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间棚游记:激发个体力量做事情,依靠内部动机而非外部动机

清明小长假,跟着户外去了一趟九间棚。久闻这个地方大名,曾经新闻宣传很多,意识里认为这是个梨花满山的村子,村民干部团结吃苦能干,改变山村面貌,获得社会认可。

这是第一次过去,本以为可欣赏到满山梨花,事实上看到的还是桃花居多,花期已过加上新雨后,残花新枝居多,只在下山时看到路边一些老梨树,梨花倒也开的正旺。

想到这几天常看到的海棠花,突然想起那句话,“一树梨花压海棠”。

整个行程比较轻松,先是爬山上到山岭,而后进入景区,浏览古村,观看展览,顺着盘山公路下来,天色很早便打道回府。

记忆比较深刻的倒有几件事,权且一记。

一是攀爬山岭是否“拔高”感受不同。

下车后穿越山脚处村子,由陡峭处攀爬山岭,期间山势迅速“拔高”,怪石嶙峋,杂花生树,山间小径,曲折逶迤,回望山脚,山村渐小,眺望远处,山连山崮连崮,雨后云雾弥漫山间,一派原生态自然风光。

我们倒是没啥疲惫感觉,只是新奇有趣,不过也有人感觉体力不支,用后来领队话说,“主要是拔高过快”,其实这个山岭不过3、400米高,因为陡峭也就带来挑战。

这个事情解释不难,同样情境,个体差异,致使行为反应不同,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勒温公式的体现,任何行为都是情境与个体两因素作用结果。

倒是拔高这个说法颇有趣,比如家庭教育以及工作管理,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这是不可以的,但目标过高会畏惧不前,又是无效的。

可见,适度拔高才是关键,是否属于拔苗助长要看个体差异,具体说就是教育学中这句话,“小目标,步步高;跳一跳,够得着。”

如何判断目标合适与否?就是做真实自我,从适合自我水平做起。

第二件事是发动村民修山路的心理解释。

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个社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九间棚村主要靠自己解决修路问题。展览馆影片介绍道,当时村里为快速修好山路,发动群众,做法是每家承包一段山路,一般群众先挑选路段,村干部最后选择剩下艰难路段,之后全村老少齐上阵,甚至喊来外村亲戚好友加油干。

这属于责任包干制,实际管理常用做法,如何解释有效行为呢?

当时我大言不惭用行为理论解释,扯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负惩罚之类术语。认为各家分包路段后,早干完了有脸有光是强化,干不完丢人被笑话是惩罚,而干完了不会被笑话又是负强化,干不好会有不利措施是负惩罚,以我小人之心认为会有生活水电限制之类,比如不让用刚刚接通的电就是负惩罚。

不过,后来想到上面这个行为主义视角的心理解释,越发觉得是扯淡,因为无法解释村民激情似火的干劲,毕竟“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却无法让它喝水”。

类似例子是埃及金字塔建造解释,有研究者推翻是奴隶建造的解释,因为金字塔如此严密准确精细的建筑水平,一定是积极心态建造者的成果。

我思考良久,发现自己解释上面修路行为,也是误入行为主义歧途,最好最准确的解释还是“更高层次”认知解释,即修路激发出人们热情与动机,属于尊重与被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这些高层级需要。

行为主义注重的是外部动机,认知主义注重的是内部动机。一个事情要激发出个体力量,一定是依靠内部动机而非外部动机,或者说是二者有机结合,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从人文层面讲,能用认知理论解释的,就不要用行为主义来解释,这也许是上述事例对我的一点警醒与“顿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