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10》——虎丘半日游

2019-06-11

4月13日早七点迎着朝阳出门,又是一个晴朗的天,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开始啦。

七点半到达虎丘,下了车,原地不动就已经看到山门了。

远古时代,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又名海涌峰。

何年海涌来? 霹雳破地脉,

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

宋人郑思肖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来。

而吴国著名君主阖闾死后就葬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

如今虎丘虽已远离大海,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踪影,海的信息。

进山门后,踏上的这座石桥名“海涌桥”。

苏轼有一句盖棺定论式的评语,给虎丘做了一个千年的活广告: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所以原本这次计划不到虎丘的我,为了不留憾事,也是为了把那个转转卡用到最大价值化,再次来到风光优美的虎丘。

这几天在姑苏古城里,每天游走在各个精巧雅致的园林之中,忽然看见眼前这植被雄厚,一派苍郁气象的自然景色,就想站在石阶上来一个长长的深呼吸……

“断梁殿”建于元代,只因其主粱由两段贺木拼接而成,故名。

断梁殿门头的匾额

高台宽阶上是擁翠山庄。

左右两壁白墙上镶嵌的四个行草大字,龙、虎、豹、熊,好不气派。

古老的虎丘塔,也称云岩寺塔,它建成于北宋,是苏州最古老的塔,也是苏州的地标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14年,这里成为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

这是虎丘塔园的入口之处,圆洞门上题“海涌岚浮”。

虎丘的历史遗迹众多,精华之处便是剑池和虎丘塔。

虎丘塔是最庄严沉厚的古迹,而最神秘,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则莫过剑池。

虎丘塔七级八面,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历史上,虎丘塔曾七次被焚,木构塔檐尽毁,但砖砌塔身却昂然挺立。

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但其实虎丘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

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身虽有些苍老斑驳,但依然矫健挺秀。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美古塔之一。

有时候某个文物的出土,足以撑起一个博物馆,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它的博物馆能够跟各大省博物馆齐名,靠的就是两塔文物: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出土的文物。当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最大亮点。

在虎丘塔中就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有经箱、经卷、钱币、铁铸舍利塔、铜佛像、檀木雕三连佛龛等等。其中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问泉亭

古石观音殿

2005年虎丘园林管理处在原址清理时发现了武康石铺成的石观音殿地坪、莲花座和同治年间重修记碑,这些已是最后的遗珍了,非常宝贵。

武康石,又名花石,主要产于浙江武康县。此石颜色深赭,表面密布细小蜂窝眼,雨中踩踏不会滑溜,其形古朴秀丽,是江南园林建筑的首选之材。武康石的开采始于唐代,盛于两宋,以后武康石开采殆尽,元代开始选用青石代替。

第三泉

深涧之上的三泉亭,简约轻巧,匾额上的篆书出自当代红学界元老邓云乡的手笔。

事实上,今古涧下已经无泉,积水想来应该是雨水,没有一丝活力和灵气。所谓第三泉的称誉,也并非出自陆羽,是后人借他而言的。但陆羽确实挺青睐虎丘,他写过《虎丘山记》,晚年还一度小隐虎丘,开凿石井灌溉茶树。

泉虽无,但亭却在,倒让人又添了一层怀念的感概。青青郁郁的植被围绕着小亭,与铁岩石壁互为反衬,别有一番味道在其中。

苏东坡曾在此留下“铁华秀岩壁”的诗句,因而清人范承勋便手书了“铁华岩”三字。

虎丘中最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就是传为吴王阖闾墓的剑池。

“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

剑池幽邃,双崖壁立,巨石叠嶂,中涵一湾冷泉,阴韵袭人。池畔若刀劈剑削而成的岩壁上,镌刻着历代文豪墨将的题咏,透露着幽幽古意。

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据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剑池终年不干,清澈见底。

几千年来,剑冢始终是一宗迷案。现代人用高科技探测,也证实湖底组织非同一般,确实有墓道机关。就在如此幽冷的涧水深处,阖闾的墓安宁静静的躺了几千年了,而那三千把宝剑,也同样默默的躺了几千年。任尘世风云变迁、沧海桑田,它们,却始终如同这剑池的水一般,静谧同常。

在横跨剑池东西峭壁顶端有单拱石桥一座,桥面由大青石板铺就,高悬剑池上方十数米处。桥上有两个直径三十多厘米并列的圆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是虎丘著名的历史景观,俗称“双吊桶”。

双井桥建于南宋,据说,这是一位僧人下山挑水十分辛苦,遂捐资在桥上凿井。至于设计成双井,估计是出于省力的考虑。两只吊桶一上一下,从剑池里打水。

二仙亭得名于陈抟和吕洞宾曾在此下棋的神话传说。石亭原为宋代建筑,清嘉庆年间重建,全用花岗岩石材。石亭雕刻精细,亭内石碑刻有陈抟、吕洞宾“二仙”的神像,亭石刻挂落有双龙戏珠等浮雕精品。

石亭外篆刻一对联:

“昔日岳阳曾显迹,

今朝虎阜再留踪”。

千人石

相传南朝 ,梁代高僧“生公”说法于此。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中记载:

“ 虎丘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 千人石”。

1981年我在千人石上流影。可惜这次忘记情景再现了。

见不远处有一个六角形亭阁,我想在此休息片刻,喝点水,吃吃水果。

原来这叫可中亭,亭中有两幅楹联:

顽石听经,禅心默契;

名山埋剑,胜迹长留。

梁代溯灵踪,有情应感沧桑,几辈复登山,来挹清泉洗眼;

吴宫征美实,无恙尚留花草,何人能说法,且看顽石点头。

传说生公在石上讲经,宋文帝在这里聚僧施食,但是已过了中午,当时佛法戒律过了中午就不能吃饭了,所以僧人左右为难,这时文帝说,现在正好是中午,没有过时辰,大家请吃,于是众僧吃了起来。“可中”也就是正好日中的意思。后人建此“可中亭”纪念之。

哦,原来如此,现在也没有过中午,所以我也可以随便吃了。

且看顽石点头

致爽阁,这个地点位于虎丘山最高处。

这里有几个提鸟笼子的年轻人,摇摇晃晃的在为小鸟找地方。原来明天这里会有一场“鸟”的比赛,他们今天带着自己的宝贝鸟看场地,看他们那样我咋有种“八旗”的感觉。

巢云廊

下山时看见许多雕塑,一个年轻人在那里摆弄,上前一问,最近这里会有一个雕塑大赛,这些花岗石雕塑都是他的作品。他还送我一个小礼物,上面有他的名字“李行”。我说,哦,李行xing?他笑着纠正我,李行hang。我也笑着说,就是——你行!

临出虎丘大门,有一处义士陵园。

这里长眠着上世纪20-40年代先后殉职的两位消防义士。一位史金奎,另一位顾士杰。

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谢谢收看

来自话题
诵读春天
380篇内容 2.8万人参与
订阅
更新于 2020-02-09

来自作品集东北、山东,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