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欺凌现象亟待重视:成年人面对欺凌可以采用的7种应对方式
文章编号:F20210208
自我成长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473 篇文章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原文 | Leah Katz博士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临床心理学家。她擅长对少女和妇女的工作,重点是治疗焦虑和抑郁。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程萍 (144)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企鹅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虽然成人欺凌现象相当普遍(一些研究表明它和儿童欺凌一样普遍),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话题并不像儿童和青少年欺凌那样经常地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中。
而且,网上更多的是关于儿童欺凌的资源,虽然也有主要集中在工作场所和高等教育院校中的成人欺凌研究,但这个话题确实并不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事情。
那么,成人欺凌是怎么被我们“遗忘”的?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其实很普遍的成人欺凌问题?NO.1 为何我们很少谈论成人欺凌
为什么成人欺凌不是我们日常谈话的一部分?
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成人欺凌很普遍,但似乎关于这一现象的材料和对话却很缺乏。我想提出一个假设:
我们较少谈论成人欺凌,是因为它比儿童欺凌会带来更大的耻辱与后果。
因为成人欺凌往往更狡猾,更隐蔽。被欺凌的人会感到羞耻和自我怀疑,怀疑是否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是他们误解了正在发生的事情。
此外,被欺负的人可能会担心现实生活的结果,这可能会产生长期和破坏性的影响——失去工作、人际关系或名誉。正因为如此,成人欺凌被视为禁忌,而且更有分量。
因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成年后被人欺负是一种孤独的经历。
截图于美剧《助理》,可说是典型“操作者模板”
但是,不是这样的。
在一篇关于成人欺凌率定量研究的论文中,一项源自代表美国骨科协会的哈里斯民意调查的研究对20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31%报告了曾有成年被欺凌的经历,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比率与青少年时期报告的水平相当。
成年欺凌与严重的精神和身体后果相关,就像它发生在童年和青春期一样。这些数据在21世纪初的其他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那些研究中作者发现:
30%的成年人在职业生涯中会受到欺凌。NO.2 你不是独特的人:传播成人欺凌意识的社会意义
我成年后有过两次被欺负的经历,包括最近发生的一次。
如果说这些年来我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的许多(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经历是能与他人分享的。如果我感觉到了什么,那么很有可能其他人也会感受到,我们不只是那个独特的人。
意识到我们隐含的“亲缘关系”是一种安慰。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在小学时得到的建议,那就是:要大胆发言,提出问题。
如果你有问题,你可以假设其他人也有问题。将这一点归纳到我们的经历中:如果我有这种经历,我可以假设其他人也有。我们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我们的大脑加工过程以几种重要的方式相互映照。
我在成年后两次被欺负,都是被比我年长的人欺负。
第一次是多年前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二次是网络欺凌事件。这些人都认为他们拥有欺负我的权力。
在我最近遭遇的网络欺凌事件中,我有了第一次经历欺凌时所没有的勇气。这一次,我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表明了立场,发出了声音,设定界限,并寻求社会支持。
我注意到,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会引发羞愧感,但是我克服了它。我从中掌握了一些关键信息,重新进行部署,并为自己设想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即减少与欺凌者的互动。
在2020年以来,中文互联网上也发生了许多网络欺凌事件,比如矛头针对影视明星肖战的长期网络欺凌。
在上述事件中,肖战采用的应对方式就值得推崇:他直面这种欺凌,不陷于与欺凌者的混战之中,并且表明了较为鲜明的立场,这种勇气也给了我力量。
相比之下,几年前我在研究生院被欺负的时候,我的反应就大不相同了。在那里,我经历了地狱般的一年,被社会孤立,被滥用权力,成为比我更有权势的人欺凌的对象。
令人高兴的是,当我再次经历类似的情形时,我已经成长了。
受我自己经历的驱动,以及这些年各类成人欺凌现象正在抬头,我觉得有必要传播关于成人欺凌的知识。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并不少见。它比童年时期的欺凌更加阴险和消极,因为成年人在如何攻击受害者方面更加老练。欺凌行为无处不在,它由精明的主管和身居高位的人延续下来。
它是由声称想要帮助和塑造你的人实施。通常存在一种权力动力,但这并不是必需的。而被欺负的人通常会感到非常孤独,除了因被欺负而付出的所有其他代价外,还要背负巨大的耻辱。
在上述网络欺凌事件发生后不久,我在网上发起了关于成人欺凌的讨论,讨论了成人欺凌的不同方面。有许多人谈到他们在成年之后受到过欺负,这既令人心碎,又发人深醒。
许多女性写信给我说她们被其他女性欺凌,这可能会让受害者怀疑:
我一定是有什么问题,怎么会成为另一个女人的目标?
为什么她似乎支持其他女性而不是我?
