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句常用俗语谚语集锦: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逢强智取,遇弱活擒】(谚)

遇到强敌,就用智谋取胜;遇到弱敌,就用武力征服。指在双方争斗中,该用智时用智,该用力时用力,不可一概而论。《小五义》一一〇回:“蒋爷一想,不敢和他交手,净跑也无益于事。常言说的好:'逢强智取,遇弱活擒。’忽然想起一个主意来了。”

〇也作〔逢强者智取,遇弱者力敌〕。段少舫等《朱元璋演义》一四回:“常言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逢强者智取,遇弱者力敌’,以巧破千斤才能取胜。”

【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谚)

过桥时必须下马步行,渡水时不可争先恐后地上下船。泛指在出门上路时要特别注重安全。元·柯丹丘《荆钗记》一五出:“你未晚先投宿,鸡鸣起看天。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古来冤枉事,皆在路途间。”

〇也作①〔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于六义中,姑置风、雅、颂而言兴、赋、比,此三义者,今之村歌俚曲,无不暗合,矫语称诗者自失之耳。如'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赋也。”②〔临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明·李开先《宝剑记》一九出:“孩儿,我有几句话嘱咐你:雨宿宜防夜,鸡鸣更相天,临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小心在意。”③〔逢崖先下马,过渡莫争先〕。克非《山河颂》一〇:“俗话说:'逢崖先下马,过渡莫争先。’小心谨慎总是好嘛!”

【逢人减寿,见衣加钱】(谚)

见了人,要把人家的岁数说得小点;见了人家穿的衣服,要把衣价抬得高点。旧指与人交往要善于取悦对方。梦龄等《残夜》六:“'哎呀呀,妹夫来啦!’贾老大的媳妇听了老二的话,一边招呼着一边走了出来。这女人非常会说话,'逢人减寿,见衣加钱’,是个面笑心不笑的笑面虎。”

〇也作〔逢人减岁,遇货加钱〕。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一:“'这么说咱俩是同岁,都是属猪的。’他笑着,'可看上去,少说要比我小七、八岁呢!’'连长,你也学会了“逢人减岁,遇货加钱”啦!’”

【逢人且说三分话】(谚)

对人,特别是对初次接触的生人,说话只说三分,绝不可毫无保留地倾诉心里话。指和人说话要做到多想少说,慎而又慎。《万花楼》一三回:“狄青说开了,便忘却'逢人且说三分话’之意,答道:'先君狄广,在故土身为总兵武职。’”

〇也作①〔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金瓶梅词话》七二回:“常言道:'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婆还有个里外心儿,休说世人。”②〔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低低用几句直言,挑出他真情肺腑。毕竟那阮三说也不说?正是: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③〔逢人面带三分笑,话到嘴边绕三绕〕。肖驰《决战之前》四章:“小心他把村里的大权全掌握了。以后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逢人面带三分笑,话到嘴边绕三绕,叫他摸不着咱的底。”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惯)

比喻设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三国演义》五〇回:“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儿女英雄传》一一回:“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叠桥,甚至打店看车,都是你二位的事。”

〇也作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黎汝清《皖南事变》一七章三:“他们被一种伟大的感情控制着,就是死,也要尽到工兵的责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②〔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孙犁《风云初记》二五:“日本人侵占我们的地面,我们费这么大力气破路挖沟,还怕挡不住他!像你这样,把挖好的沟又填了,这不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诚心欢迎日本,惟恐它过来的不顺当吗?”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二八章:“身上带着山东侉子给他们留下的路条,好像带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护身符,百里长途,通行无阻。”

【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惯)

指遇到危险、困难都能化解。常用作祝福语。《彭公案》二六九回:“欧阳德说:'你家员外有为难的事,就对和尚说说,也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黎汝清《皖南事变》一二章三:“但是,赵令波有恃无恐,他既有靠山、护身符,也有挡箭牌,如遇责难,只要举起'这是项政委的指示,这是项副军长的决定’这个法宝,那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了。”

〇也作①〔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红楼梦》四二回:“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②〔遇难成祥,转祸为福〕。《龙图耳录》六九回:“员外以后总要把涵容存在心里,包管遇难成祥,转祸为福。”

【逢贼得命,更望覆子】(谚)

覆:庇护。遇到劫贼,保住了自身性命,还想把自己的儿子也保护住。指人做事往往容易得寸进尺,不能知足知止。《新五代史·杜重威传》:“重威等南走,至阳城,为虏所困,赖符彦卿、张彦泽等因大风奋击,契丹大溃。诸将欲追之,重威为俚语曰:'逢贼得命,更望覆子乎?’乃收马驰归。”

【缝衣店里的营业员——左也衣,右也衣】(歇)

衣:谐“依”。指一味依从。张作为《原林深处》三章:“'行,我囡就领大军同志去、去找他们!’媛妮就像缝衣店里的营业员——左也衣(依),右也衣(依)。仿佛即便是美索要天上的星星,她也会马上去帮她摘下来。”

【凤凰不入乌鸦巢】(谚)

凤凰:传说中的鸟中之王。乌鸦:鸟,全身羽毛黑色。凤凰不会进入乌鸦的窝。比喻清白的人不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马烽《刘胡兰传·奇怪的客人》:“早就和你说过了,少去她家。自古道:'凤凰不入乌鸦巢。’她家那是赌博窟,是非坑,去她家能学出什么好来!”

