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如何避免语言带来的“软暴力”?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人,他们说话时口无遮拦,不经意间给人造成伤害。这种由于出言不逊而带来的“语言暴力”,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软暴力”。
我们常用“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来形容语言的力量。那么,沟通中如何避免语言带来的“软暴力”呢?
“软暴力”是如何形成的?
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认为“软暴力”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是外强中干。外表强势的人,其实内心有着多种逻辑。要么肤浅,要么外强中干。与人交流时因为并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掩饰心中的不自信,真正的强者往往是那些讷语言而敏于行的人。
二是缺乏同理心。没有同理心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有效的友谊。与人交流时,所有的信息都是被“爱”包装过的,有同理心的人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三是不会倾听。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放空自己,成见是沟通的杀手,佛家则把成见叫作“执着”。和别人交流时,当你想表达一种观点时,发现对方心不在焉,甚至还反驳或者打断你的话,你作何感受?
四是认知不对等。认知不对等是缺乏同理心的另一种表现。对牛弹琴,就是一种不对等的沟通。如果具备同理心,一个高阶认知的人很容易与认知能力较低的人交流,关键是要让自己放下。
沟通是一门互动艺术
一个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的时间说话。很多语言大师更是把它当作一门艺术看待。当然在平时我们不可能说话像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但说话也有技术要领可循。
一是听懂话外之音。在与人说话时,别人说什么,不管你是不是喜欢,都不要急于表态。弄清楚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和背后的逻辑,也就是语景,听懂其真正用意,这是避免盲目说话的前提。
二是说出自己的具体感受。在说话时,有的人往往添油加醋,说了很多似是而非或者毫无根据的话,有时还会情绪地说出自己的主观认识。
比如在教育孩子时,看到他(她)乱丢东西,如果说“孩子,茶几下面的两只脏袜子是你丢的吧,我不高兴哦,家里要保持整洁哟”,比责备乱丢东西,更容易让他接受。不具体的表达,容易让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慢慢会产生一种压抑的心理。
三是尽可能“客观”评价别人。抽象批评产生的暴力远大于具体错误的指出。人说话时都会做出某种程度的互动,就像中国传统艺术“说相声”,一个逗哏,一个捧哏。能不能聊得好,能不能聊得下去,关键在于言之有“物”。
四是合理的价值诉求。与人交往,善意地提出某种请求,会拉近感情。在交往中,再没有比价值认可,更能满足对方的需求。
谦逊是沟通中的智慧
古语说“谦受益、满招损”,“话不说满,心不表尽”,话到嘴边留三分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处处侠肝义胆,说话时胸脯拍个不停。假使你有求于他,他会说保证“没问题”。如果结局你很满意,你会说他靠谱。假如你觉得不满意,你会认为这个人不靠谱。人就是这么奇怪,失信一次远大于恩惠百次造成的影响。
谦逊是沟通的智慧”。看到那些拍着胸脯打保票的人,反而会有几分的不信任。相反,对于那些说话谦虚,处处留几分退路的人,就觉得靠谱许多。
学会说话,快乐生活
说话是生活的一部分,会说话则是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之根,会说话的人往往更快乐。
会说话是快乐之源。人是社会性的,只要有交流,就需要说话。在与人交流中,获得满足和快乐。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一个人最健康的生活。多一份沟通,多一份价值和情感的传递,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最大社会价值。
会说话可以远离精神孤独。身体的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孤独。没有交流的生活是孤独的,甚至还会产生精神问题。掌握了说话技巧,不仅可以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还可以让内心不再孤独。
沟通大师马歇尔·卢森堡说过:“语言是通往心灵的秘径” 。交流可以激发灵感。灵感源于生活,更源于沟通和交流。会说话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艺术,启发别人时自己也会受到启发,灵感往往因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