我怎么了?
而且,常常因为欺凌者在其他方面是乐于助人的,或者声称支持女性的,被欺凌者会更加怀疑和害怕不被相信。
NO.3 如果你被欺凌,有7种应对方式
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被欺负的位置,这里有一些策略可能有助于帮你度过这一困难的经历并最终获得成长。
如果你正被欺凌,下面是一些你可能想要尝试用来帮助自己的策略:
1、表明立场
欺凌者通过令人恐惧来展现力量和权力。如果你表现出恐惧,或者让羞耻感支配你的下一步行动,畏缩不前,这就会滋长欺凌者的气焰。
要么镇静坚定地直接说出来,要么对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上级(如果你觉得自己会从更多的支持中受益)说出来,用这样的方式让欺凌者知道他们选错了目标。
2、保存记录
请保存电子邮件、截屏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并记录下事情的经过。
如果欺凌持续下去而你需要更多的支持时这会对你有帮助。
3、利用社会支持
不要保持沉默,默默承受这个负担。
如果不谈论它,你可能会加强你的信念,即认为你有什么错误或可耻的地方。谈论这些不仅能让你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还能帮助你获得新的视角,走出羞愧的漩涡。
做个深呼吸,向你信任和可以依赖的人求助。这些人会给你安慰和建议,并提醒你:欺凌事件只是你生活的一个小侧面。
4、确认你的经历
因为成人欺凌更狡猾,常常鼓励你“进入内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弱化或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情况的极端伤害。
试着问自己——如果有朋友带来同样的问题,你会作何反应?
把这种同理心转向内在。确认被欺负的可怕感觉。你不是在编造,你的感觉是合理的,反映出你正在经历一些真实而艰难的事情。
5、设定清晰的界限
物理界限是指你决定与欺凌者接触的频率和状况的具体界限。如果可以的话,在社交媒体上删除或屏蔽欺凌者。而不是由Ta的存在决定你要参加什么活动,如何参加。
情绪界限是指不接受欺凌者想要甩给你的情绪包袱。我把它看成一场排球比赛,当欺凌者把球抛过网时(不管那是他们的愤怒、不安还是羞耻),问自己,我要接住吗?这些感觉是源于我的内心,还是被欺凌者的行为所唤起?
如果答案是:这些感觉不是我的——把那个球拦回去。把那些感觉返回给欺凌者。当我们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情感包袱时,生活很快就会变得精疲力竭。
6、修炼你的悲悯心
受伤的人会伤害他人。可悲的是,欺凌者往往也有过创伤和早期的困难,导致他们形成脆弱的自我,需要通过打压他人来提升自尊。
虽然不能以任何方式宽恕他们的行为,但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有助于减少你可能从欺凌者那里感受到的恐吓。
你甚至可以想象他们小时候的样子,这有助于唤起你对正在伤害他人的受伤者的悲悯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既为欺凌者感到悲哀,同时又能从他们的淫威中解放出来。
7、去个人化
没有什么是针对个人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我认为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处于欺凌事件中可以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虽然去个人化常常很困难,但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欺凌行为不是针对你自己的,它与欺凌者自身的一些未解决的困难有关。
这真的不是针对你个人的。但更重要的是,“不是针对你”提醒我们:
在这一生中,我们没有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那些感觉非常私人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件事——对我们来说——都反映了本质:
人类的本质或这个世界的本质——欺凌现象是永恒的。
这种力量的动力在一些最古老的故事中就有记载。不幸的是,这是世世代代人类对待彼此的方式。这是事物本质中令人痛苦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你的故事。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建构它时,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安慰。
为什么它年复一年地存在?
因为成人欺凌确实需要重视。
您还想看到“自我成长”、“心理信息共享”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拖延,不仅仅是“我不想去做它”| 长期慢性拖延背后的9种情绪
来自中年冯唐的忠告:一个人有这些本事,才能过好自己的下半生抑郁将成世界最常见负担疾病,你需要知道这5种非典型的抑郁类型
画面重塑:我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过去吗?你为什么会暴饮暴食?|搞清楚为何过度进食,可指引你最终改变
重新审视受虐型人格:如何理解和帮助为了别人放弃自我的人总是用安抚缓解焦虑,却让情况变得更糟?|如何打破过度安抚怪圈
错失恐惧:流量时代的集体心理病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培训课 | 国际知名性心理学家桑德瑞教你做好性咨询(线上)平民价·上好课|咨询师家庭和伴侣治疗系统学习招募(线上)
7月活动报名: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普及课(线上)
2021线上朋辈咨询招募中: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
2021下半年·朋辈咨询课程: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
平民价上好课· 2021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系统学习招募
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在不确定的年代,如何打破内心的焦虑循环
公益线上| 后补习时代的家长成长营:如何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