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拖船铜钉村:耕读传家扬正气
说到铜钉,我们先来听一段故事:
不知在哪个年代,有个风水先生带着徒弟经过铜钉,认为这是块黄龙地,是出天子的地方。徒弟很快找到了“穴口”,并在穴口上放一枚铜钱,插入一根柳枝。师徒两人的对话被一对打渔的哥俩听到,他们半信半疑,但是见枯柳很快复活,就相信了。不久,他们的老娘去世,哥俩一商量,就偷偷把老娘葬在穴口。到下半年,弟弟的老婆怀了孕。说来也奇怪,孕妇不管走到哪里,头顶都有一团祥云护着。渔妇怀龙胎的谣言很快传开,皇帝担心龙胎降生动摇自己的皇权,便派人下来调查,在哥俩老娘的坟头上,用一根一丈二尺长的铜钉从坟头钉下去,坟头上渗出了鲜红的血水,渔妇随即流产,而这里的“王气”也随之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村庄叫做铜钉村。
在古代,信息不怎么发达,很多底层民众仍处于蒙昧时代,他们既渴望改变命运,又无力实现梦想,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各种各样的离奇事件或神话传说,做着飞黄腾达的白日梦。关于铜钉村名的来历,村庄族谱也没有详细记载,只有一些语焉不祥的话:“时白沙曾氏坟葬横塘塔子山,宋伐之,易名铜钉堎,贤复与曾对迁。”“后因宋伐曾姓祖墓,贤公与其对迁至铜钉定居。”这些欲言又止的记载,似乎隐藏了一些我们想了解的信息,年湮岁久,真实的情况更难考证。现在很多资料上都引用了“铜钉出天子”这个民间传说,连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都信以为真,津津乐道。
铜钉聂姓始于吉塘。吉塘聂姓先祖聂周知,原本居于抚河之畔的武阳渡(今进贤武阳镇),举雍熙(984-987)进士,任滁州太守。其父聂公正去世后,聂周智择吉壤将父柩安葬于荣塘吉塘山,在此结庐守墓,并把一家老小都带了过来。周智生四个儿子,除了三儿子忠外,其余三兄弟都回了武阳渡老家。忠生了三个儿子,老二老三也都回了武阳渡,只有老大洪初继续守在祖墓旁。到洪初三个儿子万贯万见万礼,终于不再想着回原籍的事,安心在此定居,辟为上中下三宅,奉公正公为一世祖,周智公为二世祖,开启了吉塘聂姓一片新天地。万礼生有三子,次子贤(亦即公正公第六世孙)初迁栎塘,不久复迁铜钉,成为铜钉聂氏支祖。传至十三世,元高、元鼎二公分为上下两房,这就是上铜钉、下铜钉的由来。
铜钉村位于芗水之畔,也就是今天的清丰山河北岸,村前是碧波荡漾的芗水河,村后是广袤的田野,确实是一块田沃水美的宝地。村庄高楼鳞次栉比,豪宅随处可见,村内环境整洁,各种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很是令人羡慕。在林立的楼房中,仍有数幢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宅,看上去气势雄伟。老宅旁的小巷里,虽然覆上了一层水泥,但依然可见整齐的青石板。老宅巍巍,巷子深深,不知有几多悠远的故事等待后人揭晓。
聂氏徙迁居铜钉之后,很快便站稳了脚跟,开始奋身儒业,“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盼望一举成名,光宗耀祖。事实上,铜钉历代簪缨继世,诗书科第,人才辈出。传至十七世时,聂献(字时秉),擢永乐乙酉(1405)乡举,任礼科给事中,升荆门知州,卓有能声。十七世周智(字志节)更是以明经举正统戊午(1438)北闱乡试第四,次年登正统已未(1439)施槃榜进士,成为铜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据谱载,志节公出身于寒门,其父孔惠公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叔父长大。好在孔惠公很争气,不仅知书识礼,还培养了一身正气。孔惠公生了八个儿子,其四子就是志节公。都说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态,志节公也不例外,从小便聪明过人,五岁时就知道见了客人要行礼作揖。十五岁时进入国子监上舍成为太学生,十七岁回家成亲。期间,父亲孔惠公去世,服丧三年后,仍回到国子监就读,之后一路过关斩将,举北闱,中进士,顺利步入仕途。
