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国保--(5.古建筑)
本篇目录:
**************************************
119 41.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
120 42.真如寺大殿
元 上海市普陀区
121 43.延福寺
元 浙江省武义县
122 44.南阳武侯祠
元-清 河南省南阳市
123 45.南岩宫
元、明 湖北省丹江口市
124 46.德庆学宫
元 广东省德庆县
125 47.七曲山大庙
元-清 四川省梓潼县
126 48.韩城大禹庙
元 陕西省韩城市
127 49.兴国寺
元 甘肃省秦安县
128 50.大高玄殿
明 北京市西城区
****************************************
41.霍州州署大堂
霍州州署大堂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创建年代不详,据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版《霍州志》记载,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规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筑全部塌毁。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毁于火灾,唯大堂幸存。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后代又屡有增补修葺。
现存建筑大堂为元代原构,仪门、戒石亭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霍州署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谯楼、仪门、甬道、戒石亭、大堂等建筑。
大堂为衙署主体建筑,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月台宽21.20米、深18米。前置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的卷棚悬山式抱厦。大堂面宽三间,进深八椽,梁架结构为六椽栿对乳栿通檐用三柱。
前檐开敞,后檐明间辟板门,两山辟低矮板门通左右厢房。柱头上施大额枋,斗栱五铺作。
1996年霍州州署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2.真如寺大殿
真如寺大殿位于上海市西郊真如镇。该寺创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现存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梁枋、斗拱、柱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初建时原貌,大部分构件为元代遗物。1963年修葺时在大批木构件上发现墨书构件名称、部位。
元代大殿现仍保持着元代的单檐歇山顶结构,殿顶屋脊、戗角上的人物、兽形等构件均参考元代建筑图录绘制整修而成,屋顶有九条层脊,屋面曲线优美,出檐深远,透出历史的凝重感。殿内供有1992年新加坡性仁法师捐赠的三尊缅甸玉佛像,正中佛龛内供养释迦牟尼佛坐像,左右二协侍为佛陀弟子迦叶和阿难。前有供桌,置青花五供而甚为庄严。背山为观世音菩萨坐像,两侧侍立善财童子与龙女,大殿墙壁四周嵌有唐代贯休所绘的十六尊者拓片,相间挂以名人书法,大殿东南及西南隅,置以2吨重的真如晨钟和1米多高的暮鼓,法器俱全。
真如寺大殿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延福寺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赐名延福寺。现存的建筑以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和两侧厢房。殿间有长生池,殿后有石涧井。
延福寺始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在“十六罗汉堂”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时年清政府正式将定远营赠送给阿拉善王霍如来之子阿宝,作为“王府”之用,故此称作为“王府庙”,也称之为“王爷庙”。
历任阿拉善亲王都对该寺的建设发展付出了努力。坐落在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延福寺建于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原名福田寺,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赐名延福寺,是江南著名的元代木构建筑。
大殿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重建,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最为久远的珍品,殿方形,分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柱为中间大两头小,侧脚有防震功能,能抵御小型地震和台风。
1996年,延福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44.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晋时期,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和清康熙《龙岗志》记载,诸葛亮殒没五丈原后,其故将黄权曾率族人在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
纪念武侯,时称“诸葛庵”;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镇宛”讨伐张昌时“观亮故宅”并“立碣表闾”;
大拜殿是武侯祠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
武侯祠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45.南岩宫
南岩宫是道教著名宫观,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的南岩上。据《太和山志》记载,唐宋时就有道士在此修炼,元代道士在此创建道观,至大元年(1308)“天乙真庆万寿宫”,元末建筑毁于大火,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时有大小殿宇六百四十余间,赐额“大圣南岩宫”,清末大部分建筑复毁。
现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原元君殿旧址上尚存玉皇大帝神像一尊,峨冠华衣,形态逼真。宫外岩北有老虎口,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
1996年,南岩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6.德庆学宫 德庆学宫位于广东肇庆市德城镇朝阳路,始建于宋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这座庄严的古建筑群由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乡贤祠、杏坛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是我国元代木构建筑的瑰宝。
1996年,德庆学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7.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古建筑群,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于一体,有殿堂阁楼23处,建筑面积5611平方米,占地1.3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巧妙利用地形,依山而造,不受中轴线平行的传统之束缚,表现出灵活,自然之风格。整个庙宇设计精巧,搬鳌坐脊,翘角凌空,层楼叠阁错落有致,宫观嵯峨,结构谨严,雕梁画栋,风格殊异。既有北方气势雄伟的宫殿式建筑,又有南方小巧玲珑的园林式建筑,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建造者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的道教宫观“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道教文化建筑群。庙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一些宋式做法。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1996年,七曲山大庙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8.韩城大禹庙 韩城大禹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苏东乡周原村北,原名大夏禹王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献殿、正殿、戏楼。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内有明代彩塑禹王坐像,高2.5米,两侧侍者各高1.67米,神龛前有侍臣,高2.05米,左侧龛上塑有三头六臂黑虎灵官像,手持法器、面目狰狞,高2.45米,两旁侍者高1.56。
**************************************
49.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新华街文化广场北侧,原名“兴谷寺”,俗称“官寺”,建于元代至顺年间(1330年-1332年),明代列为秦安八景之一。该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金刚殿、天王殿、接引佛(韦驼)殿、钟鼓楼和主体大殿般若殿组成。
其主体建筑般若殿保留了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是甘肃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为研究元代建筑特征和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0.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明清皇家道庙古建筑,位于北京皇城之内,北海公园之东,景山之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大高玄殿临街大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此地又俗称“三座门”。整个殿宇约占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大高玄殿由总参保障部服务局使用。由于长期用做办公用房,大殿内部建筑损坏严重,彩绘严重脱落,殿前月台汉白玉石栏杆不少腐蚀倾坍,九天应元雷坛前接建了多间红砖房,院内办公建筑乱搭,火灾隐患严重。2013年5月,大高玄殿已正式归还故宫,预计2016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市民文化广场。
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7间,重檐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5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面阔5间,两旁配殿各9间。
1996年,大高玄殿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98年和2000年,政协两次接到,呼吁把大高玄殿归还故宫博物院,修缮后有望对社会开放。2000年11月,多名古建专家还发出《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但由于种种原因,搬迁条件迟迟没有谈妥。2005年,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联合多名专家学者发出倡议,要求占用大高玄殿的部门尽快腾退修缮,以便早日对社会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