【凤凰飞在梧桐树】(惯)

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元·张国宾《薛仁贵》一折:“哎!不索你个将军争竞功劳簿,抵多少凤凰飞在梧桐树。”

〇也作①〔凤凰飞在梧桐上〕。元·无名氏《赚蒯通》四折:“韩信他驱兵领将,直会的真龙出世假龙藏,杀得个满身鲜血卧沙场,才博得这一方金印来收掌,你你你今日也理当,怕不做凤凰飞在梧桐上。”②〔凤凰落在梧桐树〕。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一九:“张家的丫头只能凤凰落在梧桐树,不能脱毛落地不如鸡。”

【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旁人话短长】(歇)

指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自会有人议论,说短道长。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二折:“我和你同胞共乳一爷娘,幼小攻书在学堂,受尽寒窗十载苦,龙门一跳见君王。你去时人前夸大口,还家只得探花郎。凤凰飞在梧桐树,呸,自有旁人话短长。”

〇也作①〔凤凰飞上梧桐树——自有旁人道短长〕。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二折:“〔韩魏公云〕衙内,不妨事,你只与学士计较,老夫和吕丞相先回去也。〔诗云〕衙内心中莫要慌,天章学士慢商量。〔吕夷简诗云〕凤凰飞上梧桐树,自有旁人道短长。”②〔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平妖传》九回:“地方邻里见是宦家,又是有名的剥皮公子,谁敢出头开口,只是背地里暗笑。正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凤凰落到老鸦群里】(惯)

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丽的女子生活在贫穷、落后的人群中。冯德英《山菊花》下六:“她要去了,我敢说,多少闺女媳妇也得比下去。女要俏,戴身孝嘛,咱好儿那身材,那脸蛋,一身白,啊呀呀,凤凰落到老鸦群里喽……”

〇也作〔凤凰落在草棵里〕。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一部二三:“潘一豹惋惜道:'可惜这只凤凰落在草棵里。要不是丹桂的女儿,嫁给我的小九子做媳妇,那就太称心了!’”

【凤凰落架不如鸡】(谚)

指凤凰如果落在鸡栖的架上,还比不上鸡。比喻失去优越地位的上流人物,境况还比不上普通人。崔巍《爱与恨》四四章:“我现在手中一无权,二无利,说什么?'凤凰落架不如鸡’啊!”

〇也作①〔凤凰落汤不如鸡〕。落汤:掉进热水里。陈田凯《代价》七:“由于他和'帮大哥’有直线关系,被清查了一番,被撤了副书记的职务,由一个普通干部管着他,真是'凤凰落汤不如鸡’啊!”②〔凤凰落地变成鸡〕。从维熙《阴阳界》五:“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年月,你就真是一只凤凰,下了梧桐树,落地变成鸡,你也得学公鸡打鸣,像母鸡一样咯咯地下蛋。”③〔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张崇纲《杨贵妃崂山当道姑》:“如今到了这地步,'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能改名换姓,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平平安安度过这下半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凤凰无宝处不落】(谚)

指凤凰落下的地方一定会有宝物。比喻有重大的利益,才能吸引人来。也比喻人不会做对自己没好处的事。《金瓶梅词话》七回:“那张四在旁,把婆子瞅了一眼,说道:'你好公平心儿,凤凰无宝处不落。’只这一句话,道着了婆子真病。”

〇也作①〔凤鸟不栖无宝地〕。《风月梦》二八回:“将对联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凤鸟不栖无宝地,伶人常唱有情词。’”②〔凤凰不落无宝地〕。周倜《陈毅的足迹》:“这个古老的传说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当地人说:'凤凰不落无宝地;凤凰落脚的地方,肯定要出贵人。’”

【凤凰鸦鹊不同群】(谚)

凤凰鸟绝不会和鸦鹊同栖一处。比喻志趣洁雅的高士绝不会和品行卑劣的小人混在一处。明·王美陂《曲江春》一折:“四海安危系宰臣,恰不曾错用了人。想着那凤凰鸦鹊不同群。有一个姚元之扶得朝廷稳,有一个宋文贞拨得天心顺。”

〇也作①〔凤凰山鸡不同林,麋鹿狼狈不同群〕。齐铁雄《刘单子》:“凤凰山鸡不同林,麋鹿狼狈不同群。鱼龙不能混杂,来了真旋风,岂能容假李逵。”②〔凤凰老鸹不同窝,老虎瞎熊不同路〕。莫伸《生命在凝聚·沉寂的五岔沟》:“凤凰老鸹不同窝,老虎瞎熊不同路。老刘,你和蕊雀这事情断断做不得!”

