年后你要见我,到济北来,谷城山下的一块黄石就是我。”说完老者就不见了。到了早上,张良看清了书名:《太公兵法》。
这故事有几分神秘,谁也不知道这老者是谁,张良更没有把这本书留传下来。几千年来多少人苦苦力寻这本书,都是无果而终。其实,这本书上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反观张良的一生是如何“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就大体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了。
一、宛城之战——腹背受敌,此危道也
彭城会议上作出决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从砀郡出发西进,在白马(河南滑县南)、曲遇(河南中牟)以东大破秦将杨熊军。接着攻洛阳失败,又转军向南,大败秦南阳郡守吕齮。吕齮退守宛城(河南南阳)。刘邦企图放过宛城,率领部队向西,这时张良说:“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而且占据险要的地形。今攻不下宛城,宛城的秦军就会从后方打击你,又有强秦在前,此危道也(这是最危险的用兵方法)。”于是刘邦半夜率兵,偃旗息鼓,从另外的一条道路返回,到黎明时分,围宛城三匝。南阳郡守怎么也想不到刘邦会杀个回马枪,急得要自杀,好在门客陈恢相劝,才没有死。
腹背受敌,为军事之大忌。在世界战争史上亦如此,我们都熟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诺曼底登陆,美英联军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从西侧打击德国军队,第一战争是苏德战场,苏军从东侧打击德国军队。腹背受敌的德军,怎得不败?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腹背受敌,此危道也。
二、夺取武关——重金收买,分化瓦解强敌,大破之
《高祖本纪》中说刘邦在攻下宛城之后,一路西进,“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引诱)以利,因袭武关,破之。”在《留侯世家》中写得更为具体: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饶下军,张良说:“秦兵尚强,不可轻敌。我听说其将屠者子和贾竖,容易被利益所动,愿沛公暂且留在大营,你派人先行,准备五万人饭食,并且将旗帜布满诸山,作疑兵,再令郦食其持重宝收买秦将。”秦将屠者子和贾竖果然叛秦,欲带部队与刘邦的军队一起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张良说:“不能,这只是将军欲反叛秦朝,恐士兵不从。不能做危险的事,不如乘其不备击溃秦军。”沛公率兵击秦军,大破之。
这里我们有必要理解张良的对敌人的重金收买计策,收买的只是少数将领,不可能全部收买,目的只在于瓦解敌军,更不能把敌军当成自己人。敌人在瓦解了之后,群龙无首,乱了阵脚,就便于歼灭了。这种计策与我们现在收编投诚的部队以及俘虏政策是不一样的。但在当时收到了好的效果。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重金收买,分化瓦解强敌,大破之。
沛公先入咸阳,进秦宫,看到宫室帷账狗马重宝妇女千数,意欲留居此处,尽情地享受。樊哙劝沛公出舍,沛公不听。张良说:“正是由于秦残酷剥削压迫老百姓,沛公才能到这里。为天下除残贼,宜俭朴为要。今始入秦,即贪图享受,这就是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的话。”沛公终于清醒了,还军霸上。
为什么要率领一支农民军起义出生入死地战斗?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先入咸阳?不都是为了一个战略总目标,夺取全国政权吗?但刘邦毕竟是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动,几个美女,几堆金银财宝,几间华丽的宫室就蒙住了刘邦的眼睛,这叫做“目光短浅”,忘乎所以,或者叫做“当局者迷”,当然这也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兵家之大忌。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目光锁定战略目标,不贪恋小利;若贪图小利就会前功尽弃,死路一条。
四、烧绝栈道——假戏真做,打好心理战
刘邦逃过了鸿门宴,却不可能消除项羽对自己的猜疑,再加上谋士范增“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推定,因此项羽在分封天下时,把刘邦赶到巴蜀汉中去当汉王,都南郑。刘邦对此心怀不平,但是还要装作诚心拥戴。张良在去韩之前向刘邦献了一计:“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让项王相信你(以固项王意)。”刘邦立马行动,烧去所有栈道。不久,握有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反抗项羽。项羽因刘邦烧绝栈道,无西忧之心,而发兵击齐。刘邦乘机进兵关中,以韩信为大将暗渡陈仓,在三个月之内就消灭了三秦王,建立了关中根据地,接着挥师东下出武关,夺取彭城。
