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篇  巴林左旗红山文化遗存

巴林左旗红山文化遗存早在1962年就已经发现,沿乌尔吉沐沦河自上而下,在南杨营子、丰水山、北伙房、宝力罕吐、王家湾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具有红山文化特点的石器(见图1)、少量彩陶和细泥红陶片。

X
1 石钺 高13.4厘米,最宽10厘米,厚2.35厘米,孔径1.64-2.35厘米。巴林左旗三山乡王简南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巴林左旗博物馆收藏。
在南杨营子半拉山遗址还发现了红山文化房址及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的遗址迭压关系。近年,在林东镇以南的乌尔吉木伦河沿岸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有二道梁、刘家营子、大坑等。特别是在乌尔吉木伦河中游的葛家营子和尖山子发现了红山文化的马蹄形玉箍器及玉兽玦。马蹄形玉箍器共两件,发现于1964年秋,地点是在杨家营子镇葛家营子村东北一个称作大阴坡的耕地里,是村民谢君宝从拖拉机翻过的耕地里发现的,1977年征集到巴林左旗博物馆保存。这两件玉箍器为浅绿色,玉质较佳,绿中带有褐色纹理和斑点。器体为椭圆形筒状,上大下小,上端呈斜坡形,上下端开口的缘部变薄而成刃状。筒内磨琢痕迹明显。下端开口基本平齐。其中一件下端两侧各有一小圆 孔,通高14.1厘米,平口长径7.4厘米,斜口最宽8.9厘米,壁厚0.2—0.5厘米。另一件无孔,缘部微有残缺,筒光滑素平,通高13厘米,平口长径7.1厘米,斜口最宽8.5厘米,壁厚0.2—0.4厘米(见图2)。两件马蹄形玉箍器一件下端有对称小孔、另一件则无孔的情况说明,红山文化玉器并不是“普遍穿孔”。


2 玉箍型器 高13厘米,平口长径7.1厘米,斜口最宽8.5厘米,壁厚0.2—0.4厘米。1964年巴林左旗杨家营子镇葛家营子村出土,现藏于巴林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