【凤交凤,龙交龙,蝎子、马蜂交蜈蚣】(谚)见“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

【奉饶加一二,自有客人来】(谚)

奉饶:额外赠送。定价之外多送给顾客点物品,顾客们自会经常来照顾。指做生意多给顾客点实惠,就可多招徕顾客。明·施惠《幽闺记》二二出:“〔丑〕说得是。我在外面发卖,你在里面会钞记账。我一卖还他一卖,两卖还他成双。〔末〕说得是。奉饶加一二,自有客人来。”

【佛顶珠——虽拨不动】(歇)

本指佛爷头顶上的明珠,拨它也不会动;转喻人懒惰,支使不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不动。此虽俗谚,切实事情。”

【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惯)

心田:人的内心世界。比喻口头上慈悲,心里却很歹毒。明·张四维《双烈记》三八出:“我只愿两家罢战通和也,看取兵气销为日月光。〔生〕咄,你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

【佛面上贴金】(惯)

比喻到庙里去烧香拜佛并以供品供奉神佛。元·李行道《灰阑记》一折:“今日是我孩儿的生日,员外和姐姐领着孩儿,到那各寺院烧香,佛面上贴金去了。”

【佛是金装,人是衣裳】(谚)

佛像是靠金粉来装饰的,人是靠衣裳穿戴来装扮的。指人的服饰对仪容关系很大。《醒世恒言》卷一:“那萧雅是老实人家,不以穿着为事。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裳。’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〇也作①〔佛要金装,人要衣裳〕。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四回:“起初入宫,因家况艰难,只置了几件布衣粗服,至此蒙恩受赏,把衣饰尽行掉换,越显得玉质金相。俗话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裳。’确是阅历有得的话头。”②〔人是衣装,佛是金装〕。《三宝太监西洋记》五二回:“自古道:'人是衣装,佛是金装。’王明装束起来,出一马,就是九里山前楚霸王;喝一声,就是灞陵桥上张翼德——那个不说道好一员将官!”③〔人靠衣装,神靠金装〕。田汉《阿犙正传》二幕:“常言说得好:'人靠衣装,神靠金装。’你若是有好的衣裳穿,实在比你们少奶奶要漂亮得多哩!”

【佛爷的眼珠——动不得】(歇)

本指眼珠不能转动,转指人不能走动、行动。李英儒《上一代人》一八:“女同志们一进门,八婆说:'稀客,请坐。’艾红说:'没空!’八婆说:'贵足踏贱地,有何见教?’喜枝说:'别转臭文,快收拾收拾打蚂蚱去。’八婆说:'我这里是佛爷的眼珠动不得。’”

【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谚)

只要人心中常存着佛经教义,纵然不守清规戒律饮酒吃肉也不害事。指行善重在修养善心,不在形式。元·吴昌龄《东坡梦》一折:“吾兄差矣!溪河杨柳影,不碍小舟行。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只管吃,怕什么!”

〇也作①〔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醒世恒言》卷二六:“谚语有云:'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又云:'若依佛法,冷水莫呷。’难道吃了这个鱼,便坏了我们为同僚的?”②〔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赵博《花和尚演义》三回:“酒家,咱出家人讲的是心诚则灵。常言说得好:'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洒家敬佛以诚,不忌五荤。”③〔酒肉穿肠过,佛爷当中坐〕。王少堂《武松》下八回:“人是以良心为主。人的心好,多做些好事,就强如吃斋。俗语说得好:'酒肉穿肠过,佛爷当中坐。’”

【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谚)见“人受一口气,佛受一炉香。”

【夫妇是树,儿女是花】(谚)

夫妻好比树,儿女好比花;有了花就有了情爱的果实。指生儿育女会使家庭生活显得更充实美满。老舍《我这一辈子》三:“对于我的妻,自从有了小孩之后,我更放任了些。我认为这是当然的,合理的。再一说呢,'夫妇是树,儿女是花’,有了花的树才能显出根儿深。”

【夫妻安,合家欢】(谚)

夫妻之间和谐相处,全家也就会欢乐愉快。指一个家庭是否相安和谐,夫妻关系能否处理好是关键。吉劳举《老部长和他的家庭》:“夫妻安,合家欢。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人和睦合家欢。”

〇也作〔夫妻和,家道成〕。田昌安《乡趣》:“夫妻和,家道成。他已经认了错,答应耍了这一次就再也不耍了,你也得让让步,两好才能并一好。”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谚)

大限:寿命的尽头。夫妻就像同林栖歇的鸟一样,到非分离不可的时候自然就得分离。指再好的夫妻也难保永不分离。元·无名氏《冯玉兰》二折:“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夫人,我也只保得自己性命,保不得你了。”

〇也作①〔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警世通言》卷二:“若论到夫妇,虽说是红线缠腰,赤绳系足,到底是剜肉粘肤,可离可合。常言又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黄谷柳《虾球传》一六:“'他逃走时老婆也不要,我们也不理呢。’六姑叹道:'俗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③〔夫妻犹如同林鸟,寿限一到各自飞〕。王少堂《武松》上二回:“你要晓得,俗语说得好:'夫妻犹如同林鸟,寿限一到各自飞。’你还打倒算盘,死的已经死了,活的还要过哪!”

