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能“心到手到”?
有几句挺扎心的话:明知道对的却不去做,明知道错的却不肯改,明明已经毫无希望,却依然放不开手。为什么心理明明知道该怎样,然而却无论如何体现不到行动中呢?
这种情况可能每个人都遇到过,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其实仔细分析,找到主线去理清,其中缘由也不难理解。
首先,从趋利避害的本性来看,我们做事前大致都会有个判断,就是做这件事的好处是什么,不做又会有什么坏处。而这种思考与真实体验完全不同,于是我们常会因为体验不足,而放弃了尝试。毕竟做事看起来更冒险,而什么都不做感觉更安全,尽管这事儿听起来很有道理。
其次,道理只停留在了理性上,感性并没有被理性唤醒,就是常说的没有悟透。比如,看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有悟性的人会从道理中引发感受,这种感受会促使他更愿意付诸行动。反之,如果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虽然也看懂了,但没有情绪共鸣的道理,并不容易让人接纳,这又是一个道理都懂,但就是不想做的原因。
再有,缺乏目标感也会阻碍人们的行动。比如,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情绪的控制。但领导在下属面前,情绪比较容易失控。反之,下属在领导面前,一般都能很好的控制情绪。所以,缺乏明确的目标感,就会阻碍我们把了然于胸的道理付诸行动,就像常说的你得知道自己要的是啥。
最后,行动起来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即时反馈。人是现实的动物,就像朝三暮四的的猴子一样,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比如,我们都知道减肥要循序渐进,才是科学健康的减肥方法,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一礼拜减十斤的广告,人就喜欢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事儿做了,一时半会还看不见好处,那就懒得去做。
这些就是我们不能“心到手到”的原因,那么只要把它们反过来想就会知道,该如何把心中道理变成手头的行动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