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之西夏帝陵
中国的历史上,在偏远的西北边从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一线曾经由党项族建立了一个政权,就是大夏朝,因为是个少数民族政权,而且所处位置远离中原大地,而位置偏西故而被史家称其为西夏。况且西夏朝早期也算是大宋的一个诸侯类型的藩国,虽然西夏享国一百八十九年,经历了10朝,但是依然让人容易被忽视,可是不管怎么说都依然是我大中华不可忽视的一段历史。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个朝代已经过去了近八百年的历史了。相比同时期的宋朝现在留下来的资料是相当的有限,不过在目前的宁夏银川市西侧贺兰山下却遗留着大量的西夏朝的庞大高等级墓葬,这给我们了解西夏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从目前西夏帝陵(王陵)整体布局来看,修建王陵的时候还是借见了大量汉唐陵墓的基本形式,但是内部变化却相当大。且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陵塔等部分组成。
西夏王陵的阙台据考古工作者考古确认是正方形,由黄土筑成。同汉唐帝陵阙台区别很大。汉唐帝陵基本是由鹊台,乳台,阙台组成,并且帝陵都是三重阙,自古帝有九重阙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西夏王陵阙台具体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出土过文物进行佐证,只能从上面存留的建筑垃圾证明上面早期是盖有建筑的,
碑亭;碑亭也依然是以中轴线为准在两边修建的方形台基,高两米以上,早期外有抱砖,现在就一个黄土台子。碑亭这个建筑在我们内陆陵墓基本是不设置的,内陆其它各朝代的石碑基本都立在下宫,献殿或者南门外。西夏王陵这样的体制还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所独创,碑亭上面有的陵墓留有力士人像碑座,目前仅有的力士人像碑座基本都被收回博物馆保存,早期碑亭上面应该也有建筑。
月城;月城就是进陵园大门的外城墙,形式如同古代城门的瓮城相似。月城中间设门,以中轴线为基准两边修有石像生平台,同其它朝代帝陵顺神道摆放石像生差别不大。但是因为是在月城内,面积就小了恨多,也不会太大气,当然所有西夏王陵的石像生目前基本没有完整得保存下来。全部遭到破坏。
陵园;整个西夏王陵都是一样,从月城进去就是陵殿大门,围绕陵殿大门两侧修建有一道方形围墙,围墙四边中间各劈一门。在内城四角也修建有角阙,形同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基本保持一致。显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保护好陵墓内设施的。
进殿大门。在中轴线以西修建建筑。包括地宫都是这样,形同唐陵和武周陵墓所有追崇的“陵”字级别的陵墓一样,所有建筑不再修建在中轴线两侧了。而是西边,这样的建制应该是西夏崇尚佛教有关,中间的位置是要留给如来佛祖的,就是包括西夏皇帝也是不敢和如来佛祖争地盘,可见西夏佛教之昌盛。
献殿;献殿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土台。修建在陵园进门以西。为圆形,应该是早期后帝祭祀先帝所用(待考?)。和我们内陆住宅大院的照壁有些相似。因为本人不是专业人士。资料有限,恨难确定具体用处,当然百度上的说法又不太认可。
陵墓;献殿紧邻就是一道和鱼脊梁一样的土台,这下面就是皇帝的寝宫,埋葬着皇帝的棺椁。高不过两米,深也不过20多米以上。上面基本没有防盗措施,根本就起不到防盗的作用,所以目前西夏王陵全部被盗一空,自然很难出土文物。从目前挖出的大坑来看,也没有地宫建筑保存下来,更谈不上壁画等物了。所以西夏帝陵地宫具体情况是很难考证和西夏王陵当时的具体情况了。
在陵墓后就是陵塔,陵塔的修建相当高大。也是整个陵墓最高大的建筑,大多数人都以为这个就是陵墓的封土。其实不然,西夏王陵是没有高大的封土,而这个建筑从目前遗留下的形状和上面的砖瓦来看就是一座佛塔,事实就是这样,整个建筑就是一个实心砖塔,这个和西夏信佛有直接关系,西夏是被蒙古所灭,整个陵墓当时就被蒙古所挖,就目前建筑夯土相当结实来看,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就陵墓的夯土来看。当时筑城的水平就已经恨高了。即使时至今日,西夏帝陵依然是整个建筑不长草,不落鸟,坚硬如石头。可见当时修建的时候所有的用土都是经过高温蒸过的。在加以白灰,糯米,桐油等夯筑。其质量可见有多强大,