【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问谁直】(谚)

交市:互相作交易。交憎:彼此结怨。夫妻间交市,不必过问谁得了便宜;兄弟间结怨,不必过问谁有理谁没理。指夫妻、兄弟之间没有根本利益曲直之争。明·徐祯稷《耻言》卷一:“骨肉之伦,无忘亲厚而已矣。无忘也者,虽遇横逆犹是也。弘而忍之之谓让,曲而联之之谓仁,潜移而默成之之谓圣。较则怨,怨则离,虽曲不自我,等之乎不祥。语曰'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问谁直’,此之谓也。”

〇也作〔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争,莫问谁直〕。清·林伯桐《古谚笺》卷二:“《耻言》:'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争,莫问谁直。’”

【夫妻是福齐】(谚)

福齐:谐“夫妻”,指有福同享。指夫妻不论哪一方有了福分,都应双方共同分享。元·王实甫《破窑记》二折:“我穿新的他穿旧的,我吃好的他吃歹的。常言道:'夫妻是福齐。’俺两口儿过日月,看他独自落便宜,怎肯教失了俺夫妻情理。”

【夫妻无隔宿之仇】(谚)

隔宿:隔夜。指夫妻之间即使发生冲突,也很快便会消除,彼此不会记仇。《儒林外史》二九回:“老爷,你又说错了!'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〇也作①〔夫妇之恨不隔宿〕。清·尹似村《萤窗异草三编》卷一:“谚曰:'夫妇之恨不隔宿。’非妇之无恨也,实夫之不敢恨也。”②〔夫妻没有隔宿怨〕。顾锡东《复婚记》四:“若说他是情义断,他说过,'夫妻没有隔宿怨’。若说他不是情义断,为什么,不等我归来离家园?”③〔夫妻不记隔夜仇〕。亢彩屏《马兰草》一八章:“忽然,一句'夫妻不记隔夜仇’的谚语浮上脑际。刚要动手,上面就挨了一耳光,下边被踢了一脚。可他也不恼,他知道'打是亲,骂是爱’。”

【夫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谚)

指妻子总是自然而然地为丈夫分担责任。王汝涛《偏安恨》七章:“常言道:'夫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这两副担子奴替你挑了,你死战,奴不独坐。”

【伏虎容易纵虎难】(谚)

伏:降伏。指擒拿猛虎还算容易,放虎归山却大费周章。比喻对强硬的敌手,设计擒拿容易,捉了再放必定造成大患。明·无名氏《精忠记》二〇出:“夫人,我为岳飞一事在心,日夜不安。正是:伏虎容易纵虎难,无言终日倚栏干,男儿两眼恓惶泪,流入襟怀透胆寒。”

〇也作①〔缚虎容易放虎难〕。《活地狱》四二回:“上司再派下个精明的委员,一点点的追究起来,怕的我们不得干净。从来的闲话,是'缚虎容易放虎难’呢!”②〔擒虎易,纵虎难〕。《喻世明言》卷三二:“王氏向袖中摸出黄柑一只,双手劈开,将一半奉于丈夫,说道:'此柑一劈两半,有何难决?岂不闻古语云“擒虎易,纵虎难”乎?’”③〔捉虎容易放虎难〕。《施公案》一一二回:“常言说:'捉虎容易放虎难。’要是轻易将他放了,传扬出去,说咱们败在他手里,未免这话不太好听。”

【伏天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谚)

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热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指西瓜不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程勇《瓜棚》:“'伏天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这是我们家乡的一句俗谚。你看,一到夏天,不论大村小村,哪个村都有几家瓜地,行路人到瓜棚里,边歇脚边吃瓜,自在得很。”

【伏习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谚)

伏习:经常从事,反复练习。人只要刻苦实践,自会技艺通神,就连天资聪敏的人也不敢从他门前走过。指事业的成就靠的是勤学苦钻。汉·桓谭《桓子新论》:“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伏习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〇也作①〔习服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明·祁承业《澹生堂藏书约·读书训》:“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习服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②〔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清·梁同书《直语补证》:“汉桓谭《新论》引谚:'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扶不起的阿斗】(惯)

阿斗: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生性懦弱、无为,虽有诸葛亮尽心辅佐,但在诸葛亮去世后仍没有保住蜀汉的基业。比喻软弱、无能,别人扶持不起来的人。《黄绣球》二七回:“这些人据我看还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怎样能就他隙之明,替他们引出点光来?”

〇也作①〔扶不起的刘阿斗〕。陆文夫《美食家》七:“(我)行动也不积极,白白错过了一个提拔机会,是个扶不起的刘阿斗。”②〔扶不直的井绳〕。刘绍棠《狼烟》二一:“'他的儿子袁萍生呢?’菖蒲问道。'那是一条扶不直的井绳!’”又《绿杨堤》五:“水芹,原来你也是一条扶不直的井绳。我这才看透了你!”

【扶得东来西又倒】(惯)

形容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指事情多,忙了这头,那头又出了问题。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人心薄弱,不克自立,扶得东来西又倒,于我女界为尤甚。”陈残云《香飘四季》二七章:“另外,没有完成的征购入仓任务,生猪的上调任务,上头催得很紧,蕉基又是漫草丛生,大胡子郭成频频叫喊……几乎是'扶得东来西又倒’。”

【扶贫要扶本】(谚)

扶持贫困户摆脱贫困状态,要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指扶贫不只是解救目前困难,更要从根本上帮助走向富裕。常理《扶急与扶本》:“常言道:'扶贫要扶本。’其实,助富又何尝不要助本。”

【服软不服硬】(惯)见“吃软不吃硬”。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谚)