张良出计烧绝栈道是一次心理战,以消除项羽对刘邦的疑心。正是由于项羽的疑心消除了才北去平定齐乱,刘邦才能乘机进兵关中。心理战是诸战术中成本最少而收效最大的战术。在楚汉战争中还有一次成功运用心理战的范例,垓下之战,项羽部队虽然被围,但不可小视它的战斗力,这时汉军唱起了楚歌,“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史记》中没有说明“四面楚歌”是谁的计策,此时在刘邦左右的谋士只张良、陈平两人,从前面烧绝栈道推断,很可能是张良的计策。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假戏真做,打好心理战,或坚固对方心理,或动摇对方心理。
五、联黥韩彭——面对强敌,打组合拳,建统一战线
刘邦兵败彭城,失败得很惨,退至下邑,“下马踞鞍”而问:“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这时张良提出三个人,一是九江王黥布,楚之枭将,与项王有郄,可以与之联合;二是彭越,他与齐王田荣配合在梁地反项王,也可与之联合;再一个已是汉王手下的大将韩信,可属大事,独挡一面。张良说“即欲捐之,则楚可破也”。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裂土封王,从而破楚,可考虑以上三人。这里特别说到韩信,此人并非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等心腹之人,这是一个本领很大又离心力极强的人,必须要用联合的政策对付他,不然,生变。
彭城之败的刘邦面对项羽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作战能力非常强的顽敌,十分无赖,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想到与他人联合,打组合拳。只有联合才有力量。而张良对上述三个人早已考虑过了,与刘邦一拍即合。于是汉王立即派随何去劝说九江王黥布,派人与彭越联系。这个时候魏王豹反,就派韩信将兵击之,从而平定了燕、代、齐、赵地。事实证明,最终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联合三股力量的计谋,在今天讲就是建立统一战线。现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统一战线以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称之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面对强敌,打组合拳,建统一战线。
六、销毁印章——不可走回头路,保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汉三年,汉王退守荥阳,项羽重兵包围,郦食其为刘邦谋划:“陛下如果能够复立六国后世,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没有不仰慕你的高义而听从你的召唤的。”刘邦表示赞同,随即刻了印章,打算由郦食其下去授印。张良得知此事立即加以阻止,对刘邦说了八点不可施行的意见,其中第八点是“今复立韩、魏、燕、赵、齐、楚六国之后,天下游士各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还与谁去夺取天下?”“况且,楚国在六国中是最强的,六国新立者会重新跟从楚国,如果真的如郦食其所谋,陛下大事去矣!”张良一眼看出,这是一种拱手让权、自取灭亡的“统一战线”。刘邦醒悟,因要急于说话,把嘴里吃的食物都吐出来(辍食吐哺),骂道:“竖儒,几乎坏了我的大事!”令立即销毁印章。
对付强敌当然可以联合众多的人,但是千万不可以走回头路,倒退到把秦王换成一个楚王的分封时代。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特有的战略家的气魄与胆识,与庸才郦食其的天壤之别。
只有向前看了,刘邦也才可以发挥自己这一支新兴的农民起义军的作用,从而取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最终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实质也是拱手让权;王明路线先左后右,实行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也就是一切经过蒋介石政府,同样是拱手让权。他们的路线等同于郦食其建立自取灭亡的“统一战线”。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不可走回头路,保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七、封王韩信——顺势而为,用人所长,整人要待条件成熟
楚王急围汉王于荥阳时,汉王作战多失利。韩信却很成功。他先后击败了魏王、赵王。刘邦使郦食其劝说齐王归汉,已下齐七十余城,但是韩信却不以为然,向齐地大举进攻,收齐五十余城,“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烹之”。汉四年,齐皆降。韩信使人言汉王:“齐地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有楚国,如果不假封一个王来镇守这个地方,其势可能发生变化。请假封我为王。”汉王看到这封信大怒:“我困于荥阳,早晚望你来助我,现你却要自立为王,太不应该。”张良献了一计:“汉方不利,你能禁韩信自立为王么?不如顺势而立他为王,友善地对他,使他守好齐地。不然,生变。”汉王醒悟,又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尔,何以假为!”真封就真封吧,又何必说什么封个假王。于是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齐王。
