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伤口,都开出名叫“成长”的花
文:戴钰容 聂传安
前天推出十班同学给地理、生物老师的文章,充满感情;昨天推出三班姜嘉雯的文章,写的是母女之间的深情。
在校师生情,在家亲情,其实在校还有同学之情。不过很多人见惯了类似题材的文章,觉得难出新意。不过三班戴钰容小丫头却能将同学情写得深沉感人。她文章的题目是《成长》。
体育课,我们跳着台阶。眼前有个娇小的身驱一上一下的。看着看着忽然跑到了我的视眼下,我也赶紧加快了跳的速度。(这些孩子入文都很快,绝不拖泥带水)
猛地,她的眉与眉之间成了个“川”字,身子缓慢的移正,坐在台阶上,双手握住自己的脚踝。老师看到走过来问道:“磕到了?”“嗯……”没有丝毫多的回答,痛得想必说不出话了。“去校医室看吧?”“嗯。”起身难得把脚往前伸,我急忙向前搀扶住她。(文章一转。小女生磕到脚,痛。“我急忙向前搀扶住她”,写出“我”的热情与仗义)
我扶着她,在一旁看她微躬着身,脚部始终僵着,一瘸一拐地走在过道上,看看万分心疼,便开口道:“我背你吧!没关系的,你那么轻!”她死咬着牙,勉强对我笑了笑说:“不用了!”又走了几步,看她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说:“唉!还是我来背你吧”不等她拒绝,我便顺势蹲在她的前方,她便不再推托。(受伤孩子坚忍无比,“死咬着牙,勉强对我笑了笑”都可看出其品质。而“我”善良忠实,一再要求背她,令人感动)
路上,我背着她一直在强调:“哇!你好轻哦!”“你太轻了!”(说此话,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她的愧疚感,让她心安)
“谢谢你!”(一定是从内心最深处发出来的感谢)
在校医室里,因为是最后一节课,问她:“你不要自己回去了,医生都说了,不能多走动,叫你爸妈来接你吧!”她打了电话给她的爸爸。(“我”在一直关心着她)
我看着她,见她开口说让爸爸来接。我看到她的——眼睛微红,被微光照着,又反射了回去,就好像发光了。那一刻我一直注视着她,那眼泪好似珍珠要滴落了。但,并没有。而是强忍着又把眼泪退了回去。(女儿电话给了老爸,本可以撒娇,却又忍住,表现出极强极独立的内心)
前面本来把所有的痛都忍了下来,可一听到自个父亲的声音就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忍不住爆发出来。但她没有。恐怕她早已习惯一个人独自承受。(读到此处,五味杂陈。颂也?疼也?实在一言难尽)
没有谁能一辈子陪在自己身边,也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足够包容。所以,就算有泪有苦水,也是强忍着自己吞,而不会选择乱发脾气。(此话说得有理,但也显得格外的沉重)
所有的伤口疼痛,都是辅助成长的利器。所有的伤口,都开出名叫“成长”的花。(痛苦能促进我们更快地成长。非常哲理的句子,非常高明的点题)
钰容语言很是老练,将一件小事写得厚重感人,读后让人感慨。
此文不仅写同学间真挚的情谊,还写了成长过程中性格的成长,由曾经的脆弱变得坚韧,让人读后欣慰而又心酸。我们做父母的,虽希望孩子尽快长大,早点独立,但看到孩子这般把痛苦都一个人背着时,心中又是唏嘘不已!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