服食:服用丹药,道家谓服用丹药可以成仙。指祈神求药,想要长生不老,结果是服药中毒,断送了性命。宋·王溥《唐会要》卷五二:“数年药成,文皇帝因试服之,遂致暴疾。及大渐之际,群臣知之,遂欲戮胡僧,虑为外夷所笑而止。载在国史,实为至诚。古人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诚哉斯言也。”

〇也作〔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却有一等痴心的人,听了方士之言,指望炼那长生不老之药,餐砒餐汞,弄那金石之毒到了肚里,一发不可复救。古人有言:'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谚)

裹(犵狌ǒ):一帖药为一裹。吃上一百帖补药,也不如独自睡眠有效。指保健养生,以少近女色为最。《太平广记》卷二引《神仙传》:“彭祖: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〇也作①〔服药千朝,不如独寝一宵〕。宋·吴正仲《优古堂诗话》:“世所传道书杂载神仙秘诀,有云'服药千朝,不如独寝一宵’,此最有理。予近读顾况《琴客》诗云:'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别嫁一少年。’”②〔服药千裹,不如一宵独卧〕。明·杨慎《古今谚》:“谚语:'服药千裹,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

【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谚)

浮萍:浮在水面上的草本植物。浮萍有时还会漂流到一处,人难道分别后就没有再见面的机会?指人分别后定会重逢。《红楼梦》七二回:“俗语又说:'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倘或日后咱们遇见了,那时我又怎么报你的德行?”

【浮上水】(惯)见“洑上水”。

【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歇)见“螳臂当车——不知自量”。

【福从此起,祸也从此起】(谚)

福是从这儿起的,祸也是从这儿起。指福与祸从来都是相倚相伏的。语本《老子》五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续金瓶梅》二八回:“那知那盐商汴梁行盐,遇着大乱,要逃回扬州,把本银暗打在盐包里,约有十万金银,那兀术那得知道。蒋竹山平白地得此天大财宝,那里想起,从来说:'福从此起,祸也从此起。’”

【福从赞叹生】(谚)

赞叹: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感激。指得到人们普遍的、由衷的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福气。明·唐顺之《荆川编·右编》卷三六:“一僧一道之祝延,不若百姓群黎之同愿;一寺一观之祈祷,不若千门万户之齐声。古谚云'福从赞叹生’,正此谓也。”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惯)

南山: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边。指福运就像东海一样无边,寿命就像终南山一样绵长。多用于祝寿。明·柯丹丘《荆钗记》三出:“〔旦〕华发斑斑,韶光荏苒,双亲幸喜平安,庆此良辰,人人对景欢颜。画堂中宝篆香销,玉盏内流霞光泛。〔合〕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海公大红袍全传》二六回:“只见严嵩捧玉卮跪于帝前,顿首祝道:'臣愿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皇图永固,帝道遐昌。’”

〇也作〔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刘绍棠《狼烟》一四:“只见四壁挂满五光十色的八扇屏,有的是:'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有的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有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福是自求多的,祸是自己作的】(谚)

福气是自己的行动换来的,灾祸是自己的过错或恶行造成的。指福与祸都不是外来的,而是自身行为的结果。《歧路灯》六二回:“求福免祸,原是人情之常,人断没有趋祸而远福者。但祸福之源,古人说得明白:'福是自求多的,祸是自己作的。’再迟十万年也是这个印板样儿。”

【福无双至日,祸有并来时】(谚)

走红运的事不会同时到来,遭厄运的事却往往是接二连三。多指人往往会连续发生不幸的事。元·无名氏《货郎旦》四折:“当日无常埋葬了毕,果然道:福无双至日,祸有并来时。只见这正堂上火起,刮刮咂咂,烧得好怕人也。”

〇也作①〔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明·施惠《幽闺记》二七出:“倾家荡产任飘零,受尽苦和辛。雁行中断,鸾俦生拆,无限伤情。穷途多灾病,囊底已无缗,恁般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②〔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宦海》九回:“只指望回到广西本省再去当差,哪晓得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广西巡抚赫中丞又调到云南去了。”③〔祸不单行〕。《西游记》九七回:“苦耐得半夜雨天,又早遇强徒断路,诚所谓祸不单行也!”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谚)

走红运时,人的精神清爽,思路自然敏捷;遭厄运时,人的心情沮丧,神志不免昏迷。指祸福对人的智力有很大的影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元·胡三省注:“妇人之智及此,异乎唐庄宗之刘后矣。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二人者各居一焉。”

〇也作①〔福至心灵,灾令志昏〕。《万花楼》五一回:“原来凡事福至心灵,灾令志昏,若孙武牵连出国丈来,仁宗定碍着国丈,纵然大罪,也要从宽办理,孙武未必置于死地。”②〔福至心灵,祸至心晦〕。《增广贤文》:“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福至心灵,祸至心晦。”

【甫出地狱,便上天堂】(惯)

甫:刚刚。地狱:迷信指人死后灵魂受难的地方。天堂:迷信指人死后灵魂享受幸福的地方。比喻悲惨的境遇,一下子得到改善。金庸《鹿鼎记》三回:“此刻惊魂略定,忽然能去赌钱,何况赌本竟有五十两之多,那是连做梦也难得梦到的豪赌,更何况有骗局骰子携去,当真是甫出地狱,便上天堂。”

【斧快不怕木柴硬】(谚)

只要斧子锋利,就不怕木柴坚硬劈不开。比喻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有雄厚的力量,就没有攻不克的难关。黎汝清《万山红遍》七:“(谷敬文)想起了一句谚语:'斧快不怕木柴硬。’对了,为了劈开那些硬木柴,我要把斧子磨得更快。”

〇也作〔斧利不怕扭丝柴〕。扭丝柴:纹理盘绕的木柴。孔捷生《追求》:“'斧利不怕扭丝柴。’就凭锁王这般钻劲,和攻关小组的技工师傅们的努力,合金压铸锁真的造出来了!”