当然要想彻底了解西夏文化,最简单的就是去宁夏博物馆,宁夏博物馆也是宁夏省最高等级的博物馆了。可是宁夏自古就是个贫凉的地方,多以游牧为主。自然高等级的文物不多,整个博物馆大多陈设都是祁连山所发现的大量岩画,但是想看见西夏王陵的文物就相当困难。尤其是高级别文物了。唯一一件鎏金铜牛也就成了该馆西夏文物的极品文物。在博物馆还有少量保存的西夏文字,这也是恨难一件的文物了。石雕力士石碑底座博物馆也有,可见西夏文物的匮乏,西夏陵墓石碑就更少了,只有几块残石而已。
既然博物馆也没有文物看。那么就应该看看西夏建筑,可是西夏也没有多少建筑遗留。我只能驱车几十里跑去银川拜寺口双塔看看了。拜寺口双塔坐落在川市西北约50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的拜寺口内。据说是西夏古塔,两塔距离不到100米。曾经在这里挖出大量西夏建筑材料,拜寺口双塔两塔基本一样,形制也是一样,都是正八角形建筑,高13层,每层塔檐下,各面都有各种兽头的浮雕。
现在的双塔已经修的焕然一新。早期修塔挖出的建筑材料和石制品也都放在塔下,重要的文物也做了妥善保护,据记录,在修缮双塔的时候曾发现梵文、西夏文题记和元代银币等,也证实了该塔就是西夏塔,目前塔高13层,和陕西小雁塔相似,有唐风,但是和西夏王陵里面的陵塔相比出入很大,说白了西夏帝陵的陵塔应该更像藏传佛教宝塔。
当然想要更具体的了解西夏,那么也就只能继续走进西夏王陵,去看,去了解,去收获。
西夏王陵景区就修建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东麓G110国道以西的西夏王陵景区内,西夏自景帝李元吴称帝至末帝李砚亡国共传10帝,另加上景帝追尊的其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共计12帝。而目前西夏已存的只有9座王陵,其最后三代皇帝因死于成吉思汗灭夏期间,自然是亡国皇帝,哪里还能顾得上给他们造陵,最后也就不知所终了。不过在中国古代皇帝中也就西夏这第10位神宗英文帝李遵顼到是个人物,竟然是状元出身,也是唯一一位古代的状元皇帝。
西夏王陵景区目前对外供开放了M1号墓太祖神武帝李继迁的裕陵(夏景宗追尊)。M2墓太宗光圣帝李德明嘉陵(夏景宗追尊)和M3墓景宗武烈帝李元昊泰陵,前两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但是陵墓规制却是按帝陵修建。当然就目前对西夏王陵位置的确定基本都是推测出来的。很难说目前的定位就是对的,这和西夏陵墓的破坏关系是很大的。
从景区门口购票入内,就有景区小交通,直接送到景区内西夏王陵博物馆,这里收集保存有大量西夏陵区考古挖掘出来的大部分文物。是了解西夏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博物馆不大,分上下两层,内有大量西夏行牌,武器,钱币,西夏文木雕版和一些西夏木雕俑,部分破烂的石刻石像生残件。虽然文物等级不高,但是对了解西夏文化已经是很有帮助了。必定西夏文物太少了,如果从目前的考古文献来看还是很难还原西夏历史的。
景区相当庞大。依附着贺兰山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都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草原,其间壕沟遍野,下雨天气洪水顺沟而下,沟侧两旁长满两到五米高的野生酸枣树,行走相当困难,而漫无边际的草原上从南到北都是并无规律的埋葬着西夏王朝的九位皇帝。围绕每座帝陵四周却是大量的陪葬墓群。据说依然可以辨认的就不下250多座。像一座座小馒头抛洒在方圆5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但是帝王陵墓的工程质量和陵墓大小明显要高于陪葬墓。当然帝陵和其它娘娘公主,王公大臣的陵区还是有所区别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帝陵有阙台,而其它等级的墓葬却没有这个建筑。
西夏王陵3号墓;
从景区博物馆出来。是一片树林和绿化带,在树林中修建有步行通道蜿蜒通往三号墓地,在步行道两侧是新修的碑林,都是当地名流和部分重要人物的题字石刻,以彰显西夏王陵的文化气息,当然西夏王陵主要核心也就围绕着三号墓和西夏博物馆而展开。碑林顺着小道蜿蜒通向三号墓址,当猛的一眼看见一大片光秃秃的小土包,这里就是三号墓了。