张良考虑的与刘邦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这两个人内心对韩信的认识是共同的,都认为韩信是一股离心的力量;但处理方法不一样,刘邦比较直白,而张良就不同了,明明知道是一股离心力,但还要利用他,既然韩信提出封王的要求,那就满足他,“不然生变”;心灵深处刘邦与张良又是一致的,只要是在自己撑控范围内,以后慢慢地处理他,也不迟。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顺势而为,用人所长,整人要待条件成熟。
八、回师灭楚——兵不厌诈,趁其站立未稳,毫无防备之时,杀个回马枪
楚汉相持,项羽的优势逐渐被削弱。此时,彭越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道。田横也紧随彭越击楚。项羽虽多次反击彭越,但韩信又从另一面击楚。项羽感到恐惧,与汉王相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兵西归,这时张良、陈平突然向刘邦献计:趁项羽东归,站立未稳,杀他个回马枪。于是大军调转头而东,猛追项羽,直至阳夏南,又调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三路兵马夹攻楚军。项羽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怎耐汉军调集的各路人马如潮水般涌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垓下之战,最终项羽自刎乌江。历时4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获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就刘邦回师灭楚这件事分析,张良的计谋显然违反了“楚河汉界”的相互约定,但是否承担违约责任,要看违约的一方有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因为历史是不批评胜利者的。樊哙在鸿门宴上说过一句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意思是只要能取得战争大局的胜利,不要顾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人家都要把你当成鱼肉剁成碎末了,你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君子协定是自取灭亡,所以历来有“兵不厌诈”之说。
就是这样一个无视约定的计策最终使得刘邦得了天下,而惨败的项羽只留下一个历史教训:“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者是为了“钓誉”也,并不可取。
先有约定,使得对方心理上丧失警惕;然后在对方军队后撤,混乱不堪之时,一举歼灭之。项羽在最重要的时刻失败了,从此消失于世。
我们都知道的淝水之战,前秦的部队声势浩大,兵强马壮,而东晋谢玄的部队战斗力远不如前秦。两军隔淝水而立,谢玄要求前秦苻坚让出一块地方,好让晋军渡过淝水相互拼杀。苻坚想趁晋军半渡的时候杀向晋军。谁知前秦刚后撤了,混在前秦部队中的东晋奸细大喊:“秦军失败了!快逃啊!”一片混乱,晋军趁机掩杀过来,前秦大败。如果淝水之战前秦胜利了,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在现代战争史上,毛泽东曾经总结过游击战的经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16字方针强调所打击和追击的是疲劳的敌人。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战略决战的辽沈战役,我军以逸待劳,那些刚从西南战场空降而来的国民党军队还没有站稳脚跟就遭到我军的致命一击。
《太公兵法》上也许会有这样的意思表达:兵不厌诈,趁其站立未稳,毫无防备之时,杀个回马枪。
我们一味强调张良的谋略都从《太公兵法》上来,这似乎有几分贬低了张良,正是,死读兵书,只能如同战国时期的赵括、三国时期的马谡那样,导致战场上的惨败,张良对《太公兵法》能活学活用,并能在此基础上发展,所以张良的谋略究竟属于太公的还是张良自己的有时就很难区分了,在上文中笔者只能写上“也许会有”。
同时,笔者认为,张良主要的还是一位战略家,这是一位协助刘邦打天下的难得的谋略人才,他的每一步棋都是瞄准得江山这个总目标的,从西进咸阳的宛城之战、夺取武关,到楚汉战争的还军霸上、烧绝栈道、联黥韩彭、销毁印章、封王韩信、回师灭楚,张良志在高远,没有一步是不得力的,难怪汉高祖盛赞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人们多崇拜诸葛亮,诸葛亮的总体战略是联吴灭魏,为了对付魏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而最终灭亡得最快的恰恰是蜀国自身,这就不能不反思诸葛亮的总体战略是否有问题。作为战术家,诸葛亮当之无愧,但作为战略家还是不如张良的。
参考文献:
《史记》/(汉)司马迁著,长沙,岳麓书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