【釜底游鱼,瓮中之鳖】(惯)见“篮里鱼,阱中虎”。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谚)

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缺了嘴唇,牙齿就没了遮拦。比喻相互依存的两方,一方灭亡,另一方必难幸存。《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〇也作〔唇亡齿必寒〕。蔡东藩《元史通俗演义》一五回:“西夏与金,唇齿之邦也,唇亡齿必寒,夏亡则金曷能保!”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谚)

腐木:腐朽的木材。卑人:婢女,“卑”同“婢”。指就像腐木作柱房屋必定倒塌一样,卑人掌管国事,国家定会败亡。《汉书·刘辅传》:“今乃触情纵欲,倾于卑贱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语曰:'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

〇也作〔腐木不可以为柱,人婢不可以为主〕。《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元年》:“倾于卑贱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语曰:'腐木不可以为柱,人婢不可以为主。’”

【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为妻贤】(谚)

父母没有烦心事,是因为有孝顺的儿子;丈夫没有苦恼事,是因为有贤惠的妻子。指妻贤子孝,是家庭和谐的保证。《济公全传》七二回:“后来杨明回来,问张荣哪里去了,满氏还不肯说,怕丈夫知道生气。有这么两句话:'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为妻贤。’这话一点不错。”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谚)

戴天:共同在一个天底下活着。指父母亲的杀身仇人,和自己是你死我活的对头,绝不能宽容。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清·李渔《凰求凤》一〇出:“古语云:'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到了杀人的父母,也是重大不去的罪,切齿不过的仇了。”

〇也作①〔父仇不共戴天〕。《儿女英雄传》一七回:“至于为亲报仇,所谓'父仇不共戴天’,岂容片刻隐忍?”②〔父兄之仇,不共戴天〕。刘操南等《武松演义》一九回:“自古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父兄之仇,不共戴天’。西门庆、潘金莲该杀,杀得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惯)

媒妁:媒人。指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媒人介绍而成。《恨海》三回:“这会你倘回来了,我再也不敢避甚么嫌疑了。左右我已经凭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许与你的了。”张恨水《春明外史》四九回:“黎殿选昂着头,摇了几摇,说道:'岂有他哉?惟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矣。’”

〇也作〔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英云梦》五回:“此言休向我说。婚姻之事,凭媒妁之言,遵父母之命。”

【父一辈子一辈】(惯)

指两代人。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八:“咱两家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谢字儿挂在嘴边上,那就生分了。”梁斌《烽烟图》二〇:“吴良栋说:'咱父一辈子一辈的,都在革命里,真是一场老少会!’”

【父子不和家不旺,邻里不和是非多】(谚)

父子之间不和睦,家庭就难兴旺;邻里之间不和睦,就会经常发生口舌。指无论家庭或邻里,相处总以和为贵。侯树槐《高山春水》三六章:“大队长言之有理!古书上说:'和为贵,忍为高。’人常说:'父子不和家不旺,邻里不和是非多。’”

【父子上山——各人努力】(歇)

本指各人努力攀登,转指各人都尽力而为。《金瓶梅》六七回:“临出门,西门庆因戏伯爵:'你哥儿两个好好去。’伯爵道:'你多说话,父子上山,各人努力。’”

【父子无隔宿之仇】(谚)

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容易很快消除。《西游记》三一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付之东洋大海】(惯)

比喻丢得远远的,不再理会。《红楼梦》一〇一回:“只听那人又说道:'婶娘只管享荣华富贵的心盛,把我那年说的立万年永远之基都付之东洋大海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谚)

指妇女的潜力很大,凡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能做到。李準《李双双》二章:“人家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离了妇女没吃穿!’别的不说,今年这棉花能不能保证丰产,这全看妇女们了。”

〇也作①〔妇女能顶半个天〕。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九章:“我明天就请示区委,你们也要和家里商量好,明天下午你们来听消息,妇女能顶半个天呵。”②〔妇女半边天〕。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七:“妇女半边天,人家别的乡都在充分地发动女将,而你呢,非但不叫自己的爱人带头出工,还在这里说什么妇女病很多。”

【复量不满斗】(谚)

指量满一斗的粮食,倒出来再倒进斗里量,就装不满一斗了。也泛指事物一经变动,就必定出现误差。龙新霖《张二郎和吴仙妹》:“道长用斗一量说:'九十九斗还差半碗,你快去捡来!’仙妹在旁赶紧打圆场说:'爸,人常说“复量不满斗”嘛,你也别太苛求了。’”

【洑上水】(惯)

洑(犳ù):游泳。向上游。比喻巴结讨好有权势、地位,或有钱财的人。《红楼梦》九四回:“我把环儿带了来,索性交给你们这一起洑上水,该杀该剐,随你们罢。”《瞎骗奇闻》三回:“他们洑上水的,现在都闭着嘴,说是不曾留心,委实不晓得。”

〇也作〔浮上水〕。李準《不能走那条路》:“他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说:'去你娘的吧王老三,你是专会浮上水!’”