三号墓是西夏武烈帝李元昊景宗的夏泰陵, 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也是西夏的第一位皇帝,在他前面还有两位是他追崇的皇帝,当然已经算不上是正真意义的皇帝了。这里倒要对西夏简单说下,西夏李元昊祖上早期是姓拓跋的党项族人,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不过李元昊本人还算是有些能力的君主,在他手里建立了大夏王朝,主要功绩就是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造西夏文,更重要的是在战略上的几次大的胜利,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开创了西夏近200年的历史。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李元昊为子宁令哥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由幼子李谅祚即位,李元昊死后葬于西夏王陵区域,也就是现在的西夏三号墓。这里因为是景区,又是西夏第一位皇帝,相对来说就保护和修建的比较完整,3号陵墓的所有建筑一次从阙台,碑亭,月城,神道石刻遗址,献殿,墓穴遗址,陵塔等以及四角阙,东南西北四门都立了说明牌给于说明,让游客都能看的明白,一般对稍微有一些陵墓常识的朋友都能搞的明白。这样做很好的解决了游客很多问题,相比全国有些其它陵墓景区看了不知所终的困惑要好。
因为西夏帝陵都被早期盗挖过,目前也就很难确定陵墓的主人到底是谁,而这里又紧邻沙漠边缘,风沙大,水源稀少,更没有什么树木保护,水土流失的严重破环,加之陵区附近根本没有人住,更加是陵区荒芜起来,导致现在的样子。国内早期又对这些遗址的保护不够重视,加之这里是个天然牧场。谁想进去挖都可以,以至于目前西夏陵区文物遗存就相当稀少了。对研究西夏王朝历史相当困难,唯一的一点残存也都在两个博物馆里。而墓地相对来说当时的地面建筑材料就更少了。
西夏王陵1号墓;
参观完三号墓,返回南侧神道边就有去一号墓和二号墓的景交车,从三号墓过去,步行大约1小时,不过有景区交通就方便了很多,一号墓和二号墓在三号墓的最南端,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父亲和爷爷的陵墓,景交车10多分钟就能把游客送到这里,下车经过一个地下通到直接就来到了1号墓的神道旁。
一号墓是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的陵墓,李继迁也是个厉害的主,早期归宋领导,因为内部问题,随后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并交好大辽,取得辽的支持。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李继迁即位为夏国王(称王)。开疆扩土,基本完成了夏朝早期的统一格局,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李继迁和吐蕃潘罗支交战,伤重而死,年仅42岁。其子李德明即位后,追谥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庙号武宗,葬于裕陵。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目前李继迁墓遗址基本保存完好,同其它王陵基本形制一样,区别就是在陵城中间有一高大土台,其它帝陵却无,具体是做什么用的,今天也就无从考起。另外该墓供修建有三处碑亭,估计是立碑颂德地方不够,故而在加修一个碑亭也是有其可能的。
西夏王陵2号墓;
一号墓距离二号墓紧邻,墓址在一号墓西北角。陵墓相邻不过几十米位置,从一号墓有木质栈道到2号墓边,修建木质栈道也是为了更好保护遗址的破坏,但是出了1号墓。到2号墓基本就被铁丝网围住,不让游客进入参观,看来景区也是考虑到没有几个人转完了一号墓会在去2号墓的。必定陵墓旅游在中国并不兴起,事实也是这样,来的游客大多都是看看就走了。更有一部分感觉都是上当,认为是被景区忽悠过来的。
二号墓埋葬的是李元昊父亲李德明,李元昊比较聪明,也很会玩权谋,算是个明知的领导人,李德明嗣夏王位后。他听取了父亲李继迁的遗言,向宋请和,保持和平。并“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备战发展自己,在位其间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成功的保存了祖先基业,并且不断扩张势力,为西夏建国坚稳了基础。
宋明道元年(辽重熙元年、1032年)十一月李德明病死。 终年五十一岁,子李元昊称帝后,追崇光圣皇帝,庙号太宗。死后葬于西夏皇陵中的嘉陵。目前该墓整体用铁丝网围绕,让游客参观,但是不让进去。我也只能从铁丝网的夹缝中钻了进去。本处是对外开放陵墓,到也不见工作人员制止,整个陵园形同1号墓,陵城中间也有一高大土台,不知道是干啥用的。碑亭同一号墓也是三个。
在三号墓至一,二号墓之间是广阔的草原,景色迷人而荒凉,长达几公里,其间散落着不少墓塔,都是西夏王陵的陪葬墓,相对三号墓以北要少了许多。就是各墓之间距离较远,很难一一考察,在荒野中零星立有西夏王陵界桩和文保碑,但是具体是谁的早以无法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