考中进士后,先是授浙江东阳县令。这个地方靠近东海,民风刁滑,是个令官府头疼的地方。志节公勤政为民,剔除一切苛捐杂税,慢慢赢得民心,“民依之若父母”。九年后任满,升河南归德府(今商丘)同知,刚到任一年,母亲病逝,丁忧回籍。三年后返京报到,被重新任命为云南晋宁州同知。这个地方本来就天高皇帝远,民心涣散,州守又怕事懒政,把一切事务都推给志节公。志节公按章办事,赏罚分明,民风大为转变。三年后,志节公致政(退休)回到铜钉老家,直到去世。现在,铜钉祠堂前仍留有一块志节公的青石墓碑,高达两米有余,宽亦一米有余,上面残存字迹清晰可辨:“故明赐进士文林郎云南府晋宁……”,落款时间是“成化十五年(1479)乙亥岁春三月”。
志节公次子聂玮,字崇玉(县志上为廷玉),从小在父亲的衙门里长大,表现得非常聪明懂事。志节公升河南归德府同知时,让崇玉回家就试。崇玉果然考中秀才,成化元年(1465)中乡试(举人),例授四川嘉定州大邑县教谕。到任之时,由于以前的官吏中饱私囊,士子应得的粮食还不到十分之一,士民离心离德。崇玉力除陋习,把用于供养士子的粮食全都照实发放,分毫不留。每天早晚到县庠给秀才们上课,教授他们一些有用的才学,还亲自披阅他们的习作。不到一年时间,民风丕变,赢得极高民望。之后,升任江苏赣榆县令,仁简爱民,官声极好。此后,父亲志节公去世,回家守孝,不再复出,在家里与兄弟子侄辈团结友爱,和睦共处。闲暇时,养花种竹,踏青郊游,淡泊明志,非常惬意。他还经常骑着一头驴,出入于田野山林,白须及胸,仙风道骨,路人都叹为“神仙中人”。
自崇玉公之后,铜钉虽再无达官显贵,但聂氏后裔耕读传家蔚然成风,出现了许多德高望重的名儒富商,在邻近乡村口碑极好。如清嘉庆年间,有一位叫聂清兰的,青年时期父母相继去世,为了赡养弟弟妹妹,远赴湖北新堤(今洪湖市)做生意,十余年间遍尝艰辛,好不容易家境宽裕起来,不想几个弟弟相继夭亡,于是不再外出,承担起照顾这些孤独儿寡母的重担。道光年间,有名叨健字富林者,因家道中落,弃儒就商,去往楚北均州(今丹江口市)做生意,数年后积有盈余,回家广置屋舍,扶危济困,捐出大量银子,修缮狮山书院和尚义试馆。
到咸丰年间,有名眷甲字步瀛号咏臣先生者,十岁就跟随叔父到广济开药铺。咏臣先生性格内敛,为人低调,每天布衣疏食,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咸丰年间,太平军流窜江西,杀人如麻,横尸遍野,咏臣先生正好避乱在家,于是四处收葬这些尸骸。同治丙寅年(1866),咏臣先生被太平军虏至豫省长达三个多月。趁着守卒松懈逃脱,白天藏在乱尸之中,夜里抓紧赶路,跋涉两千多里总算平安到家。他精于医术,且又看淡红尘,许多病人因为家境贫寒看不起病,他便把账目烧掉,在门庭之上悬挂“学吃亏”三个字,让子孙后代笃守这条训诫。期间捐资修建拖船到樟树的义渡,铺成从璜溪到拖船的麻石路、出银二千两修缮村头的义塾文昌宫……种种善行不胜枚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咏臣先生还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士,他希望子孙后代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凡我中国经史子集,及东西洋政治艺学诸书,不惜重值以购之”。这样的眼光,在当时也是非常难能可贵。
从嘉庆至光绪朝乃至于民国期间,铜钉聂氏前往湖北新隄、均州、广济(今武穴)、汉皋(今襄樊)以及邻近樟树从事百货、油坊、药铺经营的人很多。他们风餐露宿,励志有为,在功成名就之后,把大量的资金带回家乡,兴建广厦,修桥铺路,修祠兴庙,彻底改变家乡的面貌。他们的远见卓识,以及乐善好施的行为,不仅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物质遗产,也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精神遗产,成为子孙后裔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
资料来源:《聂氏族谱》、《拖船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