【富不教学,穷不读书】(谚)

指富人不愿教学,因为教学清苦、劳神,富人不肯承受;穷人不去读书,因为读书费钱财、耽工夫,穷人承受不起。清·诸亩香《明斋小识》卷八:“谚:'娘要嫁人,天要落雨’,'富不教学,穷不读书’。”

〇也作〔穷不读书,富不教学〕。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二:“谚曰:'穷不读书,富不教学。’书中道理,人皆受范,何独不及穷人?盖穷人仰不足以事……若富人教学,有何不可?素史氏曰:所教之学,即所读之书,书中所载,将不利于富人。”

【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谚)

富人不用去学奢侈,自然就奢侈了;穷人不用去学节俭,自然就节俭了。指经济条件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制约与支配作用。唐·马总《意林·任子》:“谚云:'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人性皆然,惟圣人能节之。”

〇也作①〔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旧唐书·马周传》:“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需?而每年加别优赐,曾无纪极。俚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②〔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清·蒋超伯《南漘楛语》卷六:“名言:杜恕曰:'使口如鼻,至老不失。’李邺侯曰:'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

【富从升合起,贫从不算来】(谚)

合(犵ě):一升等于十合。富裕是从一升一合积攒起来的,贫穷往往是因为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积累,二要算计。胡祖德《沪谚》卷上:“'富从升合起,贫从不算来’,所以劝人节俭也。”

【富得快,跑买卖】(谚)

要想很快富裕起来,最好是经商做生意。指经商能很快致富。李传锋《十里盘山路》:“他也认准了靠种田是富不起来的,'富得快,跑买卖’。于是,他果断地向新队长王有志提出来,自己要当'专业户’。”

〇也作〔要想富得快,最好做买卖〕。贾宏图《人格的力量》:“高消费观念的反复刺激,使最沉稳的人也变得疯狂。几千年轻商贱商的中国人,一夜之间醒悟了过来,'要想富得快,最好做买卖’。”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谚)

富贵不是有种有根的,完全靠勤劳苦干得来。指富贵人人都有可能得到,只要勤苦就行。《醒世恒言》卷三五:“那献世保的田宅,尽归于徐氏。门庭热闹,牛马成群,婢仆雇工也有整百,好不兴头!正是: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谚)

富贵之后如果不回家乡显示一番,就像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里行走,谁也看不见的。旧指发达之后理应回故乡显耀荣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复知者!’”

〇也作①〔富贵若不归田亩,如著锦衣黑夜游〕。明·沈采《千金记》一三出:“〔众〕二进酒,盖世勇力拔山丘,图霸业易如唾手。〔众〕三进酒,〔合〕离乡久,富贵若不归田亩,如著锦衣黑夜游。”②〔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廿载繁华梦》二〇回:“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那有知得?大人不如趁满任回来,回乡谒谒祖宗,拜拜坟墓。”③〔发达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乾隆皇帝游江南》四〇回:“况古谚有云:'发达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此言自己身荣,人不能见。真乃警世良言也。”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谚)

有钱有势时,不管相识不相识都来结识;贫穷潦倒时,就连亲戚也不来接近。指人情冷暖,嫌贫爱富。晋·曹颜远《感旧诗》:“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廉颇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〇也作①〔富贵人求合,贫穷亲不睦〕。明·徐元辉《有情痴》:“从来富贵人求合,自古贫穷亲不睦,又何必伤时俗!”②〔富贵有亲朋,贫困无弟兄〕。《廿载繁华梦》三三回:“想昔日盛时,几多称兄称弟,今日即来问候的,还有几人?正是:富贵有亲朋,贫困无弟兄。”③〔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醒世恒言》卷二二:“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贾似道做了国戚,朝廷恩宠日隆,那一个不趋奉他?只要一人进身,转相荐引,自然其门如市了。”

【富贵无三辈】(谚)

富贵人家,没有延续三代的。指富贵人家不免骄奢淫逸,势不能长富久贵。清·张涛《津门杂记》:“缘尽则散,散必取偿。或家出败子,或时遇飞灾,且凭空搬运,必至毫末无遗然后已。俗云:'富贵无三辈。’悖入悖出,理或然欤!”

〇也作①〔富无三代享〕。《廿载繁华梦》一回:“俗语说得好,道是:'富无三代享。’这个是怎么缘故呢?自古道:'世族之家,鲜克由礼。’那纨绔子弟,骄奢淫逸,享得几时?”②〔富不过三代〕。梁启超《论生利分利》:“俗语曰:'富不过三代。’夫使能善用财,则虽十代、百代可也,而吾中国率不能过三代者何也?生之者一人,而食之者百人。”

【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谚)

富贵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人前去看望;贫穷人家即使住在闹市里,也没人问候一声。指人情冷暖,趋炎附势。元·无名氏《杀狗劝夫》一折:“俺哥哥出门来宾客相随趁,俺哥哥还家来侍女忙扶进。你兄弟窑中忍冷耽愁闷。俺哥哥富家山野有人瞅,你兄弟贫居闹市无人问。”

〇也作①〔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平妖传》一八回:“自古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又道是:'行得春风,便有夏雨。’胡员外平日间得一盘十,得十盘百,原是刻苦做家的人,说起穷似他的,一辈子也不曾受过他一分恩惠。”②〔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陈残云《山谷风烟》七:“常言道:'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往日刘有威火红火绿,哪看得见陈大头是亲戚?如今倒了霉,倒真的拉起亲戚来啦!”③〔贫居闹市有钢钩,钩不住至亲骨肉;富在深山有木棒,打不断无义亲朋〕。《济公全传》二八回:“此时回往故土,也是没处投奔,一无亲戚,二无朋友,想借几吊钱的地方都没有……真是应了古人那两句话:'贫居闹市有钢钩,钩不住至亲骨肉;富在深山有木棒,打不断无义亲朋。’”

【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谚)

富家豪华奢侈,一席酒筵的费用,就足够贫穷人家一年的口粮。指富人生活极其铺张浪费。也指贫富之间的差距惊人。明·吕得胜《小儿语》:“谚云:'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是以人贵节用惜福也。”

〇也作①〔富人一席筵,穷汉半年粮〕。顾汶光等《天国恨》一三章:“富人一席筵,穷汉半年粮。胡二哥,什么时候贫富才能拉平?”②〔高楼一席酒,穷汉半年粮〕。《宋宫十八朝演义》二四回:“俗语还有两句最耐人寻味的话,就是:'高楼一席酒,穷汉半年粮。’愿陛下深求广众的民隐,勿好局部的颂扬。”

【富人家日子好过,穷人家孩子好养】(谚)

指富人家有钱,过日子不愁吃穿不愁用;穷人家缺吃少穿,子女容易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成长。胡正言《海盗》二:“就这样,在周大爹的脊背上,在颠簸的渔船上,朱二虎不声不响地长大了。'富人家日子好过,穷人家孩子好养’,这话一点不假。”

【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谚)

指当家过日子,有钱的容易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安排好,穷人无钱,持家就很难。张皖《三姊妹》:“人都说:'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俺不当这个家,吃喝穿戴都由你管。往后,俺就光管干活,啥事儿都听你使唤。”

〇也作①〔富家好当,穷日子难撑〕。王玉龙《清泉曲》九:“是啊!常言说'富家好当,穷日子难撑’呵,谁当这个队长也不容易。”②〔穷日子难过,富家好当〕。张理平《王大爷理财》:“当得了穷家,自然就能当好富家,因为,'穷日子难过,富家好当’,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富易交,贵易妻】(谚)见“贵易交,富易妻”。

【富则盛,贫则病】(谚)

人有了钱,一切都会兴盛起来;人贫穷了,做任何事都不免困顿作难。指钱财往往可以支配甚至改变人的命运。《宋书·颜延之传》:“谚曰:'富则盛,贫则病矣。’贫之病也,不唯形色粗黡,或亦神心沮废;岂但交朋疏弃,必有家人诮让。非廉深识远者,何能不移其植!”

【腹中剑,口中蜜】(惯)见“口有蜜,腹有剑”。

【缚虎容易放虎难】(谚)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缚虎休宽】(谚)

捆绑老虎不容宽松,必须捆得结结实实。比喻降伏强敌,必须严加防范,不得有丝毫的松懈。《隋史遗文》一一回:“常言道:'缚虎休宽。’先去后边把他的马牵出饭店,藏过了。他若一上了马,便如龙得水,如鸟得风,就禁他不住了。”

〇也作〔缚虎不得不急〕。《三国演义》一九回:“吕布虽然长大,却被绳索捆作一团。布叫曰:'缚太急,乞缓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

【覆巢之下无完卵】(谚)

指鸟巢翻落下来,巢内的鸟蛋就必定全都破损了。比喻整体覆灭,局部也就难得保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〇也作①〔覆巢之下,那有完卵〕。《荡寇志》七二回:“古人说得好:覆巢之下,那有完卵?权臣煽威,人无死所。我的儿,我不忍舍了你。”②〔毁巢之下,势无完卵〕。明·陆无从《酒家佣》六折:“这般世界,不做官也倒好。只一件,那梁冀阴贼修怨未已,他不肯干休,只恐毁巢之下,势无完卵!”③〔破巢之下,焉有完卵〕。《大红袍全传》五八回:“家人来报道:'老爷已被廷尉执去,探到是因前日之表所致。嵩要斩草除根,少爷在所不免,可早为计。’琪叹曰:'破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水不可收】(谚)

泼出去的水是没法再收回的。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再行改变;或错误已经铸就,悔之已晚。《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〇也作①〔覆水定难收〕。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八:“姜太公妻马氏,不堪其贫而去。及太公既贵,再来,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之,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②〔泼水难收,人逝不返〕。《西游记》一一回:“魏丞相之言甚谬。自古云:'泼水难收,人逝不返。’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惑乱人心,是何道理!”③〔覆水之势,终于难图〕。朱仲玉《南唐演义》三三回:“俗谚有云:'覆水之势,终于难图。’依臣看来,今天虽有祖宗神灵佑护,恐亦无济于事了。”

说点什么

(0